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1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1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当群体在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成员每人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称为_(分数:1.00)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2.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埋没在群体之中,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这种现象是_(分数:1.00)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3.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_(分数:1.00)A.社会干扰
2、B.社会助长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4.提出群体去个体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家是_(分数:1.00)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D.米尔格拉姆5.群体成员中原有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称为_(分数:1.00)A.群体极化B.社会助长C.去个体化D.群体思维6.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是_(分数:1.00)A.群体极化B.社会惰化C.从众性D.匿名性7.人们跟随潮流、顺应风俗习惯的现象,称为_(分数:1.00)A.认同B.顺从C.合群D.从众8.在现实中,人们为了避免受到伤害而强调与大多数保持一致,往往放弃自己原来正确的主
3、张,甚至顺从了错误的行为方式,变得人云亦云。这是一种典型的_(分数:1.00)A.从众行为B.服从行为C.社会助长D.群体极化9.某位社会心理学家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在实验室中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他是_(分数:1.00)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D.米尔格拉姆10.研究发现,增加阿希式实验情境的模糊性,则从众率就会_(分数:1.00)A.减低B.增加C.不变D.难以确定11.交警在场,走人行横道;交警不在场,就斜穿马路。这种人对交通规则的态度处于哪一种状态?_(分数:1.00)A.从众B.顺从C.服从D.社会助长12.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_于 1963 年在
4、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分数:1.00)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D.米尔格拉姆13._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分数:1.00)A.从众B.服从C.顺从D.遵从14.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除了来自合法权力的原因外,也是由于_(分数:1.00)A.行为参照B.群体思维C.去个体化D.责任转移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2,分数:24.00)15.人际关系 (分数:2.00)_16.沟通 (分数:2.00)_17.反馈 (分数:2.00)_18.非言语沟通 (分数:2.00)_19.言语沟通 (分数:2.00)_20.社会测量法 (分数:
5、2.00)_21.群体规范 (分数:2.00)_22.社会助长 (分数:2.00)_23.社会干扰 (分数:2.00)_24.去个体化 (分数:2.00)_25.群体极化 (分数:2.00)_26.群体思维 (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5,分数:45.00)27.简述人际交往的自我肯定需要。 (分数:3.00)_28.简述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分数:3.00)_29.人际沟通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分数:3.00)_30.简述人际沟通的类型。 (分数:3.00)_31.简述非言语沟通的类型和功能。 (分数:3.00)_32.简述身体语言的分类。 (分数:3.00)_33.身体语言
6、的功能。 (分数:3.00)_34.简述群体的基本特征。 (分数:3.00)_35.什么是群体?群体有哪些主要功能? (分数:3.00)_36.简述关于领导的产生的两种说法。 (分数:3.00)_37.简述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分数:3.00)_38.什么是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它们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分数:3.00)_39.简述减少社会惰化的有效途径。 (分数:3.00)_40.简述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 (分数:3.00)_41.怎样防止群体思维带来的不良影响? (分数:3.00)_四、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7.00)42.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分数:3.00)_43.举
7、例说明如何对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进行有效的测量。 (分数:3.00)_44.解读通过人际关系测量后获得的人际关系图,说明 X、Y、Z、O 在群体中的位置。 (分数:2.00)_45.请根据群体心理理论分析下面案例中所列举的社会现象,并对两种观点的合理性作出评价。 在我们国家,平均主义“大锅饭”,曾经严重地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生产力发展缓慢,于是有人提出应大力强化人的独立自主意识,个体单干优于集体组织;但有的时候,集体的力量又是十分强大的,正如人们所说的“1+1 大于 2”“人心齐,泰山移”,因此,有人认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分数:3.00)_46.试述服从与从众的联系与区别。 (分数:3.
8、00)_47.试述从众与服从的原因。 (分数:3.00)_心理学-人际交往与社会影响(三)-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当群体在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成员每人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称为_(分数:1.00)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 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解析:解析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答案为 B。2.在群体中,人们有时
9、会感到自己被埋没在群体之中,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这种现象是_(分数:1.00)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去个体化的概念。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答案为 D。3.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_(分数:1.00)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
10、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 解析:解析 人们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答案为 D。4.提出群体去个体化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家是_(分数:1.00)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 C.阿希D.米尔格拉姆解析:解析 去个体化是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答案为 B。5.群体成员中原有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称为_(分数:1.00)A.群体极化 B.社会助长C.去个体化D.群体思维解析:解析 本题是识记能力概念的考查。群
11、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答案为 A。6.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是_(分数:1.00)A.群体极化B.社会惰化C.从众性D.匿名性 解析:解析 导致去个体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匿名性,另一个原因是个体处于群体中,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应以及周围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或者由于药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个体进入极端的自我卷入,从而降低了自我意识。答案为 D。7.人们跟随潮流、顺应风俗习惯的现象,称为_(分数:1.00)A.认同B.顺从C.合群D.从众 解析:解析 从
12、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跟随潮流、人云亦云等;也可以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等。答案为 D。8.在现实中,人们为了避免受到伤害而强调与大多数保持一致,往往放弃自己原来正确的主张,甚至顺从了错误的行为方式,变得人云亦云。这是一种典型的_(分数:1.00)A.从众行为 B.服从行为C.社会助长D.群体极化解析:解析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在
13、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跟随潮流、人云亦云等。答案为 A。9.某位社会心理学家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在实验室中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他是_(分数:1.00)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 D.米尔格拉姆解析: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他在实验室中考察了影响从众的各种因素。答案为 C。10.研究发现,增加阿希式实验情境的模糊性,则从众率就会_(分数:1.00)A.减低B.增加 C.不变D.难以确定解析: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进行了有关从众的经典研究,个体在下列的情境中比较容易发生从众现象。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
14、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的倾向就越高。答案为 B。11.交警在场,走人行横道;交警不在场,就斜穿马路。这种人对交通规则的态度处于哪一种状态?_(分数:1.00)A.从众B.顺从C.服从 D.社会助长解析:解析 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但是,服从与从众有着本质的不同。服从情况下的个体,则完全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应别人的要求去行动的。所以交警在不在就不一样了。答案为 C。12.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_于 1963 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分数:1.00)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D.米尔格拉姆 解析:解析 关于服从的经典研
15、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于 1963 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实验之一。答案为 D。13._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分数:1.00)A.从众B.服从 C.顺从D.遵从解析:解析 本题是识记能力概念的考查。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也是人际互动的基本方式之一。答案为 B。14.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除了来自合法权力的原因外,也是由于_(分数:1.00)A.行为参照B.群体思维C.去个体化D.责任转移 解析:解析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的原因是两个:(1)合法权力。我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心理学 人际交往 社会 影响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