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篇题型一化学实验综合题型限时训练201902252108.doc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篇题型一化学实验综合题型限时训练20190225210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篇题型一化学实验综合题型限时训练201902252108.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题型一 化学实验综合题型限时训练1.(2018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模拟)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 AlN 样品仅含有 Al2O3杂质,为测定 AlN 含量,设计如下两种实验方案。(已知:AlN+NaOH+H2O NaAlO2+NH3)【方案 1】 取一定量的样品,用以下装置测定样品中 AlN 的纯度(夹持装置已略去)。(1)上图 C 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 (2)完成以下实验步骤:组装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实验药品,关闭 K1,打开 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 NaOH 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打开 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测定C 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2、。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3)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 。 【方案 2】 用如图装置测定 m g 样品中 AlN 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4)为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中的 X 液体可以是 。 A.CCl4 B.H2OC.NH4Cl 溶液 D.苯(5)若 m g 样品完全反应 ,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V mL(已转换为标准状况),则 AlN 的质量分数是 。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反应结束后读数时,右侧量气管中液面高于左侧球形管中液面,则最后测得 AlN 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解析:(1)方案 1
3、的原理是:用浓硫酸吸收 AlN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 NH3,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 NH3的质量,通过 NH3的质量计算 AlN 的含量,由于 NH3是碱性气体,极易被浓硫酸吸收,C 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2)用加热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方法是:关闭 K1和分液漏斗活塞,向 C 中注水至浸没长导管下端管口,微热 A,若 C 中长导管管口出现气泡,冷却后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为了使 NH3质量的测量准确,反应完全后要通入 N2将反应产生的残留在装置中的 NH3全部2赶入 C 装置中,减少实验误差。(3)由于外界空气中的水分进入 C 装置中,使测得的 NH3的质量
4、偏大,可以在 C 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 C 装置中。(4)为了测量生成的 NH3的体积,NH 3应难溶于 X 液体,NH 3极易溶于水和 NH4Cl 溶液,NH 3难溶于 CCl4和苯,则 X 液体可以是 CCl4、苯,故选 AD。(5)根据 N 守恒,n(AlN)=n(NH 3)= = mol,m(AlN)= mol1 00022.4 /22 400 22 40041 g/mol= g。AlN 的质量分数为 100%。4122 400 4122 400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但反应结束后读数时,右侧量气管中液面高于左侧球形管中液面,则测得NH3的体积偏小,最后
5、测得 AlN 的质量分数会偏低。答案:(1)防倒吸(2)关闭 K1和分液漏斗活塞,向 C 中注水至浸没长导管下端管口,微热 A,若 C 中长导管管口出现气泡,冷却后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 C 装置(3)C 装置出口处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4)AD (5) 100% 偏低4122 4002.(2018山东济南第一中学期中)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成分。已知:NO+NO 2+2OH- 2N +H2O气体液化的温度:NO 2(21 )、NO(-152 )(1)反应
6、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目的是 。 (2)为了检验装置 A 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左向右连接):A ;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 (3)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 70%的硫酸后,A 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确认 A 中产生气体含有 NO,依据的现象是 。 装置 E 的作用是 。 (4)如果没有装置 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解析:(1)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 NO 的检验。(2)A 是发生装置,C 是干燥除去水,要使 NO 和 NO
7、2分离,因为 NO2更易液化,先分离 NO2,所以接 E 冷却二氧化氮,NO 2分离后再检验 NO,接 D 通氧气,观察到气体从无色变成红棕色,说明是 NO,B 是尾气处理,吸收反应后剩余的 NO 和 NO2的混合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所以装置的连接为 ACEDB;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组装好仪器后,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 70%的硫酸后,A 中产生红棕色气体。说明生成了NO2气体。确认 A 中产生气体含有 NO,是在 D 装置中通 O2来检验的。观察 D 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装置 E 的作用是冷凝,是使 NO2完全液
8、化。(4)如果没有装置 C 则没有对气体干燥,水会与 NO2反应产生 NO,影响 NO 的检验。(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 A 中 NaNO2和 70%的 H2SO4反应生成 Na2SO4、NO 2、NO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NO2+H2SO4Na2SO4+NO2+NO+H 2O。答案:(1)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 NO 的检验(2)CED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D 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冷凝,使 NO2完全液化(4)水会与 NO2反应生成 NO,影响 NO 的检验(5)2NaNO2+H2SO4 Na2SO4+NO2+NO+H 2O3.(2018江西南昌二中第四次考
9、试)碱式碳酸镍Ni x(OH)y(CO3)znH2O是一种绿色粉末状晶体,常用作催化剂和陶瓷着色剂,300 以上时分解生成 3 种氧化物。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有关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装置可分别选取下列装置 、 (填字母,装置可重复选取)。 (2)称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镍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内;安装好实验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热硬质玻璃管,当装置 C 中 (填实验现象)时,停止加热;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 (3)装置 A 的作用是 , 装置 E 的作用是 。 (4)实验前后测得下表所示数据:装置 B 中样品质量/g 装置 C 质量/g 装置 D
10、 质量/g实验前 3.77 132.00 41.00实验后 2.25 133.08 41.444已知碱式碳酸镍中 Ni 化合价为+2 价,则该碱式碳酸镍的化学式为 。 (5)采取上述实验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必须小心操作,且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浓硫酸倒吸,可导致加热的硬质玻璃管炸裂。为防止浓硫酸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提出你的改进措施: 。 解析:(1)乙装置的目的是充分吸收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甲装置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被乙装置吸收,影响测定结果,则甲、乙两装置均选用盛有碱石灰的装置。(2)加热硬质玻璃管,当装置 C 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说明碱式碳酸镍分解完全,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第二 题型 实验 综合 限时 训练 201902252108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