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4蜀道难(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4蜀道难(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4蜀道难(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单元,4.蜀道难,第二课时 素质提升,课 前 预 习,一、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危乎高哉(古义:_。今义:_。) (2)地崩山摧壮士死(古义:_。今义:_)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高,危险,年轻强壮的力士,豪壮而勇敢的人。,课 内 动 脑,一、合作讨论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意?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我的见解:(1)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
2、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参历井张本。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此句有勾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副句概括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以此结束全诗,兴味无穷。,2诗的开篇是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的? 我的见解:诗一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开国的事,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
3、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由来,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开拓者的勇力。,3作者写山高沟深地险,为什么还要写猿、鸟、人的反应? 我的见解: 借只有鸟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以及人仰胁息、以手抚膺、坐而长叹、听之色变、望而咨嗟等情景,侧面烘托渲染山之高峻、路之险阻、旅途可畏、凄凉万状,营造出一种既凄清惊险又豪壮神奇的意境。,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诗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 我的见解:不重复。虽
4、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是静态描写,而后者是动态描写,且配合着万壑雷鸣般的轰响,形成排山倒海的震撼心魄的气势;前者点面结合,后者全面概括;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山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灵震撼,为“嗟尔远道之人”张本,为第3段写社会环境险恶过渡。,5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的见解:在风光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
5、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弗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像描写蜀道猛兽又像影射政治凶煞的双关词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和现实的内涵。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_,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全诗的主旨,为什么诗人要在最后写蜀地战祸一段?这样写与诗的寓意有什么关系? 我的见解:从诗的内容看,此诗应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全诗极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在
6、为友人此去路途的艰险而担忧,“问君西游何时还”,人还未去却已问归期,诗人不忍友人离去,依依惜别之情自现,结尾一段写蜀地战祸之烈,意在告诫友人蜀地并非久留之地。而剑阁是蜀中要塞,由“蜀中之险甲于天下,而剑阁之险尤甲于蜀”可见。写剑阁之险引出蜀地战祸,既是写蜀道之难的继续,也是惜别之情的升华。去蜀难,留蜀亦难,“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样的诗“讽人之义”便显得水到渠成,自然而完满。,7本文的题目是“蜀道难”,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难”字的? 我的见解: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艰险。 虚实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动作、神情:
7、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诗人的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夸张手法:“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深层的社会内涵。,二、疑难探究 李白为什么要写蜀道难一诗?只是想说蜀道实在难走吗?对此你有何看法? 观点一:唐代蜀中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蜀道 课时 课件 新人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