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
《四川省江油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江油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江油中学 2018 级高一下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每题 2 分)近期多家媒体关注到一个现象:在教育系统各种减负举动之后,很多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争先恐后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些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迅速在全国做大。家长们仍旧焦虑感十足,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全家总动员,不断卷入这种饥渴游戏当中,明知孩子不快乐,却又被绑缚在战车上动弹不得。 。这实在是令人尴尬的一幕。前些年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很多规定:不得搞题海战术,不得节假日补课,不得分快慢班,不得多布置作业这些规定,在校园系统内还可以“封堵”一
2、些行为,给学生们营造一些减负空间,但在校园外,这种“加压”游戏以市场化的方式风靡,显然更加难以应对。于是一些家长与学生不得喘息地跌入新的“圈套”当中。如果归结为家长们的选择,显然过于简单。校外变本加厉迅速聚合成一个“学生负担新疙瘩” ,根源还在于教育的大逻辑依然没有理顺。所谓减负、均衡,只是做了局部的工作,并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具体来说,教育均衡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尽管目前的中高考虽有改观,增加了一些素质选拔的内容,但唯分数论未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们还是得让孩子削尖了脑袋争高分,去博取更好一点的教育资源。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指挥棒指向哪里,整个社会的资源调
3、度就会朝向哪里。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许多地方体育考试分数纳入中考总分,于是乎,以前备受冷落的体育课成了学校领导关心的对象,体育活动如火如荼,不仅严抓体育课上课质量,初三一年还要牺牲早读等时间让孩子们进行体育练习。可惜等孩子们一上高中,体育课又“门前冷落鞍马稀”了无他,高考不考。按理说,这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加上学龄人口的减少,中国教育面临着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从容一些,舒展一些,更多地考虑素质教育,考虑人的全面发展。但如果不能将招录制度的改革做足做透,不能将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工作咬定不放松,如果任由已然形成的教育不均衡局面继续释放马太效应,学生就很难从这个大时代里获得益处。在现实土壤与利益
4、格局中,摆正各方的角色,还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却有大量工作需要持续不不- 2 -断地推进。(选自人民日报 解开“校内减负校外加”的新考题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减负”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学生参加校外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新增了课业负担,是因为教育部门推行了各种减负”措施。B. 学校“减负”后,学生的压力转向校外,这与家长选择无关,根源在于教育的大逻辑没有理顺。C. “减负”工作任重道远,它不仅需要从学校内部加以整改,更需要加强培训机构的整顿力度。D. 教育“减负” “均衡” ,虽然做了一些局部工作,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没有改变中国教育的整体框架格局。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
5、思的一项是A. 一些培训机构能够迅速在全国做大,原因之一是家长为博取优质资源,让学生竞相参加培训班。B. 前些年教育部门出台了很多规定,封堵了校内给学生加压的行为,但校外“加压”却难以应对。C. 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不仅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D. 部分地方初中体育课备受重视,而高中体育课遭受冷落的原因,主要是中高考指挥棒在起作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减负”是一个浸长而复杂的过程,只有多角度、多层面全面深化改革,才有可能让学生真正受益。B.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龄人口的减少,给“减负”工作带来一次从容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难得机遇
6、。C. 目前教育部门在扭转教育资源不均衡局面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招录制度改革,是“减负”的有效途径。D. 如果能从“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角度,去思考对策,全面改革,则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减负” 。文学类文本阅读-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9 分)同命运的小鱼萧红我们的小鱼死了。它从盆中跳出来死的。我后悔,为什么要出去那么久!为什么只贪图自己的快乐而把小鱼干死了!那天鱼放到盆中去洗的时候,有两条又活了,在水中立起身来。那么只用那三条死的来烧菜。鱼鳞一片一片地掀掉,沉到水盆底去;肚子剥开,肠子流出来。我只管掀掉鱼鳞,我还没有洗过鱼,这是试着干,所以有点害怕。“你看你这个无用的,
