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2、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0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3 分 , 共 6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1871 年 4 月 19 日巴黎公社在告法国人民书申明:“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这说明巴黎公社A照搬了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经验B没有超越资产阶
3、级民主范畴C进行了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伟大实践D是苏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源头2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 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C巴黎公社失败D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结束3西方学者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说,“巴黎公社试图重拾一种地方的、联邦的世界观,但是未能充分考虑到它所对抗的国家的力量”。其意在强调A不掌控强
4、大武装力量革命难以取得成功B德意志的综合国力强于法国C巴黎公社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革命政权D内部矛盾导致了公社的失败41847 年 6 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5历史学家钱穆曾指出:“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的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
5、达到一定理想水平,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B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C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D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6全球通史载:“1917 年 3 月至 11 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这场斗争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C以和平的方式而终结2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71894 年 1 月,恩格斯受邀为新纪元周刊题词时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
6、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此处的“联合体”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主题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实现人的自由解放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生产资料公有8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 法郎,晚餐 2 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 B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D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9下图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它们分别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法国大革命
7、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俄国二月革命D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俄国十月革命10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A它预见到了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11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
8、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12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 2 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 35 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A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B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C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D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13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
9、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在波普尔看来A对马克思主义应该完全予以肯定B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核心3C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D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14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 74 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C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D临时政
10、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151824 年,一位欧洲思想家自费购买了 3 万英亩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这位思想家的行为反映出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及思考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A B C D16有人认为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依据是A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B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D革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17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它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
11、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B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18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说:“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可见,当时形势的发展说明A社会主义革命高潮已经到来B西方代议制民主已然走向没落C建立工农联盟成为必然趋势D武装斗争成为无产阶级必然选择19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 1917 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 月阶段”和“10 月阶段”,认为“它们不
12、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A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推进俄国民主进程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0全球通史中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的机构”是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沙皇政府C工农苏维埃政府D军事革命委员会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两 大 题 , 共 计 40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4材料一材料二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
13、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编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三 第一条 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第九条 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摘编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要指出中俄两国革命道路
14、的异同。分析造成两国革命道路之“异”的不同国情。(10 分)(2)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了中苏(俄)关系的何种变化?分别反映了两个时期我国外交政策怎样的特征?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10 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 1913 年俄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国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重每千居民受过普通教育人数婴儿死亡率(逆指标)俄国 25.4 14.7 0.41 9.7109.3294.1美国 42.4 34.4 0.53 13.7145.2165.1德国 69.6 27 1.06 17.9150.52
15、20.8英国 44.5 31.3 0.59 18.8112.6119.1法国 42.3 21.8 1.6 20.7 164166.3材料二 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克伦斯基、米留可夫和罗将柯这样一些著名的杜马(俄罗斯议会)领袖在革命前夕的讲话中已提出警告:国家很快就会发生动乱,必将陷入深渊。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得临时政府得以上台执政,但它仅对国家的政治门面做了修饰。到 1917 年秋季,农民起义行动已经席卷全国 90的县区。而城市工人、士兵则掀起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导致临时政府陷入危机。材料三 目前俄罗斯国内右翼主义者对十月革命的评价是:十月革
16、命的结果使俄国“偏离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轨道”,“中断了俄国的自然发展进程”。而思想家拉文则说:“(十月革命)对于俄罗斯和全世界劳动者的生活都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本书的作者们坚信,这一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的丰富遗产还5将长时间地鼓舞着为摆脱寡头资本统治而进行不懈斗争的世界各国劳动者,寡头资本给人类带来了社会民族冲突、战争和破坏。”(1)根据材料一指出 1913 年俄国社会面临的问题。(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俄国两次动乱的原因。(6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述应对俄国十月革命应给予高度评价的理由。(10 分)12018-2019 学 年 高 一 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历史 第五 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 单元测试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