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历史的主体精神是以人事为中心的,所以历史学也可称之为生命之学,人的生命及生活构成了真正的历史基础。而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的,莫过于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小说了,历史与小说,由此扭结在一起。小说聚焦的往往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可以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肌理。当然,能写出这种历史的前提是,小说家必须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必须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度。如果从尚书 春秋算起,三千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写史的意识,比西方要
2、早得多。记言、记事、记人,这三种历史写法构筑了中国人的历史观。中国人有很强的历史感,所以对小说这种文体,一直怀有深刻的偏见按正统的历史观念,小说家所创造的历史景观是一种虚构,它和重事实、物证、考据的历史观之间,有着巨大的不同。因而,有关正史与野史、正说与戏说的争议从未间断。但与此同时,小说写史的“野心”从没有中止过,历史演义类的小说在读者中还尤其有市场。如果小说里的那些人和事,他们的对话、斗争、谋略,统统是作家想象的产物的话,那么,小说在多大程度上会为历史所需要?由此不得不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都觉得,读巴尔扎克的小说,比读同一时期历史学家的著作更能了解法国社会。法朗士称巴尔扎克是他那个
3、时代洞察入微的“历史家” , “他比任何人都善于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 。在认识社会、了解时代这点上,小说的意义居然超过了历史。这或可解释,在史学家写就的历史以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小说家书写的历史。历史关乎世运的兴衰,而小说写的更多是历史中的人物的生活史,是历史落地的那一面。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存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生长的模样。所以,以生活为旨归的小说,是对枯燥历史的有效补充。它未必处处征诸实事,但它的细腻、传神,它所创造的想象之真实,也非一般史著可比。小说能补上历史著作所匮乏的生活脉络、生活细节,从而使历史变得更丰满、真实。小说能有效地保存历史的肉身部分,还原出一
4、种日常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真实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有益补充,为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事件补上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内心,为“人事”补上“人生” 。只有人事没有人生的历史,就太单调了。事实上,那些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的手法来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2(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真正的历史基础是人的生命及生活,小说以此为基础,所以就是历史中的生活史。B中国人重史、写史比西方早很多年,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历史感比西方人强很多。C以历史中的人物生活为旨归的小说,可以较好地补上历史著作缺乏的日常生活。D文学真实的“人生”和历史真实的“人事”相互
5、补充,使历史著作更具历史叙事魅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从不同角度审视史著和小说,较深入地阐述了小说对历史的保存的影响。B文章以小说对历史著作补充作用为立论前提,由此指向了对小说写史的探讨。C文章在论述小说与历史著作的关系中,彰显了小说在记录历史中的关键作用。D第二段以读巴尔扎克的小说为例,意在论述小说对历史著作的有效补充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家能够理解现实、对话社会、洞察人情,对时代有一种概括能力,这是写出富有生活肌理的历史的前提。B小说家创造的虚构的历史景观与重事实的历史观之间有巨大不同,所以对野史、
6、戏说的争议也已有三千多年。C小说具备细腻、传神、创造的想象真实的特点,擅长描绘人的生命及生活,能使枯燥的历史变得更丰满、更真实。D小说能有效地还原出一种日常生活,好的历史著作也多采用文学手法来叙述历史,从而增添历史叙事的魅力。(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秋瑾:襟抱谁识?耿 立在 2011 年的第一天,人生第一次路过杭州,从岳庙出来的沉重,暗合了灵隐的香烟。我坐上一绍兴的小伙出租车,要看西湖,谁知他把我们掷到一片有水的地方,其实这里在办丝绸展,并不是真正的西湖,我和朋友自嘲,阿 Q 的后代一阔脸就变,在城里早已褪净了乡间可爱的淳朴。今天的西湖
