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攸县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湖南省攸县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攸县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攸县二中 2019届高三 10月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2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8分。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2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政府统一了青铜礼器制作式样C不同地区的文化进
2、一步融合 D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3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4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思想情感渗透到法律中C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5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
3、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A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6元末顺德人孙责在广州歌中写道:“广南富庶天下闻,四时风气长如春闽姬越女颜如花,蛮歌野曲声咿哑。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家室。春风列星艳神仙,夜月满江闻管弦。 ”这主要描绘了元代广州A商贾大量云集 B长途贩运发达 C城市经济繁荣 D国际贸易发达7 元史记载,1278 年诏谕福建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 2 -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4、。 ”由材料能够直接得出A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 B周边各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C东南沿海成为元朝重要财源地 D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8康熙帝在养心殿内悬挂自书的铭言:“天下之治乱休咎,皆系于人主之一身一心。政令之设,不可用一己偏执之见。采群言以广益,合众志以成城,始为无偏无党之道。 ”康熙帝此举意在A强调君权至上 B谨防决策失误 C肯定谏议制度 D巩固文官政治9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832)的 70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 47万余两增加到 732万余两,增加了 156 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 97万余两增加到 995万余两,增
5、加了 1026 倍。这反映出A当时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B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贫困C中国制造业水平远远高于英国 D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10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就先后创办了印局、帐局、票号等金融机构,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中国商业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资金流向C闭关锁国国策限制国际交往 D “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才走向11洋务运动中,晚清政府不仅对中国的科技人才进行鼓励,还对在华的外国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如给予高薪、授予官衔、金钱奖励等,为鼓励回国的留学
6、生,清政府赐予他们“翰林”、 “进士” 、 “举人”出身或授官。这一现象表明清政府旨在A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B积极引进先进技术C培养国家经济建设人才 D强化巩固科举制度121906 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 。1907 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 ,其功“显赫可观”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学者们对法国大革命的不同评价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评价 B评价历史事件应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C历史事件的评价应置于特定的时空 D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取决于对后世的影响13宣统三年(1911 年
7、) ,清政府学部召开会议,讨论与先政相关的兴学议案,其中废除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的议案,因分歧过大最终没有通过。这反映了- 3 -A西学在中国传播力度有限 B清政府的宪政之路夭折C思想领域的新旧之争 D资产阶级革命形势成熟1419 世纪末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及其学说,他们希望找到既能发展资本主义,又能医治资本主义弊病的药方。这说明当时A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济基础 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资产阶级的需要C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D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认识更深入15陈独秀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
8、,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 。这反映出A帝制符合中国当时历史潮流 B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C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其必然性 D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十分落后161934 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号召国民自强,改造社会复兴国家。1935 年 3月以后,运动以实现“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中心,突出实施国民军训编组外,还开展诸如开渠筑堤、修桥补路、提倡国货、戒烟戒赌、民众识字、体育健身等活动。国民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反映了A政府重视引导民众传承历史传统
9、B改良社会风气成为国民共识C传统儒家道德与近代民族主义结合 D西方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171948 年 5月,中国民主同盟临时总部响应中国共产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认为政治协商和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也是民盟“一贯的奋斗方针” ,并明确提出新政协应由“中央来召集” 。这说明A民盟由参政党转变为执政党 B新中国成立的民意基础扩大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确立181985 年 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
10、同定购和市场收购。1993 年 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促成此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体制逐步转型 B民众对政府干预不满- 4 -C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D市场经济体制正式建立19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A强调法律至上 B维护公民平等 C追求司法公正 D蕴涵人文主义20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 。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攸县 2019 届高三 历史 10 月月 考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