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1 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专题概述(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余年历史,是一部急速变革,艰难创业和曲折发展的历史。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共和国的文化事业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及十年文革,不仅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挫折,对教育,科学等文化事业也造成了极大地破坏。但在新中国初期十几年中,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化事业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也有了可喜的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在“双百”与“双为”方针的共同指导下,新时期文学艺术工作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导下科学与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 21 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材分析】“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一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从总体上宏观概括开基创业 17 年新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记忆等一系列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资料回放,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人民政府在所有学校进行的一系列做法。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 17 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新中国 17 年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一目,这一目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较多,可以事先让学生搜罗充分的信息资料,结合教材内
3、容,设计问题:文革期间教育受到极大破坏,你有没有资料可以拿出来讲一讲(比如,看过的历史材料,自己家的老一辈讲过的或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具体的经过只需要依据教材阐述即可,在阐述时,可以借助一些图片、文字或影视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补充资料重点讲解邓小平对教育提出的“三个面向”和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两大战略措施。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资料或是从报刊新闻介绍中了解到的信息,启发思维,引起求知的兴趣。例如:河北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学生做根雕、山东平度山区的希望小学学生上计算机课的图片展示等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取得的重大成就。有条件
4、的学校可结合本课内容放映一些我国教育成就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增强直观性。【学情分析】从高二学生知识的状况看,学生已经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高二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分析,知觉、兴趣、情感等方面理性不多,多为感性体验,所以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阶段特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环境中掌握学习的经验与技巧,并形成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2【三维目标学科素养】1、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
5、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 、 “人才断层” ,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2、过程与方法:(1)采用 “回顾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的思路展开教学,通过对“昨天”的回顾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好历史知识点,以“今天”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明天”的思辩延伸展望历史的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的脉搏。 (2)本节课教学过程以探究、体验和发现为核心,以创设情境为主线,以引导为辅助手段,
6、关注课堂启发性和趣味性,给学生探手可得结论和全面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3)体现课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理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比较“文革”时期教育的破坏,新时期教育的繁荣,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而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课时安排】1 课时【重点难点】重点:“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第一步:夯实基础(自主学习、突破重点、形成体系)注:1、请同学们阅读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第 12 课;2、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思考;
7、3、自主完成导学案夯实基础部分(填空) 。.建国初期( )和十年探索时期( )人民教育的 :(1)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间:1949 年;地点:北京;内容:以 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 教育有用经验,借助 经验;确立教育为国家 服务;学校要向广大 开门;大力提高 的文化水平;影响:成功的从 的教育改变为 方向 教育;(2)教育方针:时间:1956-1966 年;地点:北京;内容: 发展( 、 、 、 、 ) ;影响:解决了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3)教育制度: 制教育制度; 半读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十年文革时期( )动乱中的教育:(1)中小学 课;(2) 制度废止( 年) ;(3) 学
8、员制度: 时间:1970-1977 年;内容:大学才重新开始招生,实行群众推荐、领3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影响:到 1977 年恢复高考前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 94 万基于推荐制的“工农兵大学生“。 有插队多年的老知青、基层干部,有高干子弟,有工厂的技术骨干,有部队的宣传干事;.改革开放时期( )教育的复兴:(1)拨乱反正: 整顿 秩序;恢复 制度( 年) ;科学大会:1978 年召开,提出 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 阶级一部分;(2)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 ,面向 ,面向 ;这是邓小平 1983 年 10 月 1 日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3)教育立法: (1986 年) 、 (1995 年)
9、、 (1994 年) ;(4)希望工程: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 1989 年发起的以救助 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一项 事业(5)211 工程:面向 世纪、重点建设 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6) 兴国:1996 年正式实施;(7)“985“工程:1998 年 5 月 4 日江泽民在 大学建校 周年上提出国家通过对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争取使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工程于 2004 年开始启动;(8)西部大开发:推动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9)双一流工程: 2017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七 单元 现代 中国 科技 教育 文学艺术 21 中国教育 发展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