7、少了风苦水寒,这冬日的午后,我从走过秋瑾灵柩的这个桥头走过,我想到,也是在光绪三十三丁未年的正月间,秋瑾与女友徐自华一起,在冬日的杭州,两人3登临凤凰山吊南宋故宫遗址,登高送目,正故国的冬日,那时的西湖是萧杀,正如当时的国运。在寒冷中挺风而立的才三十二岁的奇女子,如一枝寒冬的梅,横斜在冬日,不是疏影黄昏,而是如瘦铁的枝干,在顽强对抗着孤冷。我知道秋瑾是喜爱梅花的,她笔下的“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 ,抑或就是她的影写,秋姿态,梅精神。先初,我接触到秋瑾被捕时的文字,是说用枪激烈抵抗的,但后来知道血写的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墨写的秋瑾持枪拒捕的事实。陶成章浙案纪略回忆,得知安庆事败后,执报纸
8、坐泣于内室的秋瑾“不食亦不语” , “有劝之走者,不问其为谁何” 。此后杭州女师同学劝其避难,秋瑾的最后回答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清军到大通学堂前门时,学生仍劝秋瑾从后门乘船渡河, “瑾不应” ,不走不避,决心殉难。其时以身相殉的秋瑾,一袭白衫,坐在楼上,静等着那最后时刻的到来。被捕后的秋瑾,被关在山阴监狱,绍兴知府贵福要县令李钟岳严刑拷问,希望获得有用的一二线索。第二天的午后,雨脚如麻,虽是夏日却有种凄风苦雨的味道。雨落在青藤的胡同,雨落在人去楼空的大通学堂;雨落在闹市轩亭口,雨落在乌篷船,雨落在岸旁的乌桕树上。这一切都在雨中有了凄迷,有了不祥。李钟岳恪守着自己的良知和底线,没有动刑,没
9、有逼供,只是让秋瑾自己写供词,秋瑾提笔仅写一“秋”字,如指顶大。李钟岳令再写,秋瑾沉思片时,好像看到储存在天际的云和雨,越来越凝聚,越来越饱满,突然一声长啸,那氤氲就跃下云层,独立纸上:秋风秋雨愁煞人在秋瑾的事上,贵福本是存有私心,借刀于李,因其“雅不欲冒杀士之名” ,故假手李氏。这时的李钟岳的内心,如虫子在啮咬,他感到了无力,他向秋瑾惭愧地说:“事已至此,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汝死非我意,幸谅之也。 ”当秋瑾系狱,亲属恐遭株连,逃避进深山;当秋瑾轩亭而殉,秋家就无人收尸,而遗骨由绍兴同善局草草成殓,槁葬绍兴府城卧龙山西北麓。秋瑾的死和血,硌痛了一些有良知的人,她激怒了民族久已蛰伏的良知,
10、一个女人11的死使一个民族的男子蒙羞,秋瑾让麻木以惊醒,给踉跄以力气,让无情以热血,给铁石以恻隐,为冥作光,为旱作润,为良知作愤慨。在晚清的年代里,秋瑾比女人多出了男人气,比男人多出了英雄气。法国诗人雨果有一首赞颂巴黎公社的女英雄、诗人米雪尔的诗,题目是比男人伟124大 。面对秋瑾这样的有奇行的女性,还能有什么有“比男人伟大!”更恰切的词语去描写秋瑾吗?在 1903 年的中秋节,丈夫叫秋瑾准备晚宴要请客吃饭,谁知他自己却在晚宴前被人拉走去吃酒了。中秋之夜,秋瑾独自一人面对一桌酒菜,天上一轮明月,只有对影三人,于是,她换上男装,毅然到一个戏园去看戏。当丈夫得知秋瑾身着男装去戏园看戏,不禁勃然大怒
11、,竟然动手打了秋瑾。拳脚侮辱,所谓的家法和夫权已使这位比男人伟大的女子忍无可忍,如娜拉一样走13出家门。于是在朋友吴芝瑛纱帽胡同的宅第里,就诞生了和岳飞相媲美的满江红词章: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头写游览杭州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淡漠,引出下文对秋瑾的叙写。B 第 段 运 用 排 比 手 法 描 写
12、 苦 雨 , 渲 染 了 一 种 凄 凉 的 氛 围 , 烘 托 了 主 人 公 秋 瑾 当 时 心 境 。C 写 李 钟 岳 , 通 过 其 言 行 表 现 出 当 时 具 有 良 知 和 做 人 底 线 的 旧 官 吏 对 革 命 者 秋 瑾 的 同 情 。D文章写法国诗人雨果赞美女英雄米雪尔“比男人伟大” ,衬托了秋瑾的男人气和英雄气。5文中说“在晚清的年代里,秋瑾比女人多出了男人气,比男人多出了英雄气”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6作品以满江红结尾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8 题。材料一:古籍
13、是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重要标志,文化大国的历史和文化大部分都在古籍当中。中国古代的文献非常丰富,从这些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看到遥远先人的身影,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出他们一步步前行的脚印。回望来时路,吸取5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明白我们要向何处去,而古籍整理正是一项继承和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古籍整理是专指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加工整理的工作,它使新出版本便于现代人阅读。古籍整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存亡继绝”的工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历史,让人们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仍能把握住民族发展的脉络,挖掘中华
