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钢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山东省济钢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钢高中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济钢高中 2019 届高三语文 12 月月考试题 “2018.1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1-3 小题,共 9 分。宋代的文化艺术比较兴盛,尤其是绘画艺术,在封建社会里也是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精品力作。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大特
2、点的、不可多得的绘画长卷。 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在北宋画院供职。他的作品没有那种士大夫气,而多取材于民间生活。 清明上河图以汴梁为中心,描绘市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形象史料。这幅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他以大量的笔墨、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场面。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展开这幅长卷,犹如步入八个世纪之前的繁华都市。画家以精细的手笔和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丝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严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3、。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再看城郊,树木苍苍,古河交纵,新枝吐绿,生机盎然。而整个都市街景,社会活动,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并有疏密的节奏变化,反映出画家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据解放后对开封宋城的部分遗迹发掘考证,画中的许多地方,如虹桥、鼓楼、中心街道等,都是互有对证、表现准确的。尽管对“清明”的概念(是时令还是街坊地名等问题)还时有争论,但作品所蕴涵的巨大信息量是无可置疑的,也是在古代绘画中不多见的。清明上河图不但显示了高度的艺术成就,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引人入胜。它有界画的工整、准确的优点,又发挥了半工半写人物
4、画的生动活泼,称得上妙笔神工。北宋、南宋均设有画院,这种专业创作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美术事业的大发展。宋代绘画与唐代相媲美,已是一般艺术史学界无争的事实。但在意识形态和艺术创作上,还是各有异同的。宋代花鸟画、界画趋向上升,人物画趋向下降。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精品和南宋马远、夏圭的山水名作,都能证实山水、花鸟画的高度成就。随着江南手工业的发达,城市经济一度兴旺,市民阶层形成并扩大,与之相应的文化得以确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创新之作。与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大画家的作品相比较,张择端把创作的视角对准街衢市井,反映平民生活,这与表现帝王、贵族、宗教人物更具有民本、民生倾向。艺术走下神坛
5、庙堂,走出深宫高墙,放弃附庸高贵的价值取向,转而趋向世俗化,是艺术创作上的一个飞跃。注 界画,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画线的技法名称,中国画的画种之一。1. 关于宋代绘画艺术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江南手工业的发达,城市经济的一度兴旺,市民阶层的形成并扩大,与之相应的文化的确立,这些因素对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B. 宋代绘画和唐代绘画在意识形态和艺术创作上各有千秋,但唐代因为未设画院,故导致唐代绘画的整体艺术水准稍稍逊于宋代。2C.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宋代绘画艺术的大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的精品力作,使宋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绘画艺术发展的最高峰。D. 宋
6、代的一些绘画作品在表现帝王、贵族和宗教人物的同时,也关注平民生活,已经具有了突出的民本、民生倾向,这在艺术创作上是一个飞跃。2.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清明上河图展现的是公元八世纪前的繁华都市景象,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形象史料。 B. 清明上河图反映生活入微,手笔精细,展现的内容繁而不乱,多而有序,规模宏大又不失结构的谨严、工整准确但又生动活泼,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令人称道的绘画精品。C. 清明上河图以大量的笔墨和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和劳动场面,同时蕴涵着巨大信息量,这两点在我国古代绘画中都是绝无仅有的。D.
