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201901020336.doc
《山东省招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20190102033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招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201901020336.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招远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 、 “慢旅游” 、 “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所有艺术都说自己在追求美,可什么是美,这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了。如果说美只是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无关,那画画为什么要有模特儿,山水画家何必遍游名山大川临摹写生呢?上述论断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C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
2、题D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32017 年 8 月 15 日是日本战败 72 周年的日子。日本政府对侵略历史讳莫如深,企图通过美化侵略历史, “维护”国家荣誉和“捍卫”民族尊严,使日本国民在历史的“自豪感”中支持政府的军事野心。下面哲学观点,比较适合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 言论的是( )A 理在气先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 吾心即是宇宙D 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42017 年 5 月 27 日,中国棋手柯洁与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 (AlphaGo)展开三番棋比赛的终局对决。应柯洁赛前要求,他在此局执白棋。在历经约 3 个半小时的对弈后,柯洁投子认输,执黑的“阿尔法围棋” (Al
3、phaGo)中盘获胜。至此,柯洁在与“阿尔法围棋”的三番棋较量中完败。这表明( )A 人工智能优越于人脑,支配着人脑B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C 人工智能在某些功能上可以代替人脑2D 人工智能的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5中国绘画讲究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追求“象外之象“的意境美。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 ,是中国画论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他认为,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下面关于“境”与“象”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境”是对“象”的本质的反映 “境”与“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境”是对“象”的能动反映 “境”是对“象”的艺术再现和创造A B
4、 C D 62017 年 7 月,美国某科研团队找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这种神秘的正反同体的粒子被称为“天使粒子” ,验证其存在是困扰量子物理学界长达 80 年的难题。这一科学发现告诉我们( )A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发现新的物质B 世界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认识的C 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决定人类认识的曲折性D 世界不在人的意识之外,而在人的意识之内7 (题文)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 一概而论 B 三人成虎 C 百感交集 D 千虑一得82018 年 1 月 25 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
5、界难题,该成果将有利于更精确、更快捷地开发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这表明:( )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性认识的目的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科学研究的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受客观条件制约A B C D 92016 年 10 月 17 日,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一场题为“礼乐双修与走出半人时代”的讲座中指出,现代人的很多习惯是有失礼仪的。别以为向他人介绍妻子为“夫人” “爱人”就是文雅的表现,其实称“夫人”有自大的嫌疑, “爱人”是情人的意思。 “老公”一词,3在古代是太监的意思,称呼丈夫应称为“外子” 。对此,一些专家指出,同一对象称呼很多,而且不同的
6、称呼也应因时而变,其内涵也有所不同,不应固守传统不变。这体现了( )A 人们对同一个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B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 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异性D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10 道德经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圣人不能离开实践见天道 物质决定意识,圣人不行而知是唯心主义观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圣人可以不为而成 现代科技为圣人离开实践而知天下提供了条件A B C D 11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 2018 年由中国承办,这是中国首次获得世界
7、哲学大会的承办权。哲学具有无限关怀和终极追问的特点,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这段话表明:( )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哲学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规律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科学之科学哲学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A B C D 12 “理生万物” , “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南宋哲学家朱熹的这一观点属于( )A 唯物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C 形而上学D 客观唯心主义13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对此解释错误4的是( )A 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以特殊形式的反映B 意识可以凭借人们的
8、主观想象而产生C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重要特点D 意识可以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14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下列诗句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B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流而不流C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D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15 (题文)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 )A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
9、定C 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 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16牛顿经典力学把运动归结为确定轨道的机械运动,但只能精确描述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决了物质高速运动的问题,这一领域的物体运动是确定、可观察、可预知的;而量子力学认为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两个地方,甚至可以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运动,量子测量的“测不准原理”让微观领域的粒子运动显得不确定、不可观察、不可预知。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和谬误之间的转化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的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
10、认识的不确定性A B C D 17 (题文)台湾大学教授傅佩荣说:“哲学不能给人带来面包,但会让人吃面包的感觉更加香甜”尼采也说:“哲学是文化的医生” 。这说明( )哲学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文化提供具体方法 5哲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要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 哲学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A B C D 18 (题文)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A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B 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C 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是研究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的科学D 哲学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分,各门具体科学则没有这种区分19划分唯物主义
11、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20下列选项能够恰当反映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依次排序是(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若在理上看, 则虽未有物, 而已有物之理 人是机器, 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21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 ”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 把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B 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C 把主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D 把客观精神视为世界的本原22 (题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将其与以
12、往一切旧哲学相区别。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是( )A 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B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6C 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3 “创客” ,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人能产生各种创意,是因为人的意识活动具有( )A 客观物质性 B 社会历史性 C 主动创造性 D 直接现实性24 (题文) “拔苗助长” ,事与愿违;“疱丁解牛” ,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在哲学上启示我们( )A 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B 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C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D 积极改造规律,造福人类25诗
13、句“无风花犹落,无雨絮自飞”所包含的哲理,下列表述最确切的是( )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 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事物运动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 2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A B C D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7 年春节期间,互联网上出现了很多“返乡记”,多是在外工作的人回到农村老家有感而写。有的是说农村发展迅速,农民生活变好,有的慨叹农村颓废衰败;有人看到山水如画的故园,有人看到的是家乡“空心化”的凄
14、凉,这些报道中,有的以局部的真实代替整体的真实,有的以记忆揣测现在和未来,还有的并非返乡之作而是纯属虚构,怎样的报道才能真实准确、分析客观,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做到报道真实准确、分析客观。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
15、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的工程。传统文化如何以正确姿态走进校园,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甲认为: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精心地设计打造,将其融入相关的课程和活动之中。学校应有意识地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网友乙认为: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但要能进得去,关键还得留下来。如何留下来?既可以融入学生们的课外
16、活动、兴趣小组,也可以融入老师的日常教学。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坚持不懈,责在久久为功。结合网友甲的观点,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传统文化教育要融入相关的活动之中的理由。 3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 从 1953 年到 1956 年底,随着土地改革完成,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三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8矛盾是“人民日益
17、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材料四 2017 年 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9高二政治参考答案1A【解析】在接受了“慢生活”的理念之后,人们纷纷加入“慢餐饮” 、 “慢旅游” 、 “慢运动”等行列,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 项符合题意;哲学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 项观点错误;材料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没有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 项不合题意;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 方法论区别是指人们对整个
18、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两者统一于哲学。2A【解析】【详解】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材料强调主体的审美观念与对象有关,没有审美对象,就无法形成审美观念,这体现了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可见,材料中的论断所说的“哲学问题”是指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故 A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没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故 B 不符合题意;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主要是指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可
19、见,材料没体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故 C 不符合题意;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问题主要强调哲学是世界观,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可见,材料没体现,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3D【解析】【详解】日本“美化侵略历史” 的言论,歪曲了事实,犯了唯心主义错误。选项 A 属于客观唯心主10义,选项 BC 属性主观唯心主义,可见,都不能用来反驳“美化侵略历史” 言论,故 ABC不符合题意;日本的侵略历史是客观事实,是客观的,而日本“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论,故意歪曲事实,违背了客观性,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同时,D 选项的说法强调人、天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因此,D 选项比较适合用来反驳“美
20、化侵略历史” 的言论,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哲学的基本派别:两大阵营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派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区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把客观精神(如
21、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基本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1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4C【解析】【详解】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能会优越于人脑,同时,人工智能是人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创造的产物,不可能支配着人脑,故 A 错误;材料没体现人脑是产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招远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201901020336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