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选修).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选修).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四) 【山东省烟台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向死而生王开岭假若你是一个濒死者,从医生手中领过了诊断书,像预感的那样,时日所剩无几。你沉痛但平静地谢过医生。虽然家很远,但你决定用脚走回去。通往家的路,突然很陌生,仿佛是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你走得很慢,很用力,这使你觉得累极了,双腿像灌了铅真想,真想睡一会儿啊,于是你在临湖的一条石凳上坐下又不知过了多久,你醒来了,阳光微醺,波光粼粼,空气中有股青草和树芽的甜味。多好呀,陪伴这一切多好呀,真想摇身一变,变成一只年轻的雀或一只蝉,只要还能留在世上,只要还有日出日落你微微合眼,开始遐
2、想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的几十年,具体或抽象、清晰或模糊的一幕幕想起童年夏夜里的“数星星” ,你以为一定能数得清,于是便真的去数了,这多么令人鼓舞啊;想起作文本上的梦想,少年时的奖状;想起与你在课桌上划“三八线”的小姑娘;想起揭榜前的紧张和填志愿的激动;想起大学里的晚自习,绿茵场上的长途奔袭,论文答辩的激昂;想起毕业前的篝火和友谊地久天长的手风琴曲,赠言簿上“拯救世界”的大言不惭你忍不住微微笑了,眼眶涌出一股湿热的黏液。继续往下想,你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清晰,乃至面目全非了,像断线的风筝,仿佛自愿又仿佛被劫持着混入了更多黑压压“断筝”的队伍。因瞻前顾后而背叛了初衷,因害怕落败而放弃了冲试,因圆滑世故而
3、涂改了个性,因贪图惠利而委屈了人格,因攀炎附势而轻视了友谊忙于升迁和工资待遇,忙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一路就这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蒙混过来了。你发现把自己给弄丢了那个血气方刚、英气飞扬的追梦少年再也找不回来了。唉,无端总被东风误,白了少年头,倘若还有来世倘若有来世,又会怎么样呢?总之,你会换一种活法,不会再伪饰、再推诿、再欺瞒,不会再把鲜活的生命交给任何模式,你会奋然不顾去追随梦想、爱情和自由,听从生命最本色、最天然的召唤,做你认为最重要、最不能错过的事儿总之,你不会委屈了生命,你要做回一个真实的、不折不扣的自己,任何绳套都不能挽留你,任何障碍都不能阻碍你,任何诱饵都不能使你2回头这时候,你仍
4、坐在湖畔的石凳上,夕霞似一片火红的枫林漫天舒卷,你身体发烫,像刚跑完很远、很激烈的路。突然,空气中跃出一丝凉意,你蓦地一惊。奇迹出现了,你确认刚才不过乃一假设,你不过被死神象征性地吻了一下,你活着,活得好好的,健健康康,又不算老,还有长长的日历,还有无数若隐若现、翩翩起舞的光阴这复活的感受真是无法形容,大梦初醒般阵痛与庆幸!为此,你必须学会感思和珍惜,感激那虚惊一场的梦魇,报答这唯有一次的生命,决不辜负和怠慢了它!的确, “向死 ”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人生体悟:当“死”闪电般刺透灰蒙蒙的天窗向你招手,生存的暗房骤然被照亮;瞬间,你看清了许多隐瞒着的“核”与真相“死”还像一辆重型铲车,那些日常
5、牢不可破的栅栏、貌似威严的俗规戒律、假惺惺的世故常道竟多么虚妄,多么荒诞,积木般一触即瘫,权势、城府、争斗、盘算、谄媚、犬马声色、戚戚名利,与生命何干?与灵魂何干?在生死这样磐重的大题目前,全变渺小了、猥琐了,如儿戏一般。痛定思痛,有了这些思考,当你重返生活时,至少能变得从容一点、超脱一点,少些势利,少些俗套,少些束缚和烦扰。多少人都忘记生命的真实身份了。(选自 2012 年 8 月 7 日渤海早报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写出了人在濒临死亡时的矛盾情感,既有痛苦、悲伤,又有坦然、洒脱;在结构上有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第四段中的“
6、你忍不住微微笑了,眼眶涌出一股湿热的黏液” ,表达了人在回首往事时,对自己曾经的无知、轻狂行为的自嘲与懊悔。C结尾处“多少人都忘记生命的真实身份了” ,表明很多人虽然痛定思痛,对生命有了深刻思考,但仍然麻木不仁,作者对此深表惋惜。D文章以第二人称“你”作为表达主体,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接抒发感情、阐述观点;同时“你”是泛指,增强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2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五自然段。33文章以“向死而生”为题,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D2 (1)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一只断线的风筝,形象地表现了自己丧失自我、随波逐流的生命状态;(2)运用排比手法,罗列了种种追求虚华外表而失去生
7、命本真的行为,强烈地表达了对自我迷失的不满和追悔之情。3 (1) “生”和“死”截然不同,对比强烈、鲜明,可以激发读者兴趣。 (2) “由生而死”合乎常理,而题目“向死而生”似悖常理,能够发人深思。 (3)面临死之境地,人们会更珍惜生命,摆脱种种羁绊,活出人生真味,达到生之高境界,題目可以揭示文章主旨。【试题分析】3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首先分析标题的内涵,然后从结构、情感、主旨、艺术特色、对读者的作用等几个角度分析。 “向死而生” ,指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4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从对读者的角度而言, “死”与“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似悖于常理,却又合乎常理,以此为题,发人阅读下面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每日 文学 文本 阅读 专题 解析 新人 必修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