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罗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宁夏平罗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平罗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平罗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肴核/混淆 麋鹿/糜烂 伉俪/酾酒临江B. 日笃/辱骂 拔擢/濯足 掌握/宠命优渥C. 壬戌/戍守 窈窕/窖藏 属地/举酒属客D. 癸丑/葵花 会稽/会计 修禊事/锲而不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项,yo/xio,m,l/sh;B 项,d/m,zhu,w;C 项,x/sh,yo/jio,sh/zh;D 项,gu/ku,kui,x/qi。2.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清流急湍 游目骋怀 杯盘狼藉 修萁B. 穷兵黩武 凄婉惆怅 笙箫 放浪形骸C. 日薄
2、夕山 宠命优握 垂涎欲滴 责臣逋慢D. 岂敢盘恒 不翼而飞 玲珑剔透 茕茕孑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项,骋、藉、萁;C 项,夕西 握-渥;D 项,恒-桓。点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B. 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C. 边城
3、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2D. 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答案】C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珊瑚礁的功能很多,它不仅能贮存油气资源,还能对海岸具有保护作用。B. 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动漫产业,把城市的发展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提升并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C. 新词语中多音节的明显增多,如傍大款、青年志愿者等。据有关抽样调查,新词语已呈现出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等并驾齐驱。D. 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
4、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制难、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项,语序不当造成不合逻辑, “对海岸具有保护作用”与“贮存油气资源“应对调。B 项,搭配不当, “提升”与“发展“不搭配。C 项,成分残缺,应为“呈现的局面” 。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 )一位(b 表数量的表“多少” )有 20 多年教学经验的(c 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 )优秀的(d 形容词性短语)蓝球(e 名词)女(f名词)教练。多层定语语序注意和下列例句对照。许多老师昨
5、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 “谁” )交谈。多层修饰语,看谁离谁最近,离得最近就应该紧挨着。关联词语,看前后主语是否一致,一致主语在前,不一致3关联词语在前。 “和” “或”顿号等注意查找逻辑对应和逻辑上的先后顺序。被字句,把字句前面加否定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把”和“被”的前面。此题 A 项逻辑语序不当。期维护不便等问题。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智、仁、勇三者具备,即为智慧的人生。智慧何来? , , 。 , , 。如黑夜里的星星,光彩夺目却不刺眼简单地说,就是“学问” 真正的智慧它既具有名词的意思,也有着动词的意味
6、由学问孕育而成“智出于学,慧源于问”A. B. C. D.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只有一个通假字的一组是A .零丁孤苦 夙遭闵凶 B. 至于负者歌于涂 亦由今之视昔C.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迨诸父异爨D. 今年四十有四 百废具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项,零丁伶仃,闵凶悯凶;B 项,涂途;D 项,有又。7. 下列句子中全有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A .亦将有感于斯文 则告诉不许 室仅方丈B. 列坐其次 东犬西吠 徘徊于斗牛之间C.淩万顷之茫然 望美人兮天一方 寻蒙国恩D.墙往往而是 举匏樽以相属 臣之辛苦【答案】A4【解析】试题分析:A 项,斯文这篇文章,告诉申诉,不许不被准许,方丈方圆
7、一丈;B 项,其次它旁边,斗牛星宿名;C 项,茫然朦胧不清,美人理想,D 项,往往到处,辛苦苦衷。8.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无误的一组是A. 目遇之成色 颜色 而我与子之所共食 享用哀吾生之须臾 时间词,短暂B. 终鲜兄弟 少 列坐其次 旁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安慰C. 失其所与 和 比去,以手阖门 等本图宦达不衿名节 自夸D. 久不见若影 好像 寻蒙国恩 不久信可乐也 确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项,须臾:一会;C 项,与:结交;D 项,若:你的。9. 下列句子按照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而今安在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其制稍异于前 微斯人,吾谁与归 客有吹洞箫者 何为其然也 妪,先大母婢
8、也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急于星火 凌万顷之茫然A. / / B. / /C. / / / D. / /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 (4) (6)宾前/(2) (7)判断句(3) (8) (9)状后/(5) (10)定后。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 “也” ,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 “于” ,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 ,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 “以”引导。1
9、0.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组是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中, “禊”是古代的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5巳日为修禊日。 “禊事”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B. 古人特别注重礼仪,比如, “伏惟”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再如大臣觐见时用“趋” ,表示“短而多的步子快步走” ,以示尊重。C. “之子于归” “吾妻来归” “始适还家门” “吾妻归宁”中的“于归” “来归” “适” “归宁”均是指女子出嫁。D. 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10、 (3)擢。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归宁:意为女子省亲。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谜语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一种智力活动。 文心雕龙谐隐说:“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 ”又说:“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根据这些意思,结合谜语制作、猜射的实践,我们似可以这样来说明什么是谜语,那就是:将某事物用隐喻、形似、借代、暗示或其他隐晦的方式或手段隐匿起来,做出谜面,要人们以此为据,动脑分析,顺藤摸瓜地猜测出被隐匿之事物,这类智力性文艺制
