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3.6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doc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3.6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专题3.6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知识精析】河流对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 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的影响地形流水侵蚀地貌:沟谷发育,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大,侵蚀作用强。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堆积);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河床特征:上游侵蚀为主,河床窄而深,呈“V”型;下游堆积为主,河床宽而浅,呈“U”型地势决定河流流向:在等高线图上,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地形影响流域范围:山地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如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河流受地形影响,流域面积较小。地形影响河道状况:河流上游河床多砾石,河道狭窄,多峡谷
2、;中游河床多粗砂;下游河道展宽,多曲流,河床多细沙或淤泥。地形影响河流性质,等高线密集,坡度陡,流速快,含沙量大,水力资源丰富;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流速慢,含沙量小,水流平稳,航运价值较大气候河流对降水的影响:增加沿河地区降水量。河流对气温的影响:使白天气温降低,夜晚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降水对河流的影响: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多少具有一致性。气温对河流的影响: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大致一致;冬季最低气温在 0以下的河流存在结冰期湖泊(地下水)湖泊(地下水)和河流具有相互补给关系:由高水位补给低水位。丰水期河流水位高于湖泊(地下水)水位,河流
3、水补给湖泊水(地下水);枯水期相反。以湖泊为源头的河流,总是由湖泊补给河流;地上河分布的地区,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出露成泉,往往补给河流水其他水体冰川 冰川融水单向补给河流生物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干旱地区有河流流经的地区,水分条件较好,形成非地带性的绿洲植被覆盖率越高,河流侵蚀作用越弱,含沙量越小,径流变率越小土壤 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和山麓 土壤越紧密,越不易受到侵蚀,河流含2冲积扇分布的地区往往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沙量越小;土壤越疏松,越容易遭受侵蚀,河流含沙量越大【高考例析】(2018江苏卷)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 13 为
4、“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 题。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积C减少上游来水量 D缩短航运里程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C张智垸所在地 D永合垸所在地1. AD 裁弯取直使得水流速度加快,可以加快河水的下泄,缩短航运里程,A、D 项正确。裁弯取直加速河水下泄,反而增强了河水的搬运能力,减少河床淤积,B 项错误;裁弯取直并不会减少上游来水量,C项错误。2. BD 天鹅洲故道、黑瓦屋故道、老河故道都是长江裁弯取直之前的河道,其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南岸,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北岸。读图可知,六合垸、永合垸曾经位
5、于长江南岸,故 B、D项正确。麋鹿保护区位于老河故道和天鹅洲故道之间,最可能位于长江以北,A 项错误;张智垸虽然位置偏南,但是位于长江河道的北侧,C 项错误。【点睛】河道裁弯取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2.不利影响河流裁弯取直,是河道缩短,水域面积缩小,从而导致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同时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3少,水生生物减少,同时导致河流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洪水发生时,导致下游河段洪峰提前到达,对下游
6、防洪造成巨大的压力;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导致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水量增多,减低河流的水质。【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8新课标区金优试卷模拟(三)冲刺卷)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 13 题。1低阶地表层沉积物分选性明显较高阶地差的原因是( )A 大陆性气候风速多变 B 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明显C 沉积物质来源复杂 D 物理风化作用较
7、强2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 )A 高度 B 速率 C 规模 D 年代3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A 风积沙丘 B 风蚀沟谷 C 冲(洪)积扇 D 三角洲1C 由图可知,高阶地表层沉积物以沙丘沙为主,这是风力沉积物,而低阶地沉积物既有风力沉积的沙丘,又有河流沉积的粉砂-粘粒,来源较高阶地复杂,所以沉积物均匀程度较差,据此选 C。2B 由图可知,高阶地落差较大,表面倾角大,说明地壳抬升较快,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烈;中阶地落差小,表面倾角小,说明地壳相对稳定,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壳抬升的速率不同,选 B。3C 根
8、据文字材料可知,该剖面图绘制于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流刚出山,携带的大量砾石、泥沙等在河流出山口会大量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或洪积扇,据此选 C。(2018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 5 月高考模拟)下图示意某河流地貌形成演化中的不同阶段,读图回答46 题。44该河流地貌演化时段的先后顺序为( )A abcd B badc C cdab D dacb5野外考察发现 P 处沉积物混杂着较多粒径粗大的砾石,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堆积作用强烈 B 侵蚀作用强烈C 山洪暴发频繁 D 河流改道频繁6与 P 处相比,T 处沉积物( )A 土壤更肥 B 粒径更小C 地势更高 D 年代更老4B 读图可知,b 图
9、中是在冲积扇上形成了冲沟,冲沟发育过程中,沟底下切到潜水面以下沟谷水流得到地下水不断补给,则由暂时性的流水转变为经常性的流水,冲沟就演变为河谷,a 图表示受流水下蚀作用后形成的河谷,河流形成初期,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故 b 图形成最早,随后才形成 a 图;到河流发育中期,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两岸侵蚀作用加强,即侧蚀增强,河流变弯、河谷拓宽,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形成 d 图河流地貌;最后,河流发育成熟期,长期侵蚀,河谷展宽,横剖面呈 “U”型,如图 c,故 c 图河流地貌最后形成。故选 B。5C 读图可知,P 处位于河床两侧地势较高处,P 处沉
10、积物混杂着较多粒径粗大的砾石,说明此时水位较高,流速较大,流水搬运物质的粒径粗大,故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山洪暴发频繁,洪水期搬运的物质随流速降低,导致粒径粗大的砾石在 P 处沉积。故选 C。6D 读图中冲积扇地貌可知,P 处位于冲积扇表层沉积层,T 处位于冲积扇里部沉积层,随流水侵蚀出露在河床,根据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可知,越是上部沉积层形成年代越新,故与 P 处相比,T 处沉积物年代更老。故选 D。(2018全国省级联考考前猜题卷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左图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右图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读下图,回答 78 题。57若左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
11、,其原因可能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B 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C 黄河河口流速变快D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8造成右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A 流水侵蚀作用 B 冰川侵蚀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海浪侵蚀作用7D 若左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说明泥沙沉积增多,泥沙来源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泥沙来源少,沉积减弱,A 错误;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泥沙来源少,B 错误;黄河河口流速变快,沉积减弱,C 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沉积增多,D 对。8D 右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以沉积作用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小,A 错误;此时没有
12、冰川,不存在冰川侵蚀作用,B 错误;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小,C 错误;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大,D 对。(2018吉林省实验中学高考考前)江心洲指的是江河中的沙洲,下图为赣江中某地的江心洲沉积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910 题。9该江心洲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 河流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B 河流遇海水顶托,流速变慢,泥沙沉积C 河流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D 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10图中四地中水流速度最慢的是( )A B C D 9C 据材料可知,江心洲指的是江河中的沙洲,其形成过程体现的是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与河流的流速、含沙量有关。如果
13、流速变快,河流的沉积作用会减弱;遇到地形阻挡,流速减慢,从而会使泥沙沉积;由材料中“赣江”这一信息可知其与海洋并不直接相通;河流出山口处沉积形成的是冲积扇。6故选 C。10D 据图可知,图中地沉积物颗粒最小,说明其水流流速最慢。故选 D。(2019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第一次(8 月)联考)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
14、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 1113 题。11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A 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B 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C 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D 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12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A 减轻海水入侵强度 B 增加陆地面积C 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D 稳定入海江道13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东移 西移 潮差增大潮差减小A B C D 11A 由材料可知“枯水期仓前以西河床高度升高,以东降低” ,结合所学知识再加上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要素 探究 设计 36 河流 自然地理 影响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