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整合练习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年高考地理整合练习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整合练习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年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题(2)李仕才一、地球运动读“太阳系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1)太阳系八颗行星中,B 表示_,D 表示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行星。(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向_,呈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性和_性。(3)若地球在 H 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答案 (1)金星 火星 类地 (
2、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 (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7浙江十校联盟适应性考试)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 12 题。1.甲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成因是( )A.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2B.背斜,顶部岩层下降,凹陷成谷地C.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D.向斜,槽部岩层下弯,凹陷成谷地2.关于图示地质作用或地质构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乙处是明显的地垒构造C.丙地最适合建造隧道D.该地后期以外力作用为主答案 1.A 2.
3、D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从地形来看,该处比周围其他地区低,为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第 2 题,从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来看,先是经过内力作用,岩层发生弯曲,随着挤压和拉伸的力超过岩层能够承受的力,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构造,后来由于外力作用,背斜顶部受侵蚀,形成谷地,D 项正确;甲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 项错;乙处是相对下沉的岩块,为地堑,B 项错;丙地为向斜构造,岩层稳定性差,不宜修建隧道,C 项错。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7 年 5 月 20 日,印尼卡罗锡纳朋火山喷发,火山灰直冲云霄
4、,形成巨大的火山灰云团,对当地的环境及飞机的飞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据图说明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增强大气“温室效应”的?3(3)由于全球变暖,近年来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_,这种变化将导致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_,从而造成北极地区气温进一步升高。答案 (1) 小(2)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多,大气温度升高;增加大气逆辐射,补
5、偿地面损失的热量。(3)减小 减弱解析 第(1)题,图中表示反射,表示吸收或散射,表示大气逆辐射,表示地面辐射。火山灰云团通过反射、吸收或散射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使当地昼夜温差变小。第(2)题,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温度升高,进而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温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第(3)题,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导致北冰洋冰雪融化量增加,冰雪覆盖面积减小,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四、自然地理规律与人类活动(2018浙江苍南检测)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 19712000 年平均值)变化图” 。完成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整合 练习题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