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 年下学期县四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20 分 时量:120 分钟 第一部分 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永远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
2、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1955 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
3、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 ,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景仰他们的主要缘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样一个让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
4、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 ,湮灭在历史的风雨之中了。2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齐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1. 下列属于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的一项是A. 他爱发牢骚,当郑伯听从佚之狐的举荐请烛之武出面解围时,他还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
5、为也已。 ”B. 他有超世之才,但安于平静的生活,不想过问政治。C. 他的官职太小,难以被郑伯发现。D.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嫉妒。2. 文章引述了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论证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B. 运用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枥的例子论证烛之武是一个心存高远的爱国者。C. 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论证烛之武身处逆境而不自甘寂寞,而是时刻准备寻找“一鸣惊人”的机会。D. 运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主要是表达作者对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3. 烛之武的例子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 适时的牢骚可以引起别人
6、的注意,会为自己争取到机会。B. 能言善辩也是一种能力,平时应注意自己的口才训练,有时口才可以解救危难。C. 身处逆境要不言放弃,要时刻准备,蓄势待发。D. 有才有德的人才是令人们敬仰的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种草不如种青稞凌仕江他最初并不知道种草不如种青稞的道理所在。那是一个名叫阿里的地方。传说,那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一个上世纪 80 年代进藏的中专生。他刚去的时候正值春满人间的 4 月,残冬的尾巴就像一道无休止的漠风扫荡了一切生机。接待他的局长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感动得语无伦次,颤抖的手握住他的手,一口一声地说自己老了,老了。那个局长的样子看上去的确比
7、其他地方 70 岁的人还见衰老,然而他的真实年龄却不到 50 岁,每看一眼局长那张脸,他就不寒而栗:难道 50 岁之前,我在这里也会这样衰老吗?最初的几天,他几乎觉得他会疯狂,不分白天黑夜地对着空寂的雪山发怔,仿佛生命3正在被狂暴的寂寞飞速地卷走,仿佛它每天都在自己的心灵刻下一道没有印记的年轮。一个人的时候,他脑子里成天就转念着一个念头:明天醒来就老了!他顶着星辰,一个人冲到山崖边,握紧拳头-他似乎什么也握不住-声嘶力竭地叫喊着。那撕心裂肺的声音节奏如花腔般颤动,像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飞过死一般寂静沉睡的荒原,向浩瀚夜空飘去,在凝固的、无边无际的、冰冻了的雪浪上飞奔、回荡,渐渐变得越来越尖细而
8、微弱,很快又消失得无声无息。没有任何人回答他,只有强劲的岁月在他声音的后面飞逝呼啸。一个星期以后,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不顾一切地跑到附近的公路上,拦了一辆车,跑了。他自己也没想到他会停在狮泉河边。那些青青的草儿告诉他:不必怀疑世界,春光依然灿烂,生命从没远逝!他一下子平静地坐了下来,立刻为自己的冲动感到不可思议。既而是恐惧,他惧怕将为这次冲动付出沉重的代价,处分、记大过,更严厉的是开除.不过,很快,他又想,即便如此,也绝不后悔。这何尝又不是一场壮举呢。几天后,他回到了阿里。局长语重心长地问:“去哪里啦?”“狮泉河。 ”“为啥呢?”“就是想证实世界是否还活着。 ”“活的,死的?你都看见了?”“看见
9、了,世界还是活着的。 ”“活着,究竟是个咋样子?”“挺好,青青的.”他从怀里掏出一株草。 “嗯,好歹总算见到了绿色。 ”6 月,阿里草长莺飞的时候,他把房间收拾得一千二净,还学着当地的藏族人在来子上铺了一张好看的卡垫,上面摆放了一个盆景,里面只有一棵草。每天随着气候变化,搬进搬出的,像呵护一个婴儿。局长看着这一切,蹲在墙角,燃起一支烟,笑也不是,哭也不是,那样的表情使他本来已显苍老的脸上又增加了几道盘根错节的年轮。终于有一天,局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没有别的可说,局长只是胸有成竹地对他说了一句:“你知道吗,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 ”他不问为什么,只是狠狠地点头。说干就干,他掏出了盆景里的冻土,
