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九年级一模语文.docx
《201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九年级一模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九年级一模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九年级一模语文 一、 积累与运用( 30 分) 1.填空。(每空 1 分,共 12 分) ( 1)小桥流水人家, _。(天净沙 秋思) (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_。(论语) ( 3)征蓬出汉塞, _。(使至塞上) ( 4) _,亭亭净植。(爱莲说) ( 5)过尽千帆皆不是, _。(望江南) ( 6)会挽雕弓如满月, _, _。(江城子 密州出猎) ( 7) 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 8)长风破浪会有时, _。(行路难) ( 9)古代诗人对大自然总是兴致勃勃,有描绘春气萌发的“ _,虫声新透绿窗纱”;有描绘深秋时节
2、的“霜落熊升树, _”;有描绘幽静山林的“ _,潭影空人心”。 解析 :本题考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填写 时应重点突破“晖”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还要注意“古代诗人对大自然总是兴致勃勃,有描绘春气萌发”等命题理解点。 答案 : ( 1)古道西风瘦马( 2)不舍昼夜( 3)归雁入胡天( 4)香远益清( 5)斜晖脉脉水悠悠( 6)西北望 射天狼( 7)策之不以其道( 8)直挂云帆济沧海( 9)今夜偏知春气暖 林空鹿饮溪 山光悦鸟性 2.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共 7 分) 危险一度看来无足轻重,并非真就无足轻重;让人麻 b大意从而上当受害的危险历来多于靠强力摧垮人的危险。不仅如此,在危险尚未临
3、头之时迎头邀击,胜于太长时间地注视着危 险的临近;因为一个人如果注视太长时间,就可能懈 di时机成熟与否必须 缜 密裁察,一般说来,最好是把一切大行动的开端交由百眼巨人阿耳戈斯照管,而把其终结交由百手巨人布里阿柔斯照管。令政客隐形的普路托之盔,就是在议事会上保守秘密,而在付诸行动时迅 捷 无比,因为事情一旦到了要采取行动的地步,迅捷就是最好的保密手段,就象子弹飞出枪膛。 (节选论拖延,有删减) ( 1)根据文中读音,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 2 分) 麻 b( ) 懈 di( ) 解析: 。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到一些形近字的写法,比如“懈怠”中“怠”不能写成“殆”。
4、答案: 痹 怠 ( 2)给文中 划线 的字注音。(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 这里要求 我们 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答案: zhn ji ( 3)结合语境解释 文中 词语“邀击”的意思。( 2 分) 解析: 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此处能够表述出正确意思即可。 答案: 拦击;截击 。 ( 4)选文作者是英国的 _,他有句至理 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1 分) 解析: 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 我们 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
5、要记牢。 答案: 培根 3.下列 划线 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 2 分) A.老师说完这句话,教室一下子 鸦雀无声 。 B.自从几个勇敢的叶子跃出水面,许多叶片 接踵而至 。 C.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魂飞魄散 ,无精打采。 D.岸上看的人不免 提心吊胆 ,皮筏上的乘客却从容地在谈笑。 解析 : C 中“魂飞魄散”贬义词,不能用于褒环境。 答案 : C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2 分) A.他越唠唠叨叨没个完,他女儿更不爱听他的。 B.要不是同桌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 C.晴朗的夜空,群星灿烂,绘成了一幅星星的世界。 D.老师的耐心教育,终于使他
6、和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断绝了关系。 解析 : A 中词语误用,应是“越不爱听他的”; B 中应去掉“否则”; C 中说法不合事理,“晴朗的夜空”和“群星灿烂”矛盾。 答案 : D 5.综合性学习( 7 分) 为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我市某中学决定在全校深入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 ( 1)为了深入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请你想三种活动方式。( 3 分) 解析:我们 就活动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我们 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 答案: 略 ( 2)请你为学雷锋
7、主题实践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10 字左右)( 2 分) 解析: 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 答 案: 略 ( 3)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 请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你的理由( 30 字左右) ? ( 2 分) 解析: 考查 我们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这里 我们 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合理表述即可。 答案: 略 二、 阅读( 40 分) (一) 阅读记叙文,完成 问 题。(共 13 分) 男孩穿一身校服,胸前抱着一只硕大的书包,车下一位老人隔着车窗絮絮叨叨地交待着一些诸如“一个人在外边,要吃饱,要睡
8、好,冷了要加衣,热了要洗澡”之类的“出门须知”。 有的乘客开始催促司机了,那男孩也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回去吧,爸,知道了,总说这些没用的做啥?”又抱歉地对乘客说:“不好意思,每次我爸总是没完没了地说这些没用的话,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但是,汽车仍稳稳地趴在那里,司机仍极其耐心地扶着方向盘,扭过头对大家说:“让他说完吧,不让他说完,他会不放心的。”他笑了笑,“我每天都在制造着别离,把车上的人和车下的人分开,就是大人也都有说不完的嘱咐,别说他对一个孩子啊。” 你不让他说完,他会不放心的!我不禁一惊,这句话竟是一个和说者没关系的人说出来的! 我们总是相信自己的 判断,在生活中过滤并选择着有用和无用
