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神经系统疾病练习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神经系统疾病练习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神经系统疾病练习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神经系统疾病练习试卷 9 及答案与解析0 患儿,男,8 岁,晨起时发现左侧口角下垂,右侧口角向上斜,不能鼓腮吹气,前额皱纹消失,不能皱眉。1 其最可能的诊断是(A)中枢性面瘫(B)周围性面瘫(C)永久性面神经麻痹(D)继发性面神经麻痹(E)面肌痉挛2 引起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原因是(A)感染(B)外伤(C)中毒(D)中耳炎(E)肿瘤2 患儿男,1 岁 1 个月。竖颈差,不会坐。体检见四肢松软,肌张力低下,膝键反射存在,病情无进行性加重。3 其最可能的诊断为(A)吉兰一巴雷综合征(B)婴儿脊肌萎缩症(C)先天性重症肌无力(D)脑性瘫痪(E)脊髓灰质炎4 其临床类型属于(A)痉挛型(B)手足徐动型(
2、C)共济失调型(D)强直型(E)肌张力低下型5 2 年后,患儿再次就诊,体检发现四肢痉挛,肌张力明显增高,膝腱反射亢进,双侧 Babinski 征阳性,其可能转变为哪一类型(A)痉挛型(B)手足徐动型(C)共济失调型(D)强直型(E)混合型6 为改善患儿症状,可进行何种治疗(A)躯体训练(PT)(B)技能训练(OT)(C)物理治疗(D)口服氯硝安定缓解肌张力(E)以上都正确6 患儿男,4 岁 8 个月。因发热 2 天,左侧肢体瘫痪 1 天入院。2 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 403,伴头痛、呕吐 2 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于外院输液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 1 天,患儿出现左侧肢体无力
3、,不能站立,无发热及抽搐。查体:双下肢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紫红色皮疹,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左侧肢体肌力 4 级,右侧肢体肌力 5 级,四肢痛温觉存在。7 该患儿的初步诊断是(A)过敏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小儿偏瘫(C)小儿偏瘫(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偏瘫8 入院后最需要进行的检查为(A)脑电图(B)肌电图(C)神经传导速度(D)头颅 MRI(E)体感诱发电位9 MRI 提示右基底节、右侧脑室旁小点片影,血沉、脑脊液检查正常。考虑其病因为(A)腔隙性梗死(B)脑缺血(C)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D)病毒胜脑炎(E)脑白质病10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入院时的双下肢肢
4、体在平面上能带动关节活动,能克服地心引力,可判断患儿的肌力是(A)O 级(B) 级(C) 级(D)级(E)级11 单纯性高热惊厥有以下特点,但除外下列哪项(A)有明显的遗传倾向(B)发作前后神经系统无异常(C)惊厥多为部分性发作(D)惊厥持续多在 10 分钟以内(E)有年龄特点12 除新生儿外,以下哪项脑脊液检查是不正常的(A)压力 069196 kPa(B)白细胞数 0106 一 5106L(C)糖定量为 2244 retoolL(D)蛋白定量为 0204gL(E)氯定量为 90100mmolL13 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Duchenne 型突变基因位点位于(A)Yp21(B) Xp31(C
5、) Xp21(D)Xq21(E)Xq3114 病毒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是(A)肠道病毒(B)腮腺炎病毒(C) EB 病毒(D)CMV 病毒(E)微小病毒15 小儿长期颅压增高,不会见到(A)颅缝裂开(B)头围大呈鞍形(C)落日眼(D)颅骨 X 线见指压痕(E)视网膜和视乳头水肿16 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惊厥时间(A)10 分钟(B) 20 分钟(C) 30 分钟(D)40 分钟(E)60 分钟17 儿童癫痫中伴有明显智力低下的是(A)颞叶癫痫(B)额叶癫痫(C)失神发作(D)婴儿痉挛症(E)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18 脑电图表现为高峰失律的癫痫是(A)额叶癫痫(B)获得性癫痫性失语(C)婴儿痉挛症
6、(D)失神发作(E)癫痫持续状态19 1 岁小儿发热伴惊厥,最常见的疾病是(A)中毒性菌痢(B)重症肺炎(C)破伤风(D)中枢神经系统感染(E)高热惊厥20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以下哪项表现不常见(A)发热或体温不升(B)脑膜刺激征阳性(C)易激惹、凝视(D)拒食、呕吐(E)前囟饱满21 重症肌无力最常合并(A)多发性肌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甲状腺功能亢进(D)甲状腺肿瘤(E)胸腺肿瘤或胸腺增殖22 下列哪种癫痫发作类型不属于全身性发作(A)精神运动性发作(B)失神发作(C)强直性发作(D)失张力发作(E)肌阵挛发作23 有关小儿脑性瘫痪,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常合并有精神发育异常(B