14、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摘编自中华读书报文化周刊2018 年 9 月 19 日)材料二:8 月 28 日,第 33 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60 周年座谈会在昆明举行。1958 年,在党和国家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从此开启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据 统 计 , 新 中 国 成 立 以 来 出 版 的 古 籍 整 理 图 书 近 3.6 万 种 , 近 90%的 古 籍 图 书 都 是 改 革 开放 40 年 来 出 版 的 。 近 年 来 , 中 华 大 典 海 外 中 文 古 籍 总 目 大 中
15、华 文 库 等 一 大 批 重 大出 版 工 程 的 实 施 , 还 有 许 多 地 方 志 、 少 数 民 族 古 籍 文 献 、 文 学 艺 术 作 品 的 整 理 出 版 , 让 收 藏在 禁 宫 里 的 文 物 、 陈 列 在 广 阔 大 地 上 的 遗 产 、 书 写 在 古 籍 里 的 文 字 都 活 了 起 来 。当前古籍整理出版的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古籍整理大多流于一般性的整理,参与古籍整理的专业人才仍然不足,鲜有史记三家注, 四库提要辩证那样的精品和权威的古籍整理著作。随着整理的深入,浩如烟海的古籍资料越来越不便于人们的查阅,传统的古籍整理方法由于投入大、周期长受到了前所未有
16、的挑战。中华古籍的外译度普遍不高,对国际汉学界古籍整理的优秀成果重视不足。(摘编自中华读书报数量质量大幅提升我国古籍整理出版迈上新台阶 ,2018 年 09 月 05 日)材料三:走进新时代,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党和国家对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高度重视,让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拥有走向更加繁荣与发展的机遇。6 月 16 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了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奖掖了一批优秀工作者,有年逢 80 的裘锡圭先生,有众多的中青年学者古籍整理工作要赢得尊重,离不开优秀古籍整理者的付出。7 月 20 日, 中华大典历史典编纂出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这是第一次按照现代学术理念对涉及中
17、国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完整地收集、整理、排比和编纂的古籍整理大典。日前,中华书局正着力打造中华传统文化大数据中心和国家级古籍整理出版资源平台,6再造一个“线上中华” ,此前已经上线的“中华经典古籍库”不仅质量过硬,而且实现了多功能服务,用户不仅能浏览、阅读、定制资源,在线编辑、下载、写作!还可以进行全文检索、深度检索和个性化检索。(摘编自光明网)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我国的古籍保存了中国大部分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国作为文化大国的重要标志。B古籍整理连接着历史与现实,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保存与交流有重要意义。C1958 年我国成立了
18、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开启了近代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D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古籍图书数量庞大,其中近 90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出版的。8下列对相关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前两则材料介绍了古籍整理的意义和我国古籍整理工作近 60 年来的成就。B各种古籍整理出版活动的开展,表明了我国对古籍整理工作越来越重视。C当前我国古籍整理工作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D “中华经典古籍库”上线,使古籍从书页走向屏幕,更方便了人们的检索。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
19、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旦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 “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 ,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 ”登曰:“但意未欲尔。 ”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晦曰: “此古人之政,
20、今人诈,疑不可行。 ”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里,持吏短长,号“秦大虫” ,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7为相亡状,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淄博市 淄川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开学 检测 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