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中国近代史专题十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doc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中国近代史专题十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四部分中国近代史专题十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讲义.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主要内容考题示例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 预测热度2018 江苏单科,6,3 分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 历史解释2016 江苏单科,7,3 分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历史解释时空观念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2)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014 江苏单科,7,3 分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历史解释时空观念2018 江苏单科,22,14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史解释时空观念2017 江苏单科,11,3
2、 分 解放战争时期 的民族工业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2)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2015 江苏单科,8,3 分 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历史解释时空观念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1)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解读 本专题主要讲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在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中表现比较平稳,除 2018 年命制了一道材料题外,一直以每年一道选择题的形式和比重呈现。从命题思路来看,多以材料表述某一具体现象,进而归纳出其所反映出的历史
3、结论,重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在复习本单元的过程中,须重视文本阅读,注重对历史现象的原因、影响、实质的深层次分析;作为经济史,尤其要重视对数据的分析解读。【真题典例】2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讲述了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小农经济逐渐瓦解,近代工业经济产生、发展的曲折历程。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的解体,不同资本类型(外国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官僚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19 世纪末初步发展;19121919 年“短暂春天
4、”;19271936 年较快发展;19371945 年遭受沉重打击;19461949 年陷入绝境。夹缝中求生存的民族工业,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点集训】考点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2018 江苏扬州中学 5 月质检,7)有史家注意到,苏南地区毗邻上海,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甚至“村镇收租之家,至其时,积布累累,问之,则皆佃者之穷而无告以布当钱米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南缺乏近代民族工业B.苏南地区小农挣扎求生C
5、.苏南没受上海开埠影响D.苏南经济结构几无变迁答案 B2.(2018 江苏海门一模,7)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 ”下列行动符合其思想主张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兴办汉阳铁厂C.筹建北洋水师 D.设立发昌机器厂答案 B3.(2018 江苏南京高三学情调研,6)下表选自杨瑞六等编写的六十五年来中国国际贸易统计(单位:千海关两),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年份 进口净值 出口净值 出(+)入(-)超1864 46210 48654 +24441868 63
6、282 61826 -14561886 87479 77207 -102721888 124783 92401 -323821890 127093 87144 -399491892 135101 102584 -32517A.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条件B.政府为增加税源积极鼓励进口国外商品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出口净值的增长D.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附庸答案 D44.(2017 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三,6)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 时间(年) 1842 1844 1846 18481850 1852 1854输华货
7、物总值(万英镑) 96.9230.5 179.1144.6157.4 250.4 100.1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 B.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C.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 D.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答案 D考点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2018 江苏盐城三模,9)1922 年中华国货维持会在其编选的劝用国货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 ”1928 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 ”这些记述主要意在( )A.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B.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C.倡导使用国货抵
8、制洋货 D.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答案 C2.(2018 江苏南京三模,9)下表摘编自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时间 条例名称 主要内容1939 年 矿产品运输出口管理规则 川康铜业管理规则等 直接干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1941 年 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 管理工业机器、化工材料细则 管理液体燃料规则等 扩大国营,联合民营;部分企业收归国有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A.政府注重轻、重工业协调发展B.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没有停止D.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全面控制答案 D3.(2018 江苏南通一模,9)1935 年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拟制了一份“重工业建设计划
9、”,以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为中心,建设一个重工业区,以充实国防力量,促进国家工业化。到 1937 年,资委会共筹办和整理扩充了 21 家厂矿或筹备机构。资源委员会推动的工业化建设( )A.是对日本加紧侵华的积极应对B.企图从经济上封锁中央苏区5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答案 A4.(2017 江苏高考考前模拟预测二,8)19141924 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的结果B.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C.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D.发展与外部国际
10、环境有关答案 A5.(2017 江苏徐州高考考前模拟,8)下图为 19221936 年中国境内纱厂纯利率统计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19221930 年,技术落后导致华商纯利率始终低于日本B.19301936 年,世界经济危机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契机C.19311936 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促进民族纺织企业发展D.19221936 年,国内外政局变化影响民族经济曲折发展答案 D考点三 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1.(2018 江苏海门一模,8)下表是 19141921 年中国面粉工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 厂数(家) 日生产面粉数(包)1914 63 5275
11、01918 99 1233301919 104 1378101921 131 215370A.民族工业的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经济发展较快C.民族面粉工业在一战后发展停滞6D.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轻工业的发展答案 D2.(2017 江苏南京三模,6)19 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 8%的利率。1912 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 1.6 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 万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生存日益艰难 B.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C.金融行业影响工业发展 D.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答案 C3.(2017 江苏镇江一模,
