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4.2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学案.doc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4.2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4.2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地形对交通的影响【知识精析】一、地形对交通的影响1地形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表 现 原 因山区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平原地区比较灵活,短途运输选公路运输,长途运输选铁路运输,河流发育程度好的地区可利用水运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运输线路建设成本相对较低,选择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的灵活性较大;利用河流发展水运的成本低2地形对交通网密度的影响表 现 原 因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比较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建线路成本大平原地区密度较大地形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
2、然障碍少3.地形对交通线路走向的影响表 现 原 因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形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呈“之”字形弯曲可以降低单位距离内的地面坡度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要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路程要尽量短些节约建设成本和少占用土地;保证运输安全;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小受灾害的影响4地形对交通运输效能的影响(1)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自然障碍较少,不仅交通运输方式可选择性大,而且速度快,运输量大,交通运输效率要高。(2)山区
3、地形起伏大,地质灾害较多,运输线路在建设和维护时成本较高,而且在运行时要确保安全。相对而言,交通运输效率较低。二、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原则及原因分析2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 实例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线路走向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
4、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成昆铁路沿地形走势曲折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三、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比较思路比较项目 比较内容建设成本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
5、成本、搬迁成本等路线长短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沿线村镇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施工难度 地形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沿线灾害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3占用耕地 占用良田多少生态影响 对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影响等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原则。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四、图解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高考例析】(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 7 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
6、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3 分)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4 分) (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3 分)【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
7、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 13 题。4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C耕地 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350 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1.D 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 1 000 m 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2.B 读图可知,铁路线上的两个车站距离图示两个城镇约 30
8、 km,距城镇较远,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乘客乘车不方便,所以该线路不合理的理由可能是距离城镇过远。3.B 兰新铁路主要经过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所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水源关系密切,而绿洲地区有丰富的水源,所以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绿洲的分布。读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回答 45 题。4.两河流流经地地质构造的名称和走向为( )A裂谷、东西走向 B断层、东北西南走向C背斜、西北东南走向 D向斜、东北西南走向5.计划从图中的 M 到 N 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甲 B丙C乙 D丁4.B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河干流基本平行,应为褶皱所形成的平行山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要素 探究 设计 42 地形 交通 影响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