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32.pptx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3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时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人民版必修220190121132.pptx(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考点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公私合营,(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_。 (4)结果: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要点 三大改造史料,思考 两图反映了什么内容?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内容: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1.(2018浙江杭州二中模拟)“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
2、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可知,这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A,2.(2018浙江绍兴鲁迅中学模拟)新中国成立时,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是由创建于山东章丘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瑞蚨祥”绸布店供料制作的。当时该企业的性质是( )A.外商在华企业 B.洋务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解析 新中国成立时,资本主义工商业尚未进行改造,因此“瑞蚨祥
3、”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 C,1.召开: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3.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考点二 中共八大的召开(b),工业国,经济文化,农业国,要点 中共八大的召开,史料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思考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会议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提示 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任务:集中力量把
4、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2018浙江杭州模拟)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C.中共八大 D.中共二大,解析 从材料“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可以判断是中共八大。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任务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答案 C,2.(2016年4月浙江学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
5、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
6、果”。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是在“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下召开的。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明确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据材料一“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可以得出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成果;从材料“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中可以看出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答案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
7、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1.时间:1958年。 2.原因(1)根本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左”倾思想的影响。(2)客观原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的认识。 3.含义(1)“_”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尤其是追求重工业发展速度,突出表现为全民大炼钢铁)。(2) _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特点是一大二公,一是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考点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4.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
8、指挥、浮夸风和“_”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同时也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农业遭到更大程度的破坏。 5.纠正: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_”的八字方针。 6.教训(1)从“大跃进”来看: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2)从人民公社化运动来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3)从总体看:一切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共产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史料 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这是小、土、群在炼钢。,要点
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时的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思考 以上史料反映了什么运动?它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有什么教训? 提示 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结果:浪费了资源和民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19591961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训:不能单纯按主观意愿办事,要尊重客观规律;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2017年6月浙江衢州高一期末)中国一位科学家曾在某特殊时期发表文章称:“如果把这个(太阳)光能换算农产品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探索 课时 曲折 发展 课件 人民 必修 220190121132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