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课件新人教版.pptx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课件新人教版.pptx(7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模块二,专题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PART 2,体系构建 宏观把握,体系构建 宏观把握,线索一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之道。其间,经历了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民主与科学再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上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线索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革命和建设运动相结合,先后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它们一脉相承,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主干整
2、合,考点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深化理解,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阶级广泛: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强国的道路上,参加的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无产阶级等,他们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和探索。 (2)目的明确: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要就是为了中国的独立、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 (3)层次鲜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技术)到,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制度(君主立宪和
3、民主共和),再到思想文化(民主与科学)不断深入的历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阶段清晰: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习西方的制度(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5)发展曲折:各阶级或阶层向西方学习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通过吸取教训来继承和发展。,考点吃透 稳
4、拿满分,试练1 河南大学刘克辉教授指出,海国图志虽然没有要求国人学习西方制度,但却为以后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思想材料。这表明海国图志 ( ) A.缺少近代化色彩 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 C.不够系统和完善 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海国图志为以后“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一份重要的思想材料”说明海国图志并不缺少近代化色彩,故A项错误;“没有要求国人学习西方制度”说明海国图志没有突破传统的封建体制和道德的约束,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海国图志的全部内容是否系统与完善,故C项不合题意;材料没有表明海国图志继承封建科技思想,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
5、,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2 1896年译成的天演论中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920年,孙中山则说,人类的进化原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据此可知,孙中山( ) A.政治主张与维新派不同 B.认识到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C.仍推崇儒家的政治理想 D.已经开始关注进化论的弊端,答案 D 解析 材料的内容是孙中山注意到进化论的弊端,没有说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与维新派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孙中山注意到进化论的弊端,没有对比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故B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孙中山认识到进化论的弊端,没有体现其推崇儒家
6、的政治理想,故C项错误;“人类的进化原则与物种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表明孙中山认识到进化论的弊端,故D项正确。,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2.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3 近代一些感时忧世之士主张“延精于中西学者,广译西国有用之书,贱价出售,以广流传,使咸识格致之妙用,然后迂腐之见化,然后诽谤之风息朝野一心,人无间言”。下列主张属于“感时忧世之士”的是 ( )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C.举凡一
7、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 D.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感时忧世之士”主张通过翻译西方书籍,引导人们了解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回应朝廷内部反对学习西学的声音,可见这些主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A项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符合题意;B项属于维新派教育改革的主张;C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D项属于革命派的主张。故选A。,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4 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
8、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 ( ) A.古史辨析,科学求真 B.托古改制,宣传变法 C.动摇正统,解放思想 D.倡导革命,维护民主,答案C 解析 新学伪经考是康有为为宣传维新变法而撰写的,不是古史,故钱玄同为其作序不是“古史辨析,科学求真”,故A项错误;钱玄同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民主共和,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批判作为封建思想的儒学,故钱玄同为康有为视传统儒学为伪经的新学伪经考作序,也是为了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解放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没有涉及“倡导革命,维护民主”的内容,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突破高考,
9、考法1 通过社会现象,分析洋务运动期间社会观念的变化 典例1 2015全国卷 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的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的侵略激起国人抵抗,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时人对洋务派代表的看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题干中,从事洋务的人物都被当时的人所讥讽,说明了这是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故答案为A项。材料无法体现崇洋媚外,排除B项;C项是后人对洋务派的态度,与材料无关;D项与题
10、干无关。,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变式1 晚清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办公大楼“WhiteHouse”、国务书记“The Secretary of State”分别被官方汉译为“白宫”“国务卿”,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 A.晚清时期中国不断融入世界 B.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 C.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D.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晚清时期中国将美国政府办公大楼译为“白宫”,将国务书记译为“国务卿”,这种译法体现了一定的中国化特点,但不能体现中国不断融入世界,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将美国政府办公大楼译为“白宫”是受了中国“皇宫”的影响,将国
11、务书记译为“国务卿”是受了中国封建统治中皇帝将臣子称为“爱卿”的影响,因而这种译法反映了君臣观念下的文化融合,故B项正确;材料与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广泛传播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中国对美国政府办公大楼和国务书记的翻译,不能体现各国交流中的文化冲突,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法2 设置情境材料,通过对比正确理解进步思想的传播 典例2 2018全国卷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 A.纠正生物进
12、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赫胥黎和严复的观点差异为切入点,考查严复的维新思想。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的核心信息,一是赫胥黎主张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分开,二是严复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设问的角度是分析严复的意图。严复主张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紧密结合,其意图要结合严复翻译天演论的背景分析。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把进化论的主张应用于社会学,意在强调中国要顺应时代发展形势,挽救民族危亡,故答案为D项。A项本身不符合史实,严复是社会学家,不是,考点吃透 稳拿
13、满分,生物学家;B项为孙中山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的作用,并非严复的意图,故除;“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主张,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排除C项。,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变式2 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 ) A.倡导民主与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与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答案 B 解析 提倡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题干中“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和“民主
14、与科学”不合,故A项错误;题干中“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故B项正确;题干与“反对愚昧与迷信”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题干未提及新文学,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典例3 2017全国卷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谋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
15、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申报上登载的一则广告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材料中,补脑汁广告在1913年以申报为平台,以善谋国、善谋卫生为口号进行宣传,使得广大民众接受这一产品,反映出这一时期国人对新思想的认可,故B项正确。题干时间为“1913年”,此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展,更谈不上影响广泛,故排除A。题干中未涉及改良社会风俗的内容,故排除C。这则广告只是利用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并不能说明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故排除D项。,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变式3 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
16、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下列选项中,促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向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 A.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涌现 B.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开始实施 C.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 D.袁世凯独裁和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答案 D 解析 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涌现属于学习西方器物这一层面,是第二次“道器”观念突破的表现,不是题干中“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反对学习西方,清末实施“新政”是学习西方制度原因,不
17、是学习西方文化的原因,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都是学习西方制度的原因,不是学习西方文化的原因,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袁世凯独裁使资产阶级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文化,属于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原因,故D项正确。,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主干整合,考点二 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深化理解,1.多角度认识三民主义 (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
18、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并推翻清朝的统治。 (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1 1924年,孙中山先生说:“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
19、终结果。”中国共产党中国土地法大纲指出:“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上述材料中的两个“耕者有其田” ( ) A.其目的与内容相同 B.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C.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D.都没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答案B 解析 前者是通过实行土地国有政策逐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后者是直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二者内容不同,故A项错误;两者都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但后者较前者更加彻底,是前者的发展,故B项正确;后者通过土地革命得以实现“耕者有其田”,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故C项错误;后者通过土地革命得以实现“耕者有其田”,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故D项错
20、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2 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到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前夕,他则倡导包括满族在内的“五族共和”。这种转变说明 ( ) A.孙中山的民族国家构想逐渐丰富 B.民权主义内涵发生变化 C.孙中山提倡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D.民族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1894年的“驱除鞑虏”到1912年的“五族共和”可知,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认识逐渐完善,他认可了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权主义,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D项与题目不符,故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理论 成果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