7、清明上河图所体现出来的世俗化倾向,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这种倾向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创新。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 本文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时,既有整体的介绍,也有局部的说明;既介绍了艺术成就,又介绍了研究价值;同时,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也做了必要的说明。B. 本文主要是为了说明宋代的绘画艺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而清明上河图是文中的重要论据。 C. 宋代设立的画院,在制度上保证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大发展。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也是这种制度的受益者。D. 张择端的作品多取材于民间生活,走出深宫高墙,放弃附庸高贵,在这方面, 清明上河图无疑是其最杰出的代表作。(二)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4-6 小题,共 15 分。配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 “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
9、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
10、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3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11、。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已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漫天大雪,朔风怒吼。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
12、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小说开头介绍了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
13、作者以一种欲抑先扬的手法巧妙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阅读兴趣。B. 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一方面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C. 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塑造了“父亲”这样一个生动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D. 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特别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5. 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6 分)6. 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4、6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7-9 小题,共 12 分新长征路上杨澜采访崔永元画外音:小崔策划和制作的革命理想主义史诗电视公益行动我的长征已胜利结束。一群普通人,用一年时间走完了七十年前红军走过的长征路。在路上,他们受伤,感动,收获。杨澜:对比刚出发时,你觉得当初的期待实现了几成?4崔永元:当时我觉得我是带着中国人组成的团队在走。在我的印象里,中国人的团队精神是最差的。奥运会上,我们得的多是个人金牌,团体的就得不着。新长征过程中,队员天天闹矛盾,谁跟谁都不客气,互相不宽容。杨澜:我记得你当时说要让大家看看城里人是怎么出丑的,所以全是阴暗心理,不期待着人家能表现出好的团队精神。崔永元
15、:他们是一群来自各行各业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志愿者,带着不同的目的和对长征的不同理解,本着自我管理的行动规则走在路上,争吵和冲突时常发生。杨澜:据说长征过程中有一次危机,然后你就要解散队伍。当时你是用咆哮的方式说的还是很冷静地表达?崔永元:那次危机是关于队员不文明举止的问题,影响了当地老百姓。我咆哮地宣布就地解散,不要玷污红军。事后我去跟队友谈心,谈了差不多四个小时。杨澜:你原来并不是一个热衷说教、热衷教育别人的人,突然你认真执着做这些事的时候,什么样的变化在你内心产生了?据说后来你的期待标准发生了改变,甚至在长征走完以后,你并不像之前那么失望了。崔永元:我是发现这些年轻人有我过去没有发现的优点,
16、同时他们也在进步。将近一年在路上的生活,不仅是体验、了解过去的过程,也是个人自我成长、成熟的过程。在北京就能看五米远,在长征路上可以看得更远。我会突然拿起电话向久不来往的老朋友道歉,承认自己以往的偏激。杨澜:“我的长征”队伍里有个胖洪,听说你打算在结束前 5 公里开除他?崔永元:是,开始我特别反感他。他一直反对排队行军,他一反对,麾下就会集中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摇摆不定的年轻人。我那时候特希望胖洪能迷途知返,要不然我不知道老乡们是怎么看我们这支队伍的。杨澜:散兵游勇。崔永元:对,我们后面的人跟前面的红旗能差 3 公里,这叫什么红军啊!当时我就觉得胖洪怎么这个样子,想开除他。但 31 号这天他当轮
17、值队长时,大概一个小时一直在喊大家排好队,排整齐,排两列。一直在喊,我就特别感动。其实我知道,他不同意我排队的主意,但他在 2006 年的最后一天的表现给足了我面子,所以我觉得这是他的大度和宽容。这是我做不到的,所以我觉得如果我要把他开除了,这辈子最后悔的不是他,肯定是我。 杨澜:所以你走完了这一路,原先对于中国人缺乏团队精神的判断修正了吗?崔永元:应该说修正了。缺乏团队精神是不争的事实,但我觉得也许跟团队的经营者或领导者不善于发现团队优点有关。实际上,我的固有标准不是公用的最正确的标准。我觉得可能用更宽泛的标准、更科学的标准来看这支团队的话,可以给他们打 98 分,他们很了不起。我以前很烦八
