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4节物质的比热习题(新版)浙教版.doc
《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4节物质的比热习题(新版)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4节物质的比热习题(新版)浙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节 物质的比热01 知识管理1热量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有_。热传递的方向:热从_物体传给_物体。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_,温度_;低温物体_,温度_。最终两者等温,热传递 停止。热 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_,用符号_表示。热量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kJ)。1 千焦1 000 焦耳。影响热量大小的因素:_、_、物质的种类(比热)。注 意:“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才有“热量”这个概念。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的多少有关,而与物体本身温度的高低无关。2比热定 义: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并不相同;降低相
2、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也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科学上叫做_,简称比热。实 质:(1)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比热容越_,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2)反映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比热容越_,对 冷热反应越灵敏。水的比热容的应用:在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_。如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注 意: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多少无关。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 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大小,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强,不能说明吸热多。02 基础题1(杭州中考)
3、关于比热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B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 1 所放出的热量,也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C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也越大,比热与热量有关D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2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 电C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D冬季,晚上向稻田 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3(曲靖中考)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各控制内
4、容,有必要的是( )A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B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C两种液体的体积要完全相等D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4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 的水比 80 的水的比热容大B一杯水 的比热容比半杯水的比热容大C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玻璃被打成碎片后比热容不变5汽车发动机通常都用水来冷却,是利用水比其他液体的_大,同样的条件下在发动机周围循环所能带走的 热量比较_。6在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_的_较2大。03 中档题7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则剩余的酒精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秋七 年级 科学 上册 物质 特性 比热 习题 新版 浙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