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期中)试题.doc
《安徽省太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太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期中)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安徽省太和中学 2017 级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 史2018. 11 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百家争鸣的起讫点,理论界的说法不一,有战国百家争鸣说,有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说,还 有先秦百家争鸣说。可见,当时理论界达成的共识是百家争鸣 A促进了各种思潮的活跃 B发端于周王室的衰微 C得益于诸侯争霸的环境 D结束于大一统的完成 2.“昔日维系社会之纲纪逐渐失效,且诸侯强大之事实,与攻伐兼并,互为因果。侵略与自 卫皆有待于富强。于是君权之扩张遂同时成为政治上之需要与
2、目的,而政治思想亦趋于尊君 国任法术之途径矣。 ”这一论断说明了 A法家思想兴起的客观背景 B董仲舒改造儒学的动机 C百家争鸣产生的必然性 D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 3.“惟先秦老庄之学,本属消极。认为天下已无可为,故立言主于为我。及秦汉统一,四海初定, 老庄思想亦起变化”,“其宗旨已非保全小我而在安定天下。于是颇采他家,以应时变。 ” 可见,汉初老庄之学 A更突出个体的社会价值 B初步形成道家完整体系 C有为代无为,关心国事 D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制 4宋代学者程颐称:“后来学者多耽(沉溺) 庄子 。若谨礼者不透,则是他须看庄子,为它极有胶固缠缚,则须求一放旷之说以自适。譬之有人于此,久困缠缚,
3、则须觅一个出身处。 ”这一论 断反映出 A当时社会价值观的混乱 B社会动荡,学士心灵空虚 C儒释道思想的碰撞融合 D儒学独尊束缚了士人思想5有研究者撰文指出,在现代儒学研究史中,一般看法是把王学(即王阳明心学)作为程朱理学 的对立面,这种看法掩盖了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实情。实际上,王学是有元以来在“合会朱 陆”的趋势下产生的。黄宗羲也称其“范围朱陆而进退之” 。作者认为“王学”A主要是上承陆九渊学说 B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 C对朱陆的思想兼有承袭 D与程朱思想具有一致性 6.“梨洲(黄宗羲)欲复方镇,亭林(顾炎武)欲封建于郡县之中。虽明知封建不能复行,而均主张 修改郡县之制,使与封建相近。 ”
4、这表明两人都 A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B主张要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认识到中央集权制的弊端 7有学者指出:“以古之制,治古之天下,而未可概之今日者,君子不以立事;以今之宜,治今之天 下,而非可必之后日者,君子不以垂法。 ”这一认识意在说明 A社会是逐步进化的 B法律有其发展规律 C治国亦需因时而变 D礼法兼施的合理性 8自公元前 5 世纪中期起,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雅典学校那种着重于体育与音乐的教育,人们 对辩论术、修辞学和演说的学习欲望凸现了出来。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B雅典人追求个性 C雅典文化发展及繁荣 D智者学派的兴起 29生与死是人生的终
5、极关怀,苏格拉底与庄子对此有着深刻的思考。庄子力求实现肉体上的 “尽年” (指终其天年)和精神上的“逍遥无待” ;苏格拉底则把灵魂脱离肉体看作对至善的把 握、真知的获得,提出了 A探求德性的道德价值观 B道法“自然”的哲学观 C不生不死的自由价值观 D与“道”合一的理想追求 10在西欧经济和政治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都伴随着以复兴古典文化为特点的思想文化运动; 8、9 世纪,注重恢复学习拉丁语,由此为古典文化的传承保留了最基本的载体;12 世纪,促 进了对古典哲学的学习;14、15 世纪,在创新古典文化的同时,深刻地探究了人的本质。可 见,14、15 世纪时的思想文化运动 A推动了欧洲古典文化的
6、繁荣 B是对中世纪文化的彻底决裂 C是前两次发展基础上的升华 D推动了欧洲政治革命的到来 11. 15 世纪 60 年代,佛罗伦萨建筑师为米兰公爵斯福尔达设计了一座城市 (如右图) ,并以公爵的名字命名。这是一个想象的城市:广场位于内城 的中央,呈东西走向,主教堂坐落在广场的东端,广场的北端与商人广 场相接,南端与一个大型食物市场相连。据此可知,该想象城 A体现了封建等级秩序 B是基督教文化传统的产物 C借鉴了古罗马建筑的成果 D凸显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12. 18 世纪中叶前,西方启蒙思想家认为:中国是一个由文人阶层治理的国家,这些文人由一位 君主任命,君主拥有构成一位正人君子和君主的一切品德
7、;中国是没有对鬼神、自然力量和 荒诞魔怪的迷信的最幸福的国家。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家如此赞扬中国和中国文化,其 用意是 A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B倡导西方实行开明君主制C借此批判宗教蒙昧和君主专制 D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13右图所列内容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与这一时期密切相关的科技成就是 A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B指南仪器“司南”问世 C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火药等开始应用于军事 14近代有经学家指出, 三百篇后得风 雅之旨者,唯屈子楚辞。而“楚辞未尝引经,亦未道 及孔子” 。 “楚辞盖偶未道及,而实兼有国风 小雅之遗。 ”按照这一理解,楚辞 A展示了奴隶主贵族的日常生活 B继承了
8、诗三百的表现手法C体现出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表达了寄寓风雅的浪漫主义情感 15张凤翼(15 27-1 564)作(水浒传序 ,称:“论宋道,至徽宗,无足观矣。当时南衙北司,非京即贯,非球即励(京、贯、球、励等皆为水浒传中的反面人物) 盗莫大于斯矣。宋江辈道逃于城旦,渊数于山泽斯人也,果为寇者也,御寇者耶?”据此可知, 水浒传的创作 A体现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B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C反映了萌芽时代的要求 D成为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16据载:“古圣先王受命应篆,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领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
9、同体而未分。 ”这一史料说明中国书画 3A曾被视为传播天命的媒介 B在产生源头上具有一致性C两者表现技巧是不一致的 D艺术存在相同的审美标准 17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曾说:“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 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 ”这是因为,该“新方法”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B.阐述了全新的宇宙观念C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D验证了哥白尼的新学说 18它“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把演化的思想应用于神学和神话研究,彻底否定了 神学的神圣性” 。这说明“它” A使人们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 B 批判了神学的神秘主义C开启了欧洲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太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二次 质量 检测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