11、品,称之为谜语。一般地讲,一条谜语,要由三要素构成,即:谜面、谜目和谜底。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周易归妹中记载了商代短谣女承筐:“女承筐,无实;士刲(ku)羊,无血。 ”这两句卦辞表述的意思是:一个女子挎着竹筐,筐里什么也没有;一个男子正在用锋利的刀子割羊,可是羊并不流血。要我们猜猜:这是在干什么?原来,这一男一女正在割羊毛。据考证,这短谣式的卦辞,实际上是我国第一条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民间事物谜”的雏形。当时并不叫做谜语,而视之为“隐语”之类。 “谜”这个汉字,是在距商代一千多年后的六朝时期才产生的。六朝时期,只是产生了“字谜”这个词。隋唐时期,谜语也
12、还仅仅是以“字谜” 、“物谜”这两种形式为载体,缓慢地向前发展。6到了宋代,由于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谜事,才出现了“灯谜”一说。南宋著名词人周密所著武林旧事卷二“灯品”中说:“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日诨语,戏弄行人。 ”当时,南宋都城武林(即杭州)将谜条粘于绢灯之上或直接书绘于灯绢之上,供人猜射,这便是“灯谜”一词的由来。在谜语发展史上,由此从隐语中分蘖出“灯谜”这一与“民间事物谜”并驾抗衡的纯文义性谜种。需要说明的是,南宋时,在用文字的形式将文义谜书于灯上的同时,事物谜也间杂书绘于灯上。可见,当时的谜语(隐语)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分类。灯谜(隐语)实际上为谜类的统称
13、,绝非仅为文义谜或民间事物谜的专称。 “灯谜”这个名称产生于宋代,而使其成为文义谜的专称,使之与民间事物谜的内涵泾渭分明,则是近代以来一些谜事积极分子努力的成果。从宋代再经元延续至明代,不管事物谜还是灯谜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出现了“谜语” 、 “灯谜”这类的词,而且还产生了带格的灯谜。到了明末清初,带格灯谜又有了飞速发展,居然由原来的十几种谜格,发展到三四百种之多,同时还产生了一些特殊形式的新谜种。灯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宝石,实实在在是中华民族独占享用的,是足可以引以自豪的。所以,灯谜连同京剧、国画和书法一起,被世人誉为“华夏四绝” 。11. 下列对于“谜语”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14、是A. 谜语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一种智力活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其内涵做了明确的阐释。B. 谜语是一种游艺性文艺制品,它将某事物用特定的方式或手段隐匿起来,做出谜面,要人们去猜出所隐之物。C. 谜语要求人们以谜面为据,动脑分析,顺藤摸瓜地猜测出被隐匿的事物。D. 一条谜语,通常要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要素构成。12. 下列对于我国谜语发展史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A. 周易中记载的商代短谣女承筐是我国最早的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民间事物谜”的雏形。B. 六朝时期, “谜”这个汉字产生了,才产生了“字谜”这个词。隋唐时期,谜语还只是以“字谜” 、 “物谜”这两种形式为载体,缓慢地向前发展。C. 南宋
15、都城武林将谜条粘于绢灯之上或直接书绘于灯绢之上,供人猜射,便有了“灯谜”7一词。从此谜语有了严格的分类。D. 自宋代以降,谜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带格灯谜。这种灯谜明末清初有了飞速发展。1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A. 到了宋代,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谜事,于是出现了“灯谜”一说。B. 南宋时,在用文字的形式将文义谜书于灯上的同时,事物谜也间杂书绘于灯上。可见,当时灯谜(隐语)实际上为谜类的统称。C. “灯谜”是从隐语中分蘖出的一种与“民间事物谜”并驾抗衡的纯文义性谜种。D. 灯谜连同京剧、国画和书法一起,被世人誉为“华夏四绝” , 实实在在是中华民族独占享用的,因此是足可以引以自
16、豪的。【答案】11. B 12. C 13. D【解析】11. 试题分析:选项把原文的“智力性”偷换成了“游艺性”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 B 项偷换概念。12. 试题分析:原文“可见,当时的谜语(隐语)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分类。 ”,选项“从此谜语有了严格的分类”背离文意。13. 试题分析:应是先“引以自豪” ,被誉为“被世人誉为华夏四绝 ”因果倒置。三、古代诗文阅读(一)阅读下
17、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小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8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8、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
19、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躬:亲自B.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福气C.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自夸D.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日:每天15. 以下句子中,全都是李密必须尽孝的理由的一组是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A. B. C. D.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表达了对祖母的孝情、对朝廷催责的畏惧、处境狼狈的忧虑、感念国恩的忠诚等情感,诚恳真挚,感人至深。B. 李密提及曾在蜀汉做官的经历并极力自贬,其实暗含怀念旧朝之情,委婉
20、地表明了不事二主之心。C. 文章开头的“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概括了李密早年遭遇的不幸,起笔酸楚,奠定了全文悲凉的基调。D. 在最后一段中,面对忠与孝的矛盾,李密申述自己的难处,恳求允许他终养祖母,先尽孝后9尽忠。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2)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答案】14. D 15. A 16. B 17. (1)只是因为刘氏已经像太阳迫近西山,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2)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这个小小的愿望,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安度晚年。【解析】14. 试题分析:“日” ,一天
21、比一天。15. 试题分析:是表示如果皇帝许他终养 ,他死后也要报恩。是表达朝廷起用自己的感激。是说朝廷倡导孝道,但这并不意味李密必须留在家里,作为“必须尽孝”的理由有些牵强。点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景物或物象特征的分析等,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此题不合题意。16. 试题分析:李密这样做主要是想表明自己“少仕伪朝”是出于功名的考虑,并非认同旧朝,以期打消司马炎对自己的猜忌。17.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但”译为“只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平罗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