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鹤壁市淇滨高中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政治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80 分)1.尚书益稷所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模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磬,是狩猎生活的产物。这说明( )A.文化源于社会实践活动 B.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2.2018 年 5 月 5 日,国家博物馆展出了马克思的笔记本及亲笔签名的原版书籍等珍贵文物,使参观者悄然领略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这体现出文化的特点有( )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
2、的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A. B. C. D.3.55 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这表明( )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实践活动能透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A. B. C. D.4.170 年来,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3、被译成 20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对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文化因广泛传播而具有强大生命力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文化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5.“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有利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有利于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有利于提升民族自尊心、建设文明社会。这是因为( )文化能转化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文化是影响人和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A. B. C. D.6.随着交通、通信的日益便捷和城市化深入推进,我们既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享受到
4、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在节假日到各地去品尝特色小吃,感受不同的饮食文化。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 )A.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着多种选择 B.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共享2C.传统文化是维系我们共同生活的纽带 D.各地饮食方式带有独特的文化印记7.2017 年 11 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中方特地安排了参观故宫、体验文物修复、欣赏京剧表演等活动,令特朗普印象深刻。中方的特地安排( )意在通过文化给予政治以重要的影响 说明文化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质源于对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是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增添重要见证A. B. C. D.8.当前,我国着力推动“互联网+”行动,通过
5、互联网+各产业、互联网+政务等,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增强了国家的实力。这体现了( )文化对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A. B. C. D.9.在 2017 年的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 20 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这些依托科技创新的“新四大发明”让世界叹服,外国人直呼“想带回家!”这启示我们(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 B.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
6、们的认识活动C.要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D.科学技术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10.余光中先生曾深情地说:“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这主要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健全人格A. B. C. D.11.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回答说,自己并不是真的会相面,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并以此判断这个人的品行。这告诉我们,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都是消极
7、被动的 一般都是有形的、强制的A. B. C. D.12.工匠精神不是国外的专利品。中国五千年农耕社会精耕细作的文化传统,以宁静致远的文化底蕴、格物致知的志业追求,通过商代的青铜器、汉代的玉雕漆器、唐代的彩陶丝织、宋代的木雕瓷器以及四大发明,展示了匠人执着追求、工于极致的精神专注,演绎了中国人淡定志业、执着自信的文化秉性。由此可见( )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精良的制造工艺取决于严谨认真的文化特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A. B. C. D.313.近年来,福州市开展“大手拉小手”“我们的节日”“好故事”“社区主题板报”等形式多
8、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场景有机融合。这些活动可能产生的效果是( )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 在参与过程中影响市民的价值追求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A. B. C. D.14.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由此可见,手写书信的有益内容( )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符号,可展现人的精神情怀作为丰富的物质载体,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可传递情感,滋养人的心灵世界A. B. C. D.15.“不奋斗,你的才华
9、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这一励志寄语,寥寥数语萦绕耳边,却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人。这说明(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A. B. C. D.16.“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清代袁枚的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们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梁俊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材料
10、表明(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综艺节目创新的根本途径 优秀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诗词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 优秀文化可以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发挥积极意义A. B. C. D.17.在中美国际友好学校活动中,一名中国学生用笛子为大家独奏了一曲小放牛,使来访师生感受到了天真活泼的中国牧童的快乐情绪和浓浓的田园风光。这说明(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的内涵 文化融合能够减少中西文化差异A. B. C. D.18.2017 年 4 月,讲述大熊猫、雪豹、金丝猴 3 个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家庭的暖心成长与生命轮回的故事,中美合拍片我们
11、诞生在中国在北美首映,票房名列前茅,该片也被美媒称之为“有很多理由去探索这部影片”。这部影片能够在北美市场取得成功,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C.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融合 D.各民族文化有共性规律和价值追求419.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这意味着( )世界各国文化应相互认同,加强合作 要坚持求同存异,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交流互鉴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各种文明都是人类精神瑰宝,要坚持平等