7、)病情呈进行性加重(C)可有不同程度的脑皮质萎缩和脑室扩大(D)早产、产伤、围生期窒息、核黄疸等是主要原因(E)功能训练和理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24 导致脑性瘫痪的因素不包括(A)窒息(B)早产(C)产伤(D)遗传代谢病(E)核黄疸25 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是(A)12 个月内(B) 6 个月内(C) 3 个月内(D)18 个月内(E)24 个月内26 以下哪项为急性感染性多神经根炎中的急性感染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炎(AIDP)型的最重要的电生理改变(A)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B)纤颤电位、束颤电位(C)运动单位波幅降低(D)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E)远端潜伏期正常27 引起重症脑炎
8、的主要病毒是(A)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C)腺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腮腺炎病毒28 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出现的时间最多见于(A)起病后 1 周内(B)起病后 12 周内(C)起病后第 3 周(D)起病后第 4 周(E)起病后 2 个月29 病理反射不包括(A)凯尔尼格征(B)巴宾斯基征(C)霍夫曼征(D)奥本海姆征(E)戈登征30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是因为(A)脑膜炎症反应轻(B)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C)机体反应差(D)囟门未闭所起的缓冲作用(E)颈部肌肉不发达31 肺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一般多见于(A)新生儿(B)年长儿(C)婴
9、幼儿(D)学龄前儿童(E)成人32 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A)血行感染(B)淋巴感染(C)直接感染(D)周围感染(E)嗅神经33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发病与哪种细菌的感染有关(A)B 族溶血性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大肠埃希菌(D)空肠弯曲菌(E)流感嗜血杆菌34 吉兰-巴雷综合征可能的发病机制为(A)细菌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B)病毒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C)真菌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D)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E)支原体对外周神经的直接破坏35 脑性瘫痪是一种(A)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B)进行性外周性运动障碍(C)非进行性外周性运动障碍(D)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E)缓慢
10、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36 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常见的病原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 B 族溶血性链球菌(D)流感嗜血杆菌(E)铜绿假单胞菌37 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以下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质细胞的分化 3 岁基本完成,8 岁结束(B)小儿脊髓下端的位置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C)婴儿时期由于神经髓鞘形成不全,故对外来刺激反应慢而易于泛化(D)新生儿的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系统如丘脑、苍白球等功能均不成熟(E)出生时的活动主要由皮质下系统调节38 呼吸肌麻痹的病因有下列疾病,除外(A)吉兰-巴雷综合征(B)重症肌无力(C)敌鼠中毒(D)周期性瘫痪(E)严重低血钾39 以下
11、有关癫痫病因的描述,哪项正确(A)原发性癫痫与遗传因素无关(B)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可导致继发性癫痫(C)围生期脑损伤可导致原发性癫痫(D)脑内神经递质氨基丁酸、-GABA 与癫痫发病无关(E)隐源性癫痫经仔细检查可找到确切病因40 以下哪项是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A)重症肌无力(B)遗传代谢性疾病(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脊肌萎缩症(E)新生儿重度窒息41 引起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的常见病原为(A)水痘病毒(B)流感杆菌(C)空肠弯曲菌(D)巨细胞病毒(E)鼻病毒42 哪一项不符合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A)压力增高(B)外观混浊(C)氯化物正常(D)蛋白增高(E)糖正常43 深层神经反射不包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神经 系统疾病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