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15篇.doc
《广西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1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15篇.doc(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 15 篇一文言文阅读。 (12 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 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
2、。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英英: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也形容声音和谐动听。办:具备。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略无阙处 (阙:同“缺” ,空缺)不见曦月 (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仆去月谢病 (谢:感谢)英英相杂 (杂:混杂)2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不以疾也 全石以为底B.故渔者歌曰 花之君子者也C.梅溪之西 醉翁之意不在酒D.于斯已办 皆以美于徐公3.下列对【甲】 【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3、的一项是(2 分)( )A.【甲】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B.【甲】文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从全文看,写山为静,文气平静舒缓;写夏水为动,文气激烈紧张。C.【乙】文写了高山、绿水、荣树、猿啼,寄寓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D.【乙】文表达了作者辞官后的抑郁之情。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分)(2)仁智所乐,岂徒语哉!(3 分)1、文言文阅读。 (12 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3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4、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 ,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 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 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节选自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蓄:积聚。斩:砍伐。槁:干枯。1.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
5、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不蔓不枝 蔓:生枝蔓B.香远益清 远:传到远处C.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 尝:曾经D.则人益贵之 贵:贵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出淤泥而不染 学而时习之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4C.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 皆以美于徐公D.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B.【甲】文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
6、势的鄙视。C.【乙】文起笔写京师人与南方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一贵一贱,形成鲜明的对照。D.【乙】文中京师人喜爱竹与【甲】文中周敦颐爱莲意趣情怀相似。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分)(2)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3 分)2、文言文阅读。 (12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5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
7、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 ,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 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节选自诫兄子严、敦书 )【注释】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汝曹:你等,尔辈。施衿结缡:衿:佩带。缡:佩巾。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1. 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故虽有名马(所以)
8、B. 策之不以其道(马鞭)C.此吾所大恶也(厌恶)D.并喜讥议(讽刺)2. 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6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B.虽有千里之能C.申父母之戒D.知吾恶之甚矣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文第 1 段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点明全文的中心。B. 【乙】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C.【甲】 【乙】两文分别表达了对人才、对为人品行的独到见解。D.【甲】文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乙】劝诫晚辈不要妄议他人长短。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6 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 分)(3)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 (3 分)3、文言文阅读。 (12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7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
10、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 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沃面:洗脸。沃:用水淋洗,这里指“洗”
11、 。日昃:太阳偏西。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未尝稍降辞色(缓和)8B.腰白玉之环(腰间)C.感泣辞母(辞别)D.或夜昏怠(有时)2.下列选项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俯身倾耳以请A. 辄以水沃面(宋名臣言行录 )B. 乃以瓦布之(梵天寺木塔 )C.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文写作者青少年时求学之难和在极端艰苦情况下的勤奋、用心之专。B.【乙】文中通过“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范仲淹学习的刻苦、勤奋。C.【甲
12、】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D.【甲】文主要采用对比手法来写求学之艰;【乙】文则采用直叙的方式来讲述范仲淹刻苦求学的故事。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 分)9(3)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3 分)4、文言文阅读。 (12 分)【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
13、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 ,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
14、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 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10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 ,略无矜色。元用骇服。(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注释】虏:指北方的金国。矜:自夸。他语:说别的事情。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吴广素爱人 元用素强记B. 广故数言欲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C.车六七百乘 虽乘奔御风(三峡 )D.凡三千余言 余幼时即嗜学(送东阳马生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陈胜佐之 取纸追书之B.祭以尉首 以塞忠谏之
15、路也(出师表 )C.收而攻蕲 学而时习之(论语八则 )D.陈涉乃立为王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3.对【甲】 【乙】两段文言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文写陈胜、吴广杀两尉时,运用了“笞” “挺” “夺” “杀”这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B.【乙】文中“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一句,写出了沈元用非凡的记忆力,由此可知沈元用的记忆力比肃王强。C.【甲】文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乙】文主要通过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D.【甲】文表现了陈胜的远大抱负、反抗决心和叛逆11性格。 【乙】文表现了肃王沉稳而谦虚的性格。4.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6、。 (6 分)(1)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 分)(2)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 (3 分)5、文言文阅读。 (12 分)【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ng)(shng)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
17、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12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 然以悲,泫然 不能自已也。(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愀:容色变得忧惧。泫然:流泪的样子。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朝晖夕阴 晖:日光B. 薄暮冥冥 薄:薄薄C. 亭午风渐劲 劲:大D. 时有小舫往来 时:不
18、时地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A. 辍耕之垄上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 游之日D. 孔子云:何陋之有3. 下列对【甲】 【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甲】文写作者登楼所见的洞庭湖美景,以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物的不同而“异” 。13B. 【甲】文中的“迁客”是指谪迁的人,即降职远调的人。C. 【乙】文写洞庭的景色从好变坏,使人心情变糟,继而追溯古人,涕泪而下。D. 【乙】文中清风、湖水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悲伤之情,表达了作者和范仲淹一样“不以
19、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4. 把下列【甲】 【乙】两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3 分)(2)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3 分)6、文言文阅读。 (12 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14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 人也。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 不能禽 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遂见齐 俗奢侈,好末计 ,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 ,益蓄果实菱芡 。劳来循
21、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节选自汉书龚遂传)【注释】山阳:汉郡名,在今沧州市东南。南平阳:县名。二千石:指享受二千石俸禄的官员,一般作为太守的代称。禽:同“擒” ,逮捕。齐: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所据有的区域,在今山东省泰山以北及胶东半岛一带。末计:指商业和手工业。课:督促。收敛:收获庄稼。菱芡:菱角和芡实。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寻病终 寻:_15(2)狱讼止息 狱:_2. 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4 分) ( )A. B.丞 相 、 御 史 举 遂 可 用傅 说 举 于 版 筑 之 间 ) 二 千 石 不 能 禽 制增 其 旧 制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2018 中考 语文 面对面 文言文 内外 对比 阅读 1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