7、连鱼都怕。 ”说着,他把已经收拾干净的鱼放下,又剥第二个鱼肚子。这回鱼有点动,我连忙扯了他的肩膀一下:“鱼活啦,鱼活啦!”“什么活啦!神经质的人,你就看着好啦!”他逞强一般的在鱼肚子上划了一刀,鱼立刻跳动起来,从手上跳下盆去。“怎么办哪?”这回他向我说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他从水中摸出来看看,好象鱼会咬了他的手,马上又丢下水去。鱼的肠子流在外面一半,鱼是死了。“反正也是死了,那就吃了它。 ”鱼再被拿到手上,一些也不动弹。他又安然地把它收拾干净。直到第三条鱼收拾完,我都是守候在旁边,怕看,又想看。火炉的铁板热起来,我的脸感觉烤痛时,锅中的油翻着花。鱼就在大炉台的菜板上,盆中的鱼仍在游着,那么菜板
8、上的鱼活了,没有肚子的鱼活了,尾巴仍打得菜板很响。这时我不知该怎样做,我怕看那悲惨的东西。躲到门口,我想:不吃这鱼吧。然而它已经没有肚子了,可怎样再活?我的眼泪都跑上眼睛来,再不能看了。我转过身去,面向着窗子。窗外的小狗正在追逐那红毛鸡,房东的使女小菊挨过打以后到墙根处去哭这是凶残的世界,失去了人性的世界,用暴力毁灭了它吧!毁灭了这些失去了人性的东西!晚饭的鱼是吃的,可是很腥,我们吃得很少,全部丢到垃圾箱去。剩下来两条活的就在盆里游泳。夜间睡醒时,听见厨房里有乒乓的水声。点起洋烛去看一下。可是我不敢去,叫郎华去看。“盆里的鱼死了一条,另一条鱼在游水响”- 4 -到早晨,用报纸把它包起来,丢到垃
9、圾箱去。只剩一条在水中上下游着,又为它换了一盆水,早饭时又丢了一些饭粒给它。小鱼两天都是快活的,到第三天忧郁起来,看了几次,它都是沉到盆底。“小鱼都不吃食啦,大概要死吧?”我告诉郎华。他敲一下盆沿,小鱼走动两步;再敲一下,再走动两步不敲,它就不走,它就沉下去。又过一天,小鱼的尾巴也不摇了,就是敲盆沿,它也不动一动尾巴。“把它送到江里一定能好,不会死。它一定是感到不自由才忧愁起来!”“怎么送呢?大江还没有开冻,就是能找到一个冰洞把它塞下去,我看也要冻死,再不然也要饿死。 ”我说。郎华笑了。又敲了一下水盆。小鱼只悲哀了两天,又畅快起来,尾巴打着水响。我每天在火边烧饭,一边看着它,好象生过病又好起来
10、的自己的孩子似的,更珍贵一点,更爱惜一点。天真太冷,打算过了冷天就把它放到江里去。我们每夜到朋友那里去玩,小鱼就自己在厨房里过个整夜。我们半夜回来也要看看,它总是安安然然地游着。家里没有猫,知道它没有危险。又一天就在朋友那里过的夜,第二天晚上才回来。时间太长了,我们的小鱼死了!第一步踏进门的是郎华,差一点没踏碎那小鱼。点起洋烛去看,还有一点呼吸,腮还轻轻地抽着。我去摸它身上的鳞,都干了。小鱼是什么时候跳出水的?是半夜?是黄昏?耗子惊了你,还是你听到了猫叫?蜡油滴了满地,我举着蜡烛的手,不知歪斜到什么程度。屏着呼吸,我把鱼从地板上拾起来,再慢慢把它放到水里,好象亲手让我完成一件丧仪。沉重的悲哀压
11、住了我的头,我的手也颤抖了。郎华出去了,把空漠的屋子留给我。他回来时正在开门,我就赶上去说:“小鱼没死,小鱼又活啦!”我一面拍着手,眼泪就要流出来。我到桌子了去取蜡烛。他敲着盆沿,没有动,鱼又不动了。“怎么又不会动了?”手到水里去把鱼立起来,可是它又横过去。“站起来吧。你看蜡油啊!”他拉我离开盆边。小鱼这回是真死了!可是过一会又活了。这回我们相信小鱼绝对不会死,离水的时间太长,复一复原就会好的。- 5 -半夜郎华起来看,说它一点也不动了,但是不怕,那一定是又在休息。我招呼郎华不要动它,小鱼在养病,不要搅扰它。亮天看它还在休息,吃过早饭看它还在休息。又把饭粒丢到盆中。我的脚踏起地板来也放轻些,只
12、怕把它惊醒,我说小鱼是在睡觉。这睡觉就再没有醒。我用报纸包它起来,鱼鳞沁着血,一只眼睛一定是在地板上挣跳时弄破的。就这样吧,我送它到垃圾箱去。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文章前半部分详细描写了郎华划破鱼肚,煎炸小鱼的行为,表现了人对动物的残忍,抒发了我对郎华内心的厌恶之情。B. 萧红选择盆中的五条小鱼作为叙述对象,不厌其详地叙述了它们死亡的过程,流露了对小鱼生命逝去的难以言说的伤感。C. 文中写我看到小鱼死后被残暴解剖时看到小狗追逐红毛鸡,小菊挨过打哭泣的场景,展现了我对弱者的关注和思考。D. 这篇散文交织着女性,抗争者、悲悯者等视角,传达
13、出对生命的珍重和对自由的渴望。5. 结合全文,理解标题“同命运的小鱼”的含意。 (3 分)6. 萧红的作品善于通过细致人微的措写传情达意,请从文本画线处,任选两处对小鱼的描写加以赏析。 (4 分)实用类文本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8 分)平凡之人 非凡之学梁志刚季羡林 1911 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 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 年作为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在德旧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1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季羡林归国无路,只得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讲师,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此期间发表了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奠定了其在
14、印度古代语言研究领域的地位。1946 年 7 月回国,经陈寅恪推荐,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开创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东方学研究。- 6 -在东语系迎新会上,作为系主任的季美林没有一点名教授“派头” ,他穿着既非西装革履,也非潇洒长衫,而是一身半旧的蓝咔叽布中山装。瘦高身材,感眉善目。讲话声音不高,语速不快,他说:“一个大学生需要十二个农民来养活,你们的同龄人一百人才有一个能上大学” ,期望新生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学成报国。季美林 10 岁开始学习英文,水平极高,他备课仍一丝不苟。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对同一个英语单词有不同的读音,甚至含义也有差别。他为了把这些