18、、九十年代出生的这些人。我们的旗手叫张浩然,大学生,他举着红旗大概走了五千公里,一直他举旗,在队伍前头默默走。我做不到,我体力、能力都做不到,我觉得我会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把红旗推出去,但浩然什么都没说,就这么举着,非常可爱!杨澜:在社会中,即使人们有一种社会责任感,通常也不会说出来,而你真的是很认真地在为社会担忧一些事情,每个人活着已经很不易了, 你何苦呢?崔永元: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在干不好的事,越干势力越大,所以很多人忍气吞声,不敢说,干坏事的人就更加心安理得。我应该做一个搅局的人。杨澜:但是当你觉得自己变得比过去更宽容的时候,再回头想这些事,会不会觉得其实那些人也有他们的弱点,有的时候
19、一个人背叛或欺负别人是因为恐惧。崔永元:我不想那些人,我只想这个社会。现在我意识到这是社会在进步。英国、美国发展过程中都有过这一段,迈过去就好了。杨澜:就是说原则出现混乱的时候。崔永元:对。旧的体系打乱了,新的体系没建立。这个过程中,总要有人来为之烦恼。我就是那个角色。 画外音:媒体总把崔永元的名字与理想主义、精神洁癖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其实,小崔并5没有媒体描绘的那样愤世嫉俗,走过长征路的小崔更懂得耐心和宽容。现实世界里有黑有白,但更大程度上是灰,深浅不一的灰。 (选自杨澜访谈录 ,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新旧体系的交替中必然会出现原则混乱的
20、过渡期,崔永元认为这恰恰体现出社会在进步。B. 崔永元的回答充满宽容的自省精神,发现年轻队友的优点的同时,不断修正自己看问题的标准。C. 崔永元提到,新长征不仅是体验、了解过去的过程,也是个人自我成长、成熟的过程,这是针对他自己说的。 D. 访谈中提到了现实世界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灰,是在提示观众、读者:不要用非黑即白的绝对化眼光看问题。题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访谈中的画外音是一种补充,以便人们对事实能更详细、明确地理解。内容往往与主题相关,作为辅助之用,也可以说是在解说。B 崔永元一直不看好中国人的团队精神,新长征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比如队员
21、们的争吵、冲突、互不宽容印证了他的想法。C. 长征之前,崔永元并非一个热衷说教的人。经历了新长征的锤炼,他变得热衷并且善于教育他人,这是由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激发的能力。D. 从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出,崔永元是一个有理想主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不免让他显得愤世嫉俗,有时甚至表现出心理阴暗的一面 。9. 有人说,这次新长征是崔永元的一次突围。那么,这之前和之后的崔永元发生了什么改变?(6 分)二、古诗文阅读(34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19 分)温纯,字景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屡迁兵科都给事中。倭陷广东广海卫,大杀掠而去。总兵刘焘以战却闻,纯劾焘欺罔。时方
22、召焘督京营,遂置不问。黔国公沐朝弼有罪,诏许其子袭爵。纯言事未竟,不当遽袭。中官陈洪请封其父母,纯执不可。言官李已、石星获谴,疏救之。俺答请贡市,高拱定议许之。纯以为弛边备,非中国利。出为湖广参政,引疾归。召为左都御史。矿税使四出,有司逮系累累,纯极论其害,请尽释之,不报。已,诸阉益横,所至剽夺,污人妇女。四方无赖奸人蜂起言利帝并欣然纳之远近骇震纯言利归群小害贻国家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亦不报。中外争请罢矿税,帝悉置不省。纯等忧惧不知所出,乃倡诸大臣伏阙泣请。帝震怒,问谁倡者,对曰:“都御史臣纯。 ”帝为霁威,遣人慰谕曰:“疏且下。 ”乃退。已而卒不行。广东李凤等以矿税激民变
23、,纯又抗言:“税使窃弄陛下威福以十计,参承受凭藉税使声势以百计。生灵困于水旱,既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安能复胜此千万虎狼耶 !”御史于永清按陕西贪,惧纯举奏,与都给事中姚文蔚比而倾纯。纯不胜愤,上疏尽发永清交构状,语颇侵首辅沈一贯。一贯等疏辨。帝为下永清、文蔚二疏,而纯劾疏留不下。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纯求去章二十上,杜门者九阅月。帝雅重纯,谕留之。纯不得已,强起视事。 纯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肃百僚,振风纪,时称名臣。卒,赠少保。天启初,追谥恭毅。6(选自明史温纯传 ,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四方无
24、赖奸人蜂起/言利帝并欣然纳之/远近骇震/纯言/利归群小/害贻国家/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B. 四方无赖奸人蜂起言利/帝并欣然纳之/远近骇震/纯言/利归群小/害贻国家/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C. 四方无赖奸人蜂起言利/帝并欣然纳之/远近骇震/纯言/利归群小/害贻国家/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D. 四方无赖奸人蜂起/言利帝并欣然纳之/远近骇震/纯言/利归群小/害贻国家/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视事”指官员到任之后,微服视察所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高中 2019 届高三 语文 12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