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习题(新版)浙教版.doc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习题(新版)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2课时液化习题(新版)浙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6 节 汽化与液化第 2 课时 液化01 知识管理液化定 义:物质从_态变为_态,叫液化。方 法:_和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所有气体在温度_都可以液化;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_都可以液化。注 意: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物体表面(也可以是空气),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表面(或悬浮在空中)。哪里环境温度高,那里的水蒸气温度就高,哪里环境温度低,水蒸气就会在那里发生液化现象;换个角度, 若想阻止液化现象的产生,则可以提高温度,防止水蒸气“遇冷” 。液化放热: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相反,气体液化时要_热。液化在生活中 的应用举例:(1)我们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的方法使其液化
2、储存的。(2)电冰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_时,从冷冻室_ _,又利用压缩机将气态的冷凝剂_向外放热,将热从冰箱的冷冻室搬到冰箱外。注 意:(1)冬天从嘴里会哈出“白气” ,烧开水时,水壶上方会出现“白气” ,人们常常错误的将这些“白气”认为是气态的水蒸气,其实这些“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气态的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我们是看不见的。(2)夏天打开冰箱门,或剥开雪糕包装袋,周围也会产生“白气” ,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物体液化而成的。此时的“白气”不会上升,而是下沉。02 基础题1(张家界中考)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雾是水蒸气 B 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A室内的水气留在眼镜上B眼镜上有灰尘C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D受到感动热泪盈眶3妈妈告诉小明:被 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 100 的水烫伤更严重,开锅时要注意安全。小明很想知道为什么,你认为是( )A水蒸气比水 温度高 B水蒸气液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C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进入人体 D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4清晨上学,发现路旁的树叶上沾满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_(填“吸热”或“放热”)
4、。5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现象,_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6夏天经常使用的气雾杀虫剂是在常温下通过_的方法使气体装入瓶中后_。使用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儿后,手会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是因为瓶内的杀虫剂发生_时要吸热。03 中档题7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 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秋七 年级 科学 上册 物质 特性 汽化 液化 课时 习题 新版 浙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