12、原则A. B. C. D.20.“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中的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 )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 重视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 推动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 B. C. D.21.一味本草,道一则故事;一张良方,续一段情缘。纪录片本草中华全程采用 4K 拍摄,运用微距摄影、高速摄影等新技术手段,给古老的几千年中医药文化一次时尚传播、年轻呈现、温情讲述,堪称“舌尖上的草中华,惊艳了世界”。这说明( )中医药文化既是
13、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现代传媒的传递、共享功能扩大了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培育好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 B. C. D.22.从 2017 年 2 月起,一档名为中国茶时间的电视节目在德国热播。节目从德国观众身边的中国元素开始,改变了就中国讲中国的单一模式,最大限度地考虑德国民众的参与度,增加了德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代入感。这启示我们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 )挖掘中国文化的亮点,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发挥大众传媒作用,消除民族文化间隔阂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沟通桥梁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认同感A. B. C. D.2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4、”取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C.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D.传统文化是财富,要全面承袭24.我国民族特色古建筑众多,因各种原因导致古建筑不同程度的损坏,对此种古建筑的修缮,往往采用最原始最传统的做法,保持其原汁原味。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最有价值C.传统文化才是优秀的文化 D.传统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要求525.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
15、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 )A.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C.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与儒、道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对中国华夏历史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要因时而变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A. B. C. D.27.2017 年 12
16、月 3 日,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惊艳亮相,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强势结盟,通过综艺节目的方式由明星将 27 件顶级国宝的故事演绎出来,让观众像看电视剧一样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国家宝藏整体观感大气恢弘、美轮美奂,从创意到形式再到效果都备受好评。该节目的成功在于( )在传承中发展,探索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表达方式 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当代人审美需求坚持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满足了现代观众的需求 承袭和回归传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A. B. C. D.28.为了改善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有学者提出可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浅阅读”和“深阅读”有机结合,以“碎
17、片化阅读”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这说明( )文化传播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方式 文化传播方式决定阅读内容的基本性质阅读内容取舍受到文化传播载体的影响 只有“深阅读”才能影响全民阅读行为A. B. C. D.29.行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飞花令”就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游戏。2017 年春节连续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让“飞花令”焕发了生机,让观众如痴如醉。这说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其特有的文化包容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创新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大众传媒是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本途径A.
18、B. C. D.30.张晗秉承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探索中西绘画艺术融合之道,突破了传统烙画风格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纯绘画艺术,成为在宣纸上烙画的集大成者。张晗的工匠精神表现在( )立足实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西方艺术为主,产生新型艺术 吸收优秀西方艺术,为我所用A. B. C. D.631.大型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老诗词与流行音乐创新相结合,为传统古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掀起了全民“诗词热”。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引起巨大反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大众传媒为文化的即时传播与创新提供了不竭之源融入时代性和时尚性,才能增强经典诗词的感染力创新
19、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得到认同和传承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便具有生机与活力A. B. C. D.32.裘继戎是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出生于梨园世家,肩负传承责任。2014 年,他毅然开始跨界,融合吟唱、世界音乐、流行舞、现代舞中的艺术元素,其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完美结合。这告诉我们(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化创新需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通过跨界融合实现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扬弃”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动力A. B. C. D.33.中国名茶传统工艺享誉全球,酒香茶是世界上首次实现中国传统茶文化与酒文化跨界融合的奢侈铁观音,具有纯天然铁观音茶泡出
20、国酒香而不含酒精的鲜明个性,彰显出和而不同的精神境界。酒香茶研制成功启示我们( )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完善 文化创新就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不同文化之间应兼收并蓄 文化创新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 B. C. D.34.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35.在该平台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
21、效果。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文化内容的大众化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引导政治文明的发展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 B. C. D.73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 )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决定当代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 B. C. D.37.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鹤壁市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