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七化学实验探究(精练)课件.ppt
《2019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七化学实验探究(精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七化学实验探究(精练)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淮安)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D,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3.(2017,日照)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中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某同学用F在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通入二氧化碳后,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停止通入二氧化碳并微热一段时间后,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的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3)在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加热条件下,用熟石灰和氯化铵两种固体反应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B,C,4.(201
2、8,绥化)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3)用B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装置B作为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 ,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导气管端口字母表示)。,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efcd,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稀硫酸、铁丝、铜丝三种试剂来测定铁、铜金属活动性。在做实验时,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图所示
3、,甲图中看到在铜片的表面有气泡产生,而乙图中看到在铁片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同学们产生了很大的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带着疑问,同学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请教了老师。,【查阅资料】甲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H2FeSO4。出现氢气在铜片放出的原因是由于铁和铜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原电池,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甲图中铁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它失去的电子会从铁片运动到铜片,而溶液中的氢离子只有在铜片的表面才能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而后再结合生成氢气分子放出。,【实验探究】学到了新知识,同学们于是决定依据该原理重新做一个实验,如图丙,他们把稀硫酸溶液换成硫酸铜溶液重新进行实验。
4、该反应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说明其化学反应的本质为,铜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FeCuSO4=FeSO4Cu,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铜原子,6.(2018,襄阳)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选做了如图1所示的三个实验:(提示:B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祺祺:向试管I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雯雯:分别完成试管和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图2探究,请分析后作答:,MgCl22NaOH=Mg(OH)22NaCl,(1)雯雯经过分析推断,试
5、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祺祺把沉淀M、N混合后加入AgNO3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束,祺祺把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则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NaCl、Na2CO3,BaCl2Na2CO3=BaCO32NaCl,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Ba(NO3)2、Mg(NO3)2、NaNO3、HNO3,7.众所周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图1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石灰水未变浑浊;有的出现浑浊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科学 复习 专题 化学 实验 探究 精练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