9、,甚至对亲人的几句嘱咐也要用这样的原则加以区分,从而因为没有实际用处而失去让他说完的耐心,却完全没有想到老人的内心。我们试图屏蔽那些没用的语句,却不小心把那一腔爱意忽略了,挡在了我们心灵之外。对老人的关心漠不关心,像这个孩子。 如果,那位老人有可能的话,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陪着孩子,那样,他就可以用自己的双手而不是几句嘱咐来表示他的惦念,他实在是想让自己的那几句话来替代他伴着儿子啊, 于是,用喋喋不休为儿子做一顶密不透风的保护伞 。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懂得这其中的谜底,因为这种爱 意是一些让人厌烦的“废话”,从而令人拒绝。 连朱自清不也是在父亲送别时,从心里嘲笑过父亲的迂腐吗? 对于老人无数次重复
10、的唠叨,我们何曾耐心着让他们放心的说完呢?如此沉甸甸的爱,我们却因为包装简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刚才出门时,母亲颠着小脚追出来,说:“过马路要小心啊!”让女儿好一阵大笑,她对我说:“你四十多岁了,奶奶还当你是小孩呢。”那时我所表示的孝顺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谁让你又出来了啊?”丝毫没有让她说完的意思。 在车上车下的分别之际,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什么东西能代替这样的废话。“吃饱,睡好,冷了加衣,热了洗澡”, 这些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的确不须多言,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老人内心的最深沉的表达呢? 正在胡思乱想,从后视镜里看到老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一边招手一边喊着。司机“吱”地刹了车,探出头去:“你还忘了什么
11、事?”“咋了?”男孩也问。“没事。慢点啊,师傅注意安全!”老人气喘吁吁着。 “哗”车上的人全笑了,我却分明眼里有一丝温暖的湿润,对着他大声喊了一声“谢谢了!” 6.整体感知 。 ( 1)文章围绕“没让他说完”这类的事写了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3 分) ( 2)结合全文和第 十一 段的画线句子,说说老人内心深处要表达的是什么?( 2 分) ( 3)文章结尾“我”为什么要对老人大声喊了一声“谢谢了”?(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情来概括。 答案 : ( 1)男孩不耐烦打断他父亲的话朱自清在心里嘲笑父亲的迂腐“我”轻描淡写地打断母亲的话 。 ( 2)老人内心
12、深处要表达的是对儿子的关心、爱意、惦念。( 3)我读懂了老人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唠叨,很受感动,由衷地感谢他的关心。 7.品析 探究 。 ( 1)文章有两处写到司机,用了哪些描写?从中可看出司机是个怎样的人?( 2 分) ( 2)文中第 六 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抓住人物刻画的各种手法来分析即可。 答案 : ( 1)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可看出司机是个乐于助人,能够理解老人苦心的人。( 2)比喻形象生动的说明了父母对儿女各个方面的无私关爱。 8.“你不让他说完,他会不放心的!”,针对生活中的类似体验,你有何想法?( 20 字左右)(
13、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 主观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 略 (二) 阅读说明文,完成 问 题 。 (共 8 分) 地球上的水从哪里来 毕东海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海洋面积占 70.8%。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高山和低谷都拉平,再把地球上的水全都均摊起来,那么地球表面的水就深达 2400 多米,地球,真正变成一颗 “ 水星 ” 了。而太阳系的水星,没有海洋,也没有水。 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 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固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间的相互碰撞,
14、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了原始地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 5%的水,最多的可达 11%。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1/800 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 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 ? 至今没有定论。 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从今天活火山的研究发现,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的确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 75%,数量很大。 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 “ 万烟谷 ” 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
15、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 万吨 。自地球诞生至今,不知有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 ? 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喷发时熔岩温度高,使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 6 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 30,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 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 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年内 蒙古 鄂尔多斯市 鄂托克旗 乌兰 中学 九年级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