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8课时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学案.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8课时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18课时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8课 时 现 代 中 国 的 现 代 中 国 的 科 学 技 术 与 文 学 艺 术【思维导图】一 、 专题主线1.主线之一是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包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技术,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2.主线之二是建国以来文学艺术的曲折发展,包括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以及之后的曲折发展。3.主线之三是建国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进步以及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二、真题再现1 (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1)图 5为 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 ,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命题立
2、意】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题思路】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 5明显不符,故 A项错误;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 5明显不符,故 B项错误;图 5真实再现建国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不是想象艺术,故 C项正确,D 错误。2. (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1)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 万人,到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万人,2001 年增长至 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2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
3、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命题立意】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事业【解题思路】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 C正确。A 项得到了解决不对,D 项高等教育得到了普及不对,B 项材料没有体现。三、考纲解读【考纲分析】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主要考查新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主要考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
4、针的重要意义和文学艺术事业的曲折发展。3.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取得的教育成就。【核心考点】考点一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要科技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再到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进入太空轨道,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创造了奇迹,宣告中国进入了航空时代。考点二 创设问题情境考查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艺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科技、教育与文艺取得很大成就。复习备考时,可运用表格、示意图等方式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的历程及主要成就;注意紧密联系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分
5、析科技、教育、文化成果出现的社会条件及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同时注意其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的内在联系。考点三 新中国 5070年代发展国防科技的原因和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美国的敌视和中苏关系的恶化,加之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保卫中国的安定,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政府开始研制“两弹一星” ,最终取得巨大成就。解题时应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分析解答。【课堂演练】1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 ”中国跨入
6、原子能时代开始于A20 世纪 40 年代 B20 世纪 50 年代C20 世纪 60年代 D20 世纪 70 年代B 解析:1958 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中国开始迈入原子能时代,所以我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20世纪 50年代,而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我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这已经不是开始了。2.在 20世纪 50年代初期强调阶级性的中国画改造过程中,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 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的“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在本质上反映了A
7、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基本确立B摆脱苏联模式寻找本国道路的探索C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D中国共产党“左倾”思想的纠正C 解析:1956 年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正是因为 1956年“双百方针”政策的提出,文化创作的空间相对宽松,所以说政策转变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33.20世纪 50年代,我国制定了中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导弹、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这说明当时我国当时发展科学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 B.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C.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D.进一步加强与苏联的结盟关系B 解析:结合 20世纪 50年代的
8、国际局势,面临美国的敌视和中苏关系的恶化,加之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保卫中国的安定,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我国在科技发展规划中以研制“两弹一星”为重点,所以选 B。4、典例精析【经典例题】1 (2018江苏高考13)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BB 解析:B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9、“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 A项错误;从 1999年起, “神舟”号飞船在经过 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 2003年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相符,故 B项正确;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 C项错误;1973 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 2号,与材料中“改革开放以来”不符,故 D项错误。2.(2015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1)到 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
10、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一边倒”外交政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促进全国人民学习俄文,但 A项不如 D项表述全面,故 A项错误;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实现计划经济,会导致全国各地学习俄文的现象,但 B项不如 D项表述更全面,故 B项错误;文化教育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会引发“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故 C项错误;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 D项正确。3.(2014北京高考19)1977 年 10月 21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永州市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18 课时 现代 中国 科技 文艺学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