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1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1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专用)2019中考语文高分一轮专题01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6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训练 01 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一、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5 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节选自十二章)乙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
2、,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节选自论语 子路第十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1)学而不思则罔 (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3)有是哉 ( )(4)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 )2.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3 分)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C.曲肱而枕之 D.卫君待子而为政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分)(2)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3、矣。(2 分)24.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甲、乙两文的特点。(4 分)曹刿论战二、2018怀化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7 分)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
4、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子鱼论战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 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 ”既陈 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 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 ,不禽 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 也。寡人虽亡国之余 ,不鼓不成列。 ” 注释 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流。既:尽,全部。济:这里指渡过泓水
5、。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门官:国君的卫士。重(chng)伤:这里指不对受伤的敌人再次攻击。禽:同“擒” 。二毛:头发斑白的人。阻隘:这里指险要的地势。 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1)牺牲玉帛 ( )(2)肉食者鄙 ( )(3)门官歼焉 ( )(4)公伤股 ( )2.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2 分)3宋公及楚人战于泓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分)(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2 分)4.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6、(3 分)(1)甲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2)乙文中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 。 5.你觉得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 分)鱼我所欲也三、2018广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 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
7、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4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万事莫贵于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 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3)不若手足之贵也 ( )(4)予子冠履 (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非独贤者有是
8、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B.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事莫贵于义C.故不为苟得也 必不为。何故?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 分)(2)万事莫贵于义也。(2 分)4.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3 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2017 年 7 月 6 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保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
9、的安全。A. B.C. D.5.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 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 的观点。(2 分) 富贵不能淫四、2018三明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 分)5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
10、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 出涕,曰:“国亡不能捄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 拜而死。(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注释 弘范:元军统帅。张世杰:宋军将领。泫然:水滴
11、下的样子。捄:同“救” 。乡:同“向”,面对。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岂不诚大丈夫哉 ( )(2)天祥泫然出涕 ( )(3)富贵不能淫 ( )(4)吾事毕矣 (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B.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C.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D.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 分)(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2 分)4.乙文中
12、,文天祥哪些表现体现了甲文中孟子的有关“大丈夫”的思想主张?请简要分析。(4 分)6五、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7 分)甲富贵不能淫全文乙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 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 ,始食盐酪 。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里居倡行乡约,相率无敢犯。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 ,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以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学者称一峰先生。注释 樵:砍柴。大祥:古时父母丧后两周年的
13、祭礼。酪:用动物的乳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这里指正常的食物。殣:饿死的人。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2 分)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必敬必戒(告诫)C.挟书诵不辍(停止)D.或遗之衣(给予,馈赠)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 分)(2)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 (2 分)4.甲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仁义和礼。这在罗伦身上得7到充分的体现,试
14、举例分析。 (4 分)5.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尽心上)请结合甲文中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4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六、2018深圳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15 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
15、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 )(2)困于心,衡于虑 ( )(3)王数封我矣 ( )(4)而子辞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 分)8(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2 分)3.给下面句子断句。(3 分)荆人畏鬼而越人
16、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4.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4 分)七、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14 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光武帝临淄劳耿弇车驾至临淄,自劳军,群臣大会。帝谓弇 曰:“昔韩信破历下 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 。而韩信袭击已降 ,将军独拔勍敌,其功乃难于信也。又田横烹郦生 ,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又事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有删节)注释 弇:耿弇,字伯昭,曾随刘秀起兵,后拜建威大将军。
17、在扫平齐地割据势力张步的战争中,立有大功。历下:与下文“祝阿”均为地名。方:同“仿” 。袭击已降:韩信袭破历下之前,刘邦已派郦食其到齐,游说齐王。齐王同意与汉和好,并撤除了对汉的防御。韩信趁其不备袭击齐军,并攻灭齐国。田横烹郦生:当韩信袭历下时,田横以为郦生出卖了自己,便将郦生烹杀。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 分)及田横降高帝诏卫尉不听为仇。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行拂乱其所为 ( )(3)自劳军 ( )9(4)又事尤相类也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 分)(2
18、)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2 分)4.甲文“故天将降大任曾益其所不能”的内容可用乙文中的哪句话进行概括?请找出并抄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5.乙文中的耿弇同甲文中的舜等六人具有哪些共同之处?(2 分)北冥有鱼八、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3 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
19、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胡可得而累邪!”注释 訾:毁谤非议。101.用
20、“/”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起的样子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怪异C.先生将何处 处:看待D.故未免乎累 累:忧患、患难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 分)(2)物物而不物于物。(2 分)4.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甲文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作者在鲲、鹏、学鸠的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文章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B.甲文对鹏鸟的形象进行了一
21、番描写,同时又运用比喻的方式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无所待”,都是自由的。C.乙文中,庄子认为,世间很难找到一条万全之路,最好的方法是“乘道德而浮游” “与时俱化”,这实际上是追求逃避现实的虚无境界。D.乙文告诉我们:只有顺其自然,游于无为的道德境界才是最理想的。但我们从中也能得到“虽然才能相近,但因取舍的标准不同,境遇也会不同”的人生启示。虽有嘉肴九、2018恩施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10 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22、”,其此之谓乎!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 决焉?(节选自孟涂文集)注释 奚:怎么。1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1)不知其旨也 ( )(2)然后能自反也 ( )(3)君子之学必好问 ( )(4)舍问,其奚决焉 ( )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 分)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1 分)(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1 分)4.甲、乙两段文字的中
23、心论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作答)(2 分)5.甲、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2 分)邹忌讽齐王纳谏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17 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专用 2019 中考 语文 高分 一轮 专题 01 文言文 阅读 训练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