12、9)下面为列强在 18931928 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统计图(补注:日本在 1920 年达 4278 家,1928 年达 8926 家)。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各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B.一战后各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D.各国开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答案 C4.(2017 江苏盐城三模,7)1936 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航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13、D.强化了统制经济政策答案 A5.(2016 上海单科,21,2 分)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 ”其主要原因是(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答案 D探史料7探究一 从“自强”到“求富”洋务运动史料呈现史料 1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
14、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史料 2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读史指导史料 1:李鸿章建议效法西方强敌,加强军事建设史料主旨 史料 2:李鸿章
15、要求创办民用工业历史解释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时期的重要代表,创办了诸多近代军用和民用工业,是晚清历史上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其思想、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走向有较大影响,他的言行代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中国人所思考的方向和深度史料解读重点阐释史料 1:反映了李鸿章的立论出发点是外国的侵略。说明李鸿章已经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军事、技术优势。说明李鸿章具有变革观念,要解决外来的民族危机,要富强,必须进行改革。史料解读重点阐释史料 2:表明李鸿章已经开始认识到单纯发展军事工业的不足,强调必须要有民富作为前提。充分说明李鸿章认识到西方国家机器生产对比中国手工劳动的优越性。表明李鸿章计划开始建设民用工业史料认识洋务运动是
16、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开始,后因经费等原因,转向创办民用工业,并且筹办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论著。但相对浅层的学习,并不能实现富强的目的,甲午一役,洋务运动黯然收场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中“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什么?李鸿章认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强在何处?中国如何应对?答案 变局:鸦片战争以来的列强侵略。强敌优势:洋枪洋炮,军事技术。应对:不该守“成法”与“古方”,要进行变革。2.根据史料 2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派为什么要创办民用工业?答案 实现富强的需要;为军事工业提供资金、原料;增加财政收入;便利
17、百姓生活。8探究二 在夹缝中求生存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料呈现史料 1 据统计,18581911 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 1 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 953 家,创办资本总额为 2 亿多元。而 19011911 年就设立了 650 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 1.4 亿多元,其中江苏 162 家,湖北 82 家,广东 54 家,四川 42 家,直隶 37 家,浙江36 家,奉天(今辽宁)30 家,福建 22 家,安徽 21 家,山东 20 家,湖南 11 家,江西 10 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行业 纺织 业 缫丝 业 面粉 业 火柴 业 水电 业 机器 业 矿冶 业数量(家
18、) 82 70 53 28 60 20 73资本额(万元)1332.1 556.9786.8 1303813.8 352.12272.9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史料 2 19131918 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英国 德国 法国年份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1917 51989135 53.6 2309160 43.61918 49890293 51.5 1
19、568858 29.6史料 3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 1912 年到 1920 年间达到 13.4%。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史指导史料 1:19011911 年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史料 2:一战期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呈减少趋势史料主旨史料 3:19121920 年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史料解读时空定位根据史料 1 中的“19011911 年”可判断
20、出此时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根据史料 2 中的“19131918 年”和史料 3 中的“1912 年到 1920 年”可判断出此时是一战期间民族9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重点阐释史料 1:20 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反映了这一时期开办的厂矿数量增多,资本总额增长,但地区结构和部门结构不合理史料 2:19131918 年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减少,说明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史料 3:1912 年到 1920 年间,民族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说明这一时期工业增长率大幅提高史料认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先天不足(资金、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21、(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的特点,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曲折中发展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 1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011911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答案 特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成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2.概括史料 2 中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变化趋势。依据史料 2、3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出现的原因。答案 变化趋势:19131918
22、 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综合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 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民族工业发展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国际国内市场等基本要素。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1.(2018 江苏单科,6,3 分
23、)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这表明,洋务企业(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答案 B2.(2017 江苏单科,11,3 分)据统计,1948 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 31.97 亿美元,其中美国1014.10 亿美元,占总量 44.10%,英国 11.15 亿美元,占总量 34.88%,其他国家 6.72 亿美元,占总量 21.02%。由此可见( )A.
24、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答案 D3.(2016 江苏单科,7,3 分)1884 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答案 B4.(2015 江苏单科,8,3 分)下表展示了 19141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版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四 部分 中国近代史 专题 十二 近代中国 经济结构 变动 资本主义 曲折 发展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