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3章第3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3章第3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第3章第3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设 计(第 1 课时)导入新课【师】示复习回顾:1始祖鸟是 进化到 的过渡类型。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3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 ,重要方法是 。4科学家通过对 的纵向比较和 的横向比较来推断 的大致过程。【生】填写学案中的复习回顾 。【师】提出问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绝灭?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出课题并 板书: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下面的导入做好铺垫。三个问题的提出,给学生以思维的冲击和震动,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顺势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一、分析生物进化的
2、原因:【师】生物进化的历程十分漫长,但英国的科学家却真正目睹了曼彻斯特的桦尺蛾百年的进化历程。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62 页桦尺蠖的工业黑化事例。展示讨论题:1从 1850 年到 1950 年曼彻斯特桦尺蠖有什么变化?2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变化?3这种变化遗传吗?4桦尺蠖体色与环境颜色有关系吗?这种变化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5从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中你受到哪些启发?【生】阅读课本 62 页,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自主学习 1 。【师】给予鼓励性、赞赏性的评价,可倾听多数学生的回答,直到满意的答复。引起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生】因为环境污染,树皮都熏黑了,浅色的
3、虫子容易被天敌发现,就减少了,黑色的不容易被发现,就存活了下来。【师】浅色桦尺蛾是被煤烟熏黑变成深色桦尺蛾的吗?【生】不是,桦尺蛾产生深色变异个体。【师】桦尺蠖的变异对它的生存和繁衍来说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为什么?【生】思考回答。【师】图片中哪种颜色的桦尺蠖容易被发现?【生】观察回答。【师】通过对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遗传和变异”是桦尺蠖体色变化2的基础,而环境的改变是它体色变化的外在动力。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生】表达交流。应关掉曼彻斯特周围的工厂,保持桦尺蠖生活区域内清洁的空气,保持天敌的数目不变。这样浅色桦尺蠖便成为常见类
4、型。【师】对学生的解释作出及时的评价归纳总结,表达观点: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更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并板书: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1遗传和变异是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基础2环境的改变是它体色变化的外在动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图片资料进行细致观察,并用简练的语言描述获取的信息,认识到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同时激发环保意识。【师】引领过渡:由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分析,我们可推想生物圈中不同种类生物的进化原因,是否与这一事例相类似呢?【生】表达交流。【师】出示 “冬天的雷鸟” 、 “夏天的雷鸟”和“几种不同环境中的蛙”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生】观察、思考。【师
5、】引导学生归纳出保护色的概念及意义。 【生】完成自主学习 2 。【师】你能举出一些动物保护色的例子吗?【生】举例、交流。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到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有利于动物避敌和觅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醒学生平时多观察。 【师】过渡:保护色有利于动物的避敌和觅食。动物的这种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接下来我们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来探究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生】阅读课本 6465 页,小组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填写部分模拟探究【师】引导学生对保护色的形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巡视指导。【生】汇报、交流,发现问题、修改实验计划。【师】对学生的汇报,
6、进行点拨、总结。【生】实施实验计划。【师】注意学生探究实验的实施情况及数字记录,并从中加以点拨。【生】各小组汇报其探究结果。【师】对学生的推测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师】示讨论题 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纸片“幸存者”最多?这与纸片的颜色有什么关系?【生】汇报交流:学生 1:幸存者数量最多的是红色,因为我们组的背景是红色的。学生 2:我们组的结果是:蓝色数量最多,与背景的颜色一致。学生 3:我们组幸存者数量最多的是与背景颜色相近的粉红色。【师】示讨论题 2、第一代和第五代之间有什么变化?第一代和第五代之间又有什么变化?3、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吗?从中你能简单分析生
7、物进化的原因吗?【生】汇报交流:学生 1:在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彩色纸片颜色种类很近。而到了第五代,彩纸片的颜色种类大大减少,只保留与背景颜色相近的几种。3学生 2:我们组黄色在“幸存者”群体中没有代表。因为我们组所用的背景是红色的,黄色纸片放在上面对比非常明显,所以“捕食者”最先将黄色捕捉。学生 3:我认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与它的天敌和周围环境有关系。与环境颜色较接近的就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反之则易被捉住。这样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得以繁衍,它的体色便成了保护色。推动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环境的改变;遗传与变异是基础。【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客观、公正、鼓励性地评价;对回答不完善的同学给以补
8、充。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探究活动,分析保护色的形成原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对保护色形成过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 【师】小结: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结果。这是自然环境对生物进行选择的一个方面。除了保护色之外,你还能举出其他方面的例子吗?【生】举例。【师】示警戒色、拟态图片【生】观察、识记。课堂小结【师】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都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由此可见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师】总结并板书:3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师】交通标志中的警告标志黄色的,色
9、彩鲜艳,警告人们注意安全,迷彩服的保护作用。【生】了解人类对动物保护色、警戒色的利用。设计意图: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思路,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就在身边,生物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生】谈本节课的体会、收获并提出疑惑。随堂检测1冬天的雷鸟体色是白色,而夏天它却呈现褐色,这种现象时( ) 。A生物具有保护色 B雷鸟随意改变自己的体色C因为冬天较冷,夏天较热 D夏天阳光较强烈2下列关于动物保护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使动物容易躲避敌害 B有利于动物捕食猎物 C能保护动物的皮肤的美丽 D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3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 )A人工选择 B天敌的影响 C环境的改变 D温度的改变4
10、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产生了有利变异 B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C产生了不利变异 D产生了不遗传的变异45下表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个时期的栖息在树干上的桦尺蛾类型数量调查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850 年(森林时期) 1950 年(工业城市)浅灰色桦尺蛾 深黑色桦尺蛾 浅灰色桦尺蛾 深黑色桦尺蛾99 1 1 99(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着_现象。(2)1850 年,曼彻斯特村山清水秀,栖息在浅灰色树干上的桦尺蛾体色为_,它们不易被鸟类发现而生存下来。(3)1950 年曼彻斯特被工业污染,煤灰把树干染成了黑色,这时候,_的桦尺蛾由于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了下来,(4)桦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下册 单元 进化 原因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