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04.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201901172104.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化学方程式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元素种类 D 原子数目2.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4:13.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 都属于氧化物 B 都含有氧气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氧元素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
2、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 反应后物质 M 的质量为 l3gC 反应中 N、P 的质量比为 5:4D 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切化学反应都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B 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物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D 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C 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
3、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7.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Mg+O 2MgO 2B Cu+2HClCuCl 2+H2C NaOH+KClNaCl+KOHD 3H 2SO4+Fe2O3Fe 2(SO4)3+3H2O8.下列关于 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2:1C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 1:19.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 8g 物质
4、A 完全反应生成 11g 物质 C 和 9g 物质 D。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 )A 16B 32C 48D 6410.偏二甲肼(C 2H8N2)与 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 2N2O42X+ 3N 2+ 4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 CO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40%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生成 N2和 H2O 的质量比为 14:91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5g 酒精与 5g 水混合得到 10g 酒精溶液B 2L 氢气与 18L 氧气反应生成 20L 的水C
5、 12g 碳完全反应时只能消耗 32g 氧气,则 12g 碳在 64g 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 76g 二氧化碳D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12.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A 只含氧元素B 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 只含钠元素D 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313.镁带在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加热,下图(横坐标表示总质量,纵坐标表示时间)能正确表示容器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 AB BC CD D14.将 18g 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 1.6g 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A KMnO 4MnO2B K 2MnO4M
6、nO2C KMnO 4MnO2K2MnO4D KMnO 4K2MnO415.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4P + 5O 2 2P2O5B 4Fe + 3O22Fe2O3C 2H 2+O2 H2OD Mg + 2HCl MgCl2+ H217.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 表明了反应的条件C 表明了反应的速率D 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18.
7、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A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4 体积的磷和 5 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4 个磷原子和 5 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 2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 124 份质量的磷和 160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284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二、填空题419.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 m1的金属锡粉;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 m2;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
8、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 m3;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 ,重新称量容器总质量为 m4。(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变化;(2)罗蒙索诺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 m3=_,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_。20.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Al+O 2Al2O3(2)Fe+ O 2Fe3O4(3)N 2+H2NH321.水是一种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请回答下面问题。(1)水在通电条件下会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为_。(2)市售“自热米饭”的自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实验与探究22.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 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单孔橡胶塞塞上细玻璃管,细玻璃管上端用气球密封,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总质量为 M1,将锥形瓶取下,取出细玻璃管,下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观察到 A、C 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2)白磷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3)小明想利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
10、恒定律,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4)将 C 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天平平衡的原_;23.早在 17 世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5(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2)由于波义尔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恒定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四、计算题24.7g 石灰石样品与 52.7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样品中的杂质既难溶于水,又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 2.2g 二氧化碳。 (溶解在水
11、中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解:设参加反应的 CaCO3质量为 x答: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72.2g。本题在解题过程中格式有什么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6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发生改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2.【答案】B【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粒子的种类进行判断, “ ”没有完全反应。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转化为符号反应式,分别用 A、B 表示“”和“”原子,则化学方程式为 2A2+B2= 2A2B。3.【答案】D【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五 单元 化学方程式 检测 解析 新版 新人 201901172104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