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8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8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8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学目标:1、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2、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第 2、3、4、7 则选文;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饭疏食饮水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义之与比教学方法:讲读法课时安排:2 课时引入话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德尚义的传统人们把为了道义而不能推辞某种责任称为“义不容辞”,把基于正义而产生的愤怒称为“义愤”,把为了公众利益而从事的崇尚和大无畏的行动称为“义举”,把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维护正义的人称为“义士”,把正义的战争称为“义战”,把为正义而战的军队称为“义师”义,它是一种道德,它是最高道德的
2、一种形式,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仁这个最高的道德,通过具体的器物来实现,中间有很多环节,义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看到人们把“义”与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挂钩,比如“利”,比如“君子”,比如“勇”这些和义都有着怎样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孔子的理解一、仁义和富贵“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次孔子说“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 “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在论语中,“富贵”常被简称为“利”“
3、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结合注释疏通课文第一章1【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注释】(1)富:指升官发财 (2)而:如果 (3)虽:即使 (4)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5)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
4、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结合注释疏通课文第三章3【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1),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1)饭疏食饮水,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水:动作涉及的对象(2)曲肱:肱,音,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
5、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结合注释疏通课文第四章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就不要去享受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
6、脱3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利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
7、国高价贩卖,被抢购一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相前来祭拜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经营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商界巨子后世称子贡为“儒商第一人”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
8、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能够追求和谐、诚信为本、崇仁立德、义利兼顾,就是仁义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他还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二、义与君子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很多,他的学生也经常问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孔子做了很多回答,但是始终包含一个“义”字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
9、(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4【注释】(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4)以:此处是“这个”的意思(5)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状语后置句【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不义 浮云 教案 新人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