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6岳麓版必修3.ppt
《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6岳麓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课件6岳麓版必修3.ppt(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4课 宋明理学,课标要求:,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第4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读下面的诗:,这首诗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第4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1、佛教、道教盛行,儒学发展出现危机,3、儒家学者试图复兴儒学,2、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第4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二、代表人物:,陆 九 渊,王 阳明,程颐,朱 熹,程颢,南宋人,(北宋人,兄弟俩),南宋人,明朝人,程朱理学代表人物,陆王心学代表人物,理学集大成者,心学集大成者,
2、第4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二、代表人物,三、主要内容,“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程朱理学,程颐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要“今日格一件,明日 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朱熹认为, 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 由 粗到精。程颐和朱熹提倡的“格物致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第4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二、代表人物,三、主要内容,“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存天理(“三纲五常”),灭人欲”(伦理),程朱理学,朱熹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有何作用和影响?,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扼杀了人们的自
3、然欲求,第4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二、代表人物,三、主要内容,“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存天理(“三纲五常”),灭人欲”(伦理),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有何历史重要地位和影响?,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第4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二、代表人物,三、主要内容,“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存天理(“三纲五常”),灭人欲”(伦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心即理也” 心是万物本原,“发明本心”、 “致良知”求“理”的方法,内心反省,第4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二、代表人物,三、主要
4、内容,“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存天理(“三纲五常”),灭人欲”(伦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心即理也” 心是万物本原,“发明本心”、 “致良知”求“理”的方法,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但须克服私欲,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异同?,同,异,都是新儒学理学,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和压抑了人们的自然欲求,通过内心反省获得的理,即主观的理,通过格物致知获得的理,格物致知,客观存在的理,“心即理”,自省,致良知,不需外求,第4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二、代表人物,三、主要内容,“格物致知”求“理”的方法(方法论),“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观),“存天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高 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古代 思想 宝库 宋明理学 课件 岳麓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