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五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2、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都可以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
3、能量包括阳光、水、空气、热能、无机盐等3下图为某食物网简图,其中物种 C 和物种 B 均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 6 条食物链B物种 B 和物种 C 之间无竞争关系C若物种 E 突然大量减少,则 A 的数量可能无明显变化D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4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C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D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5某地土壤和水体中镉超标,镉进入生态系统后蓄积在动物肝、肾中引发“痛痛病”。某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在某一时间
4、测得所含镉的相对浓度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地人要预防“痛痛病”要少吃动物肝、肾等内脏B丙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C该生态系统肯定没有分解者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D 错误。6. 【答案】D【解析】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A 错误;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B 错误;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是能量的散失,C 错误;能量流动的概念是指生态系统内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 正确。7. 【答案】D【解析】能量传递效率 10%20%是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比,而非摄入量之比,所以 A 错误;各级消费者的摄
5、入量减粪便量是同化量,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散失,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以图中 b 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 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繁殖的能量,B 错误;图中 a 粪便量,能量数值 b=呼吸散失量+c,C 错误;c 表示初级消费者生长发育和繁殖所用能量,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会被下一营养级摄入,下一营养级的粪便属于 c 而不属于自身的同化量,所以图中 c 指向分解者的箭头中包含遗体残骸,包括次级消费者的粪便,D 正确。8. 【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是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是三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是次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大部分被其呼吸作用消耗,其余的部分流向下一营养
6、级,部分流向分解者,故+,A 错误;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不可以循环利用的,B 错误;各营养级的能量去向除图中所示途径外,还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和未利用部分,C 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只发生在各营养级之间,D 错误。9. 【答案】C【解析】根据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知,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一般为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 10%20%,A 正确;甲生态系统受到 DDT 农药污染,2该物质在食物链中会富集,因此污染物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B 正确;图乙中人类可以处于第二或第三营养级,C 错误;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为
7、人工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D 正确。10. 【答案】C【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包括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的绿色植物,能利用无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A正确;自然生态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可存在倒置情形(即生物数量随营养级数的增加而增加),因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所以能量金字塔则不存在倒置情形,B 正确;与传统鱼塘相比,桑基鱼塘可显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 错误;在农田中除草、捉虫,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 正确。11. 【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中的
8、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往返的过程,A 正确。12. 【答案】C【解析】甲图 D 是细胞内液,A 是组织液,B 是淋巴,C 是血浆,淋巴细胞的细胞内液可以与淋巴进行物质交换,A 错误;乙图中 B 体重增加 x,C 占的比例为a,至少需要 A 的量为 y,则:y25ax5(1a)x20ax5x,C 正确;丙图中的A 是生产者,B 是分解者,C 是消费者,D 是大气中的 CO2,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B 错误;从研究内容来看,丙属于生态系统水平,D 错误。13. 【答案】B【解析】碳是以 CO2形式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
9、物进入生物群落,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是通过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通过化石、燃料燃烧、火山喷发等释放到无机环境,综上所述,B 正确。14. 【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则表示呼吸作用,A、C 错误;根据能量传递的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甲含有能量最多,则其含有的碳元素也最多,B 正确;碳元素在甲、乙、丙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而与丁之间的传递形式是二氧化碳,D 错误。15. 【答案】C【解析】根据丙和大气中的 CO2之间存在双向箭头,可判断丙为生产者,根据围绕甲的箭头“多进一出”、围绕乙的箭头“一进多出”可判断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第五 单元 生态系统 及其 稳定性 单元测试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