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同步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同步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3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4 16 世纪,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作出的自由裸体
2、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件事说明(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5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6 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7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含义是(A)认识
3、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8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和综合(D)总结和概括9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B)感觉、分析、综合(C)概念、判断、推理(D)识记、联想、判断10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 和“ 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1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C)理论付诸
4、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12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A)感觉一知觉表象(B)概念一判断推理(C)实践一认识实践(D)意识一物质意识13 整个人类的认识是(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14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D)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15 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A)指出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指出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C)指出人的认识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D)指出社会实践可以证明人能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认识 本质 及其 规律 同步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