10、垫上羊粪,他要种几株青稞试试,他的行动真是可以令万物感动。他种的青稞像他的心情一样,一天比一天长势喜人,他每天都看着青稞4的变化打发寂寞时光。那阵子,局长还特意跑来告诉他:青稞虽不结实,但是有整齐的穗,也比草高,只要有风吹过,它在阳光下婀娜摇曳的样子,实在是比草好看多了。不久,局长就退休了。后来,他也当了局长。他同样喜欢用老局长那句朴实无华的话,去告诉新来的大学生:在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他期望他们都能像老局长那样,在一个看似不顺心的地方,安心,并且长久地呆下来。因为,摇曳的青稞,总有成熟的时候(选自今日文摘2009 年 1 月上)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2 分)A. 小说以作者全知视角进行叙述,不仅可以深入揭示“他”和老局长的内心世界,而且也便于作者站出来发表议论。B. 小说结尾写道“他也当了局长” ,说明越是艰难的环境反而越容易使人获得成功,只要能够像青稞一样扎根一处,有所作为。C. 小说擅长用精炼的词语刻画人物形象, “感动得语无伦次” “颤抖的手握住他的手” “语重心长”等言词,表现出老局长对人才的渴望与包容。D. 小说以“他”去到、逃离、回归和最终扎根阿里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生命只有安下心长久呆下去才会走向成熟。5.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阿里地区环境的恶劣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 分)6. 局长说“在
12、阿里,种草不如种青稞”这句话有哪几层意思?(6 分)三、古诗文阅读(20 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选择题每小题 2 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5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13、“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
14、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
15、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
16、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6王不取也。 ”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
17、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
18、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7.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故事B、孰与君少长 孰:谁C、吾得兄事之 兄:像兄长一样D、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 ,邀请。8.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不如因善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C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长于
19、臣D 为之奈何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9.下列对文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的称谓比较复杂, 有直称姓名的; 有称字、称号、称谥号的; 有称籍贯的。如:封号加姓名的,“留侯张良”, 留, 古地名, 刘邦得天下后, 封张良为“留侯” 。 “沛公”, 用以称刘邦, 是因为公元 209 年, 刘邦响应陈涉起义于沛, 被立为“沛公” 。B、古人常使用尊称,如“君” “公” “君安与项伯有故? ” “公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 ;谦称,如“臣” “项伯杀人, 臣活之” ;贱称,如“竖子” “竖子不足与谋”, 表达范增对刘邦的责骂轻蔑。C、都尉:是职位仅次于将军的武官。 陈涉世家中
20、“陈涉自立为将军, 吴广为都尉” 。 鸿门宴中“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7D、在古代礼仪中, 坐次是非常讲究的, 一般来说, “宾主位, 东西面; 君臣位, 南北面”, 意思是, 室中和堂(朝堂) 上的坐次是各不相同的, 室中是“宾主位, 东西面”, 堂中是“君臣位, 南北面”, 所以又有“南面称孤, 北面称臣”的说法。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樊哙闯帐,指出沛公劳苦功高,指责项羽“欲诛有功之臣” 。一番慷慨陈词,使气氛缓和,危机解除。B、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波澜横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C、刘邦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
21、在宴会上屈居下座,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的性格。骂鲰生、拉拢项伯、骂告密人等细节,又显示他的狡诈多端。D、全文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如:刘邦和项羽;张良和范增。11.文言翻译:(8 分,每小题 4 分)(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4 分)代赠二首其一李商隐 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是一首代拟的赠人之作,是以一女子的口吻写的,诗人运用 的艺术手法, 通过 、 等意象,衬托出女子 的感情。四、诗文名句默写13.补写出下
22、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每空 1 分)(1)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2)高渐离击筑, , , 。8(3)惨象,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二部分: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共 8 分,每小题 2 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徐志摩可以说是诗歌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 ,又是“末代诗人” ,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能望其项背的。B. 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C. 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衡阳县 第四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