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观沧海.doc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观沧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古诗词曲鉴赏1观沧海.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 观沧海(东汉曹操)版本导航:统编七上第 4 课;语文七上第 21 课;苏教九下第五单元诵读欣赏。【主旨: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洗练的笔法,奇特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金题演练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起笔气势不凡。B. 诗人把登上碣石山,观望沧海所见到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壮阔、宏观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2、。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萧瑟”一词营造了一种宏大、壮阔的氛围;“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洪波连天的形态,还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D. 这首诗场面宏大,气象壮阔、宏伟,通篇以写实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壮美、豪迈的情感。它于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内容: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地点,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通过两个“若”字可以看出)。借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情感: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附文,为合乐而加,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内容、手法:描写海水和山岛,是实景描写。先描写海水和山岛,再写草木和洪波。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1. 观沧海1.(2 分)D 【解析】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D 项中“通篇以写实的手法”赏析有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语文 专题 复习 精炼 古诗 词曲 鉴赏 沧海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