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0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0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0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0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图解 】【 名师点拨 】1.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 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6 (2013全国新课标卷 I 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 君王、卿大 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 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
2、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7 (2013上海单科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2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 ;西周建立后,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称为“封邦建国”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选 D。8 (2012海南单科卷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 及传说
3、中的“三皇” 、 “五帝”之名而称“皇帝” ,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答案】C9 (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 “废封建,立郡县” ,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 ,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答案】C 【解析】从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 A。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排除 B。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
4、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 D。封建时3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10.(2010安徽文综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 , “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C【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 ,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 C;A,B 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
5、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 D。11 (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答案】D 【解析】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 。分封制下, 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 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 。1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政治 考点 精练 专题 02 秦朝 中央集权 制度 形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