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1西周平息以原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原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了宋国统治殷商遗民。这个事件可以说明A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B西周时期宗法制渐趋衰落C诸侯纷争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出现 D周公畏惧商纣王的势力2西周时,丞相姜尚被封于山东。后因为管叔和蔡叔叛乱,周天子允许齐国对附近的“五侯九伯,汝实征之” ,齐国“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据此可推知A 齐国始终拥有大国地位 B 西周在初期借助齐国稳定东方C 齐国拥有征伐诸侯国的权利 D 齐国借西周
2、内乱而强大3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4西周时期, “宗”原先握有的权力渐渐转移给了“君” , “君有合族之道”的观念也渐渐为世人所接受。这反映了当时A 君权专制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B 分封制随着君权加强而瓦解C 天子权威强化使宗法制消亡 D 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制发展5吕思勉的中国制度氏宗族记载:“正
3、姓,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庶姓,若鲁之三桓,郑之七穆。盖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以表小宗也。 ”材料反映的制度A 用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C 表明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成熟 D 标志“家天下”局面的出现6据左传记载,当公元前 661年狄人从北方侵略邢国和卫国时,管仲力劝齐桓公救邢国,理由是狄犹如豺狼,华夏诸国是兄弟之邦,齐国有责任援救邢国。这说明当时A霸主有义务保护小国 B分封制影响依然强大C形成华夏共同体观念 D蛮族严重威胁华夏族7 诗大雅板载:“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大宗:周王同姓- 2 -的宗族。翰:栋梁。怀德:有好的德行。宗子:周王的嫡
4、子。 )以下对材料中“宗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拥有王位继承权 B 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C 政治上拥有特权 D 要为周王镇守疆土8.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其子弟 为 仆 隶 ), 庶 人 、 工 、 商 各 有 分 亲 , 皆 有 等 衰 (按 等 级 递 减 )。 ”这 段 记 载 反 映 了A 宗 法 制 的 等 级 系 列 中 有 庶 人 , 也 有 奴 隶 B 西 周 在 宗 法 制 基 础 上 完 善 分 封 制C 宗 法 制 下 大 宗 和 小 宗 之 间 无 政 治 隶 属 关 系 D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已 经
5、 形 成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 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受到破坏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10春秋战国,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晋国)遂灭祁、羊舌氏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氏之田以为三县” 。这表明当时A 设置郡县是诸侯争霸的目的B 军功授爵成为社会普遍现象C 诸侯争霸的出现和宗法制的瓦解D 血缘政治逐渐为官僚政治所取代11龙和凤是我国古代的两大图腾,北方(中原地区)尊龙;南方(尤其是楚地)崇凤。据统计,在屈原的辞赋中龙和凤各出现了
6、24次,但凤充当的是神使,龙只是凤的坐骑;所谓的龙舟也是凤站在龙头上充当舵手,驾驭着龙舟行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南北地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B 传统的分封制遭到破坏C 战国时政治中心已移至南方 D 周朝的礼乐制已分崩离析12 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A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 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D 厉行文化专制政策13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 3 -而起。但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
7、不会斩首。由此可见A 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B 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C 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D 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14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 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栗;最低的月俸 8斛,合 500斤粟。这说明秦汉A 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 B 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C 官僚体制严重失衡 D 贵族政治已经废止15有史学家认为,秦汉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其中“中国版图之确立”是指秦汉时期A 在平定六国基础上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B
8、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 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D 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6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科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作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作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来,制作成“爰书” 。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秦朝。秦国的这种做法A 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 具有形式主义的突出特征C 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D 保证了审判的公正合理性17秦始皇在划定郡界时,部分地区采用“犬牙相入”的原则,不完全根据自然地理区划;汉初,刘邦“封
9、王子弟,地犬牙相制” ,使各个政区的边境相互交错。秦汉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方便政令的传达 B 促进各地间的交流C 巩固国家的统一 D 防止王国发生叛乱18 汉书刘辅传说到“中朝”一词,三国时期的学者孟康解释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以- 4 -下关于“中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皇亲国戚组成,是皇帝的咨询机构B 取代了丞相的权力,权倾朝野C 牵制“外朝” ,削弱相权D 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19唐制,皇帝朝见百官后,另和宰相讨论,旁人不得参加,门下省的谏官例外。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
10、谏官来讲。由此可知,唐朝谏官A 主要的职责是秉笔直书 B 一定程度缓冲了君相矛盾C 是门下省的上一级机构 D 凌驾于皇权之上20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1 “(元代)其英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据此材料,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A 中书省与行省制 B 中书省和枢密院C 枢密院与宣政院 D 行省制与御史台22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