15、细微的差别讲清楚,请教了当时能我到的所有外教。讲翻译技巧时,他在黑板上画了两个部分重合的圆圈,说:“汉语和外语含义并非一一对应,仅重合部分可以相通,要从上下文的意思辨析词义” ,同学们一目了然,戏称为“季羡林大饼” ;印度学是他的专长,但印度学浩如烟海,当时没有教材,季羡林利用有限的时间,提纲挈领,把印度主要历史时期、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民族、宗教、社会现状讲得一清二楚。他讲课旁征博引、炒语连珠,同学们每周都盼着听他的课。在“文革”时期,季羡林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被抓进牛棚。1969 年秋天,经一年多炼狱般的折磨,九死一生的季美林被下放改造。在寒冷的旷野里,年近六旬的他顶着凛冽的北风,穿一件
16、单薄的旧棉袄,脸冻得铁青,胡子茬和眉毛上结满白霜,和学生一起顶着星星出早操,挖防空洞,往麦子地里挑粪,蹲在场院里啃窝窝头、喝稀粥。就这样的冬天,仍常常听见先生低声吟诵雪菜的诗句:“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1985 年季羡林主持敦煌吐鲁番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他高屋建瓴地阐迷了人类四大文化体系,赢得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赞誉。有学者宣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季羡林针锋相对:“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并在会上形成了共识, “让外国学者也跟折我们走”,这是他的志向,也是他对新一代学人的殷切期望。他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不仅为古籍整理付出了大量心血,还发起抢救家书活动。他支持档案
17、事业,认为保管好档案、维护历史的真实面目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功业。当他得知国家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时,他积极支持,还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题写了书名。2001 年 11 月,学生张保胜在大钟寺现场讲解永乐大钟上铭刻的梵文陀罗尼,90 岁高龄的季先生不顾众人劝阻,坚持坐在寒风里,认真听了两个多小时。事后他的学生问他:“就是为张保胜站脚助威,也没有必要在那里冻两个多小时呀。 ”先生回答说:“有必要。因为他讲的有些新东西,有的我还不了解。 ”在他的指导下,张保胜教授坐了十年“冷板凳” ,终于将大钟上的梵字铭文考释得一清二楚。季羡林在北大从教 60 余载,几代学子都受到恩泽。- 7 -晚年似风光
18、,各种不虞之誉夹杂求全之毁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时候,他著文坚辞三顶桂冠;他还郑重申明:“我七十岁以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我不想到孔庙里去陪着吃冷猪肉。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季羡林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他既是学界泰斗,又是世人楷模。可是先生本人却说,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什么英雄业绩。 “麟凤”也好,平凡也罢,季老就是一个集非凡与平凡于一身的人。(节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 分)A. 季羡林早年在德国学习的经历,奠定了其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领域的地位,为其开创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东方学研究奠定基础。B. 季羡林先生是
19、北大著名的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他衣着朴素,语气平和,对新生充满关爱并寄予厚望。C. 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虚心向外教请教英文单词的细微差别;教学生动形象,善于借助画图辅助教学。D. 手羡林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教和保护,在古籍整理、抢救家书、支持国家启动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等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8.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2 分)A. 季羡林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在没有教材、知识繁多的情况下,他把印度的历史、人物、民族、宗教,社会方面讲解得清晰明了。B. “文革”时期,季羡林仗义执言,惹祸上身,受到折磨,他在恶劣的环境中仍吟诗,鼓励在困境中的学生积极乐观。C.
20、 季羡林针对有的学者提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让外国学者也跟着我们走”的观点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赞誉。D. 90 岁高龄的季羡林仍坚持在寒风中听完学生张保胜的讲解,对学生的支持和帮助,对学问的执着与热忱,实在令人感动。E. 季羡林先生晚年坚辞三顶桂冠的郑重申明,既表现了他为人谦虚,内心坦诚的品格,又展现了他实事求是,淡泊功名的风范。9. 季羡林的“非凡之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4 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12 分)(一)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
21、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
22、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復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江油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入学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