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说 明: 本试卷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答案只能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第 1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历史地名即史上实有、史籍中常见的地名。这类地名,属于古诗中最基础的写实层面,其作用是交代诗歌的写作场地,说明诗歌创作和地域的关系。进入文学作品以后,部分原样照搬,部分则经作者改造,被文学化。其文学化往往遵循三条基本路径:一是不全用实名而稍加改造,但仍以地名为中心词,如称某驿为孤驿,某馆为孤馆。这么做舍弃个别,突出一般,可以获得更好的审
2、美效果。二是改用代称,不用实名。如称越州为会稽,称镇江为京口之类。这种情况,稍具史地常识的都知道,没有的看看注释立即明白,无需特别说明。三是地名前加形容词,这个也容易理解。这里只谈第一种情况。不妨以唐诗中的驿馆为例。在这些诗词中,历史地名的文学化表现突出。一般做法是诗题中使用历史地名,而到诗中则改为文学化表达,进行局部改造。如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标题载明此诗作于石头驿,诗句却说它是座旅馆,表面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标题是交代地名的,必须如实道来,读者才能明白地理方位。正文以抒写羁思为主,讲求抒情含蓄,忌讳言事直露,故做这种处理,以与所写
3、之情合拍。又如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也是诗题中标出驿名,而诗中则径称旅馆。我们知道,古代驿站都是官营的,旅馆则是私营的。为何称官驿为旅馆?这里就有个语体色彩和使用规范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称驿馆而举其正名,只有在史地文献中才会如此,这是因为史地文献以真实性为首要要求,所记必须合实,否则就失去了应有价值,不能取信于人。而诗题也是交代写作背景的,担2负着说明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人地关系的任务,也不能用代称、简称或泛称,而应如实记载驿馆真名。而作品中则不必如此,因为诗题既已如实道来,诗句中就须换一套写法。这么做,一则可以避免用词重复,二则
4、文学作品中如果事事处处如实照搬,那也就混淆了历史地名和文学地名的界限。而且,具有实感的词语过多,也妨碍读者的审美接受。诗者抒情之物,写景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审美出发,诗词地名往往化实为虚,转直为曲,意内言外。前面所举唐人馆驿诗便有这样的特点,普通的地名也经过了有意的渲染,被文学化,以较虚、较曲的特质进入文学作品。历史地名入诗以后,由于有意略去了具体地点的特质,只保留表明事物性质类别的关键词,这样,作者的写作背景就被淡化,而情感则被强化。所以,多数偏于抒情的篇章,地理因素都被淡化。这样,它就由一个表示地理方位的实名变成作品中具有通性的审美意象,不同的读者都可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
5、活和情感上的契合点。比如李白送友人 ,诗中的青山、北郭、白水、东城,原来都是生活中的实名,各有地理要素,但其中具体的地名信息都被诗人有意略去,只保留具有形象性的部分。这么做,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和友人的情谊,并且,意象化的地名在诗中还和下面的浮云、游子互为映衬,形象性和感人度更强。(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016 年 3 月,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对历史地名进行改造,舍弃一般,突出个别,即可使其文学化。B史地文献中只能用历史地名,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诗歌创作中只能用文学地名,以便于情感的抒发。C戴叔伦“旅馆谁相问”中的“旅馆”一词,地理因素被淡化,更
6、能表达羁旅之愁。D文中所提到的石头驿、唐城馆、青山、北郭、白水、东城都是历史地名。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论述历史地名文学化的主要路径。B文章选用三首唐诗进行分析,或略或详或印证,互为参证,说服力强。C文章通过对“驿馆”地名在唐诗中的改造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历史地名文学化的过程和意义。D为了使文章思路清晰,观点鲜明,文章采用了类比法和例证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中的戴诗和孟诗都表达了羁旅之愁,历史地名的文学化功不可没。3B如果历史地名在诗中用得过多,将不利于读者产生共鸣,产生美感。
7、C文学地名可以使读者越过具体的生活背景和地理障碍,找到生活和情感上的契合点。D本文指出诗歌贵曲不贵直,贵简不贵繁,贵虚不贵实。(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飞来的木桶高军1939 年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来说是很不舒服的。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一转。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 ”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 “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 ”说着,
8、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他家长里短地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
9、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4“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自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 “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不客气地打断了, “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 ”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军队
10、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给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了。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儿,警卫员提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他家的木桶。 ”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紧接上说:“咱们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飞来的呢。 ”徐向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 ”徐向前嘱
11、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 ”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招呼说:“走吧。 ”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徐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别,再来看看您老人家哈。 ”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 ”徐向前说:“前天早上,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
12、马可好用了,特别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 ”徐向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飞来的木桶,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 ”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 ”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 ”麻其嗫嚅着:“你看看你看看,这刚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家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好不?”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
13、项是( ) (3 分)5A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大衣赠送给麻其作铺垫。B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C “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D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筲桶送给麻其埋下了伏笔。5文中画线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6 分)6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
14、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5 月 16 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道:“先说一个坏消息,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才。再说一个好消息是,全世界都缺乏。 ”马云进一步说道,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没有未来的专家,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不能让孩子和机器比谁背书背得快,记得快。教育必须要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机器做不到的事。 “我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摘编自马云:中国没有人工智能人才,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 )材料二: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华东
15、师范大学出版社、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 (高中版)教材发布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 AI 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商汤科技、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的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 (高中版) ”正式发布,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全国 40 所学校成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 。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 AI 教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由此人工智能这一
16、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将走出“象牙塔” ,成为每一个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6握的基本技能。(摘编自唐小丽普及 AI 教育首部人工智能基础 (高中版)教材发布 )材料三: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 ,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
17、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 “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 AI 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 AI 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
18、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编自人民时评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 ,2017 年 8 月 23 日人民日报 )7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已界定的“智能”概念的水平,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都属于人类工具。B韩少功认为人机关系中人对人工智能的优势
19、在于人类有价值观,这个观点与材料一中马云说人“有担当”的看法有相似性。C专家建议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 ,表明人类已经意识7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D智能社会将面临诸多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需要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8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部人工智能基础 (高中版)教材发布,是我国 AI 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目的在于普及 AI 教育,把 AI 纳入我国的新高考。B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坚信只有人类的存在才有
20、意义和价值。C我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的规划,美国大学的 AI 伦理研究计划,微软等巨头 AI 伦理委员会的设立,都表明人工智能风险完全可控。D马云认为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应通过改革教育来解决。目前我国已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尝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9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目前发展 AI 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19 分)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子兴
21、尝信谗,疑太祖。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太祖善之。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或言宋过仁厚,后曰:“过仁厚,不愈于刻薄乎?”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
22、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帝遂已。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谋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待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妻8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帝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戎云南。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10.
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B.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样/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C.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D.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古人认为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如诗经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此外,女子出嫁亦称“适
24、”,如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B.洪武,年号名,其含义是“洪大的武功”。1368 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建年号为洪武。C. 崩,也称作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及其亲人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D. 学士,最早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作为官职,魏晋时掌管典礼、编撰诸事,唐以后成为皇帝的秘书,参与机要,明清时职务职责又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朱元豫攻克太平以后,马皇后组织将士的家人渡江。在战争期间,又亲自准备衣服财物搞劳将士,给予了朱元璋极大的支持。B. 马皇后在父亲去世以后,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晋中市 平遥县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