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20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2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 ”、“公族无宫刑”反映的是 ( )(A)亲亲(B)尊尊(C)刑不上大夫(D)礼不下庶人2 先秦思想家中第一个提出系统礼治思想的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周公3 春秋时期,既主张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又实行分而治之的地方自治的是 ( )(A)管仲(B)商鞅(C)子产(D)邓析4 主张“惟仁者宜在高位 ”的“人治”思想的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
2、子5 墨翟推崇“ 天志” 的目的在于强调法律的 ( )(A)权威(B)来源(C)公正和平等(D)基础6 对于刑罚的运用,墨家主张的原则是 ( )(A)严刑峻罚(B)省刑罚(C)赏罚得当,不枉不纵(D)宽猛相济7 春秋时期最早区分“ 礼”和“仪”的人是 ( )(A)管仲(B)子产(C)邓析(D)女叔齐8 老子政治理论的核心是 ( )(A)兼爱(B)无为(C)礼治(D)法治9 董仲舒创造的“ 天人感应 ”说 ( )(A)是一种神学目的论(B)属于黄老学说(C)含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D)秉承于墨家“ 天志” 说10 论衡一书的作者是 ( )(A)贾谊(B)董仲舒(C)王充(D)仲长统11 东汉时期,
3、律学已十分盛行,以经义注释汉律的就有数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 )(A)叔孙宣(B)郭令卿(C)马融(D)郑玄12 韩愈的圣人“ 制刑” 法律观的依据是 ( )(A)君权神授说(B) “名教出于自然” 说(C)性三品说(D)“阳德阴刑 ”说13 提出以“存天理,灭人欲” 为核心的法律思想的是 ( )(A)朱熹(B)丘溶(C)王安石(D)王夫之14 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的变法主张的思想家是 ( )(A)王夫之(B)黄宗羲(C)魏源(D)龚自珍15 魏源与龚自珍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 、)(A)对封建专制的抨击(B)重视人才(C)主张变法图强(D)赞赏西方政治制度16 商朝的刑法总称 ( )
4、(A)禹刑(B)王刑(C)汤刑(D)肉刑17 孔子对“仁 ”有许多解释,其中最能反映 “仁”的基本精神的一种解释是 ( )(A)亲民(B)忠恕(C)爱人(D)明德18 下列学派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为劳动人民争权利的要求的是 (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19 庄子法律思想的最主要特点是 ( )(A)隆礼重法(B)唯法而治(C)莫若法天(D)法律虚无主义20 贾谊认为_是封建等级制的法则条规和道德规范,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 )(A)法(B)三纲五常(C)礼(D)道21 将刑名置于篇首,始于 ( )(A)晋律(B)唐律(C)汉律(D)魏律22 提出“法出一门 ”的主张
5、的思想家是 ( )(A)杜预(B)刘颂(C)王弼(D)鲍敬言23 认为法律起源于“ 势” 的思想家是 ( )(A)柳宗元(B)韩愈(C)李世民(D)白居易24 以下不属于朱熹的“ 恤民说 ”言论的是 ( )(A)“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B) “以口数占田”(C) “惟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D)“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25 宋代理学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 )(A)陆九渊(B)朱熹(C)王阳明(D)丘溶26 范仲淹所主持的改革运动,被称为 ( )(A)“庆历新政 ”(B) “熙宁新政”(C) “永贞改革”(D)“开元中兴 ”27 宋明时期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提出改革口号,其中生活在
6、明代的是 ( )(A)范仲淹(B)张居正(C)司马光(D)王安石28 下列选项中,不是金世宗慎刑思想的是 ( )(A)根据具体犯罪情节,区别对待(B)断案当“以情求之” ,不以刑讯为然(C)断案只能依法,官员不能循情而断案(D)提高审判效率,“ 勿使滞留”29 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 观点的思想家是 ( )(A)魏源(B)王夫之(C)龚自珍(D)林则徐30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反满” 、“仇满”情绪最为严重的是 ( )(A)黄兴(B)宋教仁(C)章太炎(D)孙中山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
7、或未选均无分。31 汉初在“约法省刑 ”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 )(A)废除赎金法(B)废除连坐收孥法(C)废除肉刑(D)废除诽谤妖言法(E)以粟为赏罚32 鲍敬言“无君论 ”法律观的特点是 ( )(A)认为君主设刑是“ 兴利除害”(B)要求建立“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C)要求废弃任何国家和法制(D)否定君权神授论(E)提出“ 人君所与天下共者法也”33 白居易的法律主张包括 ( )(A)刑、礼、道“ 迭相为用”(B)理大罪、赦小过(C)反对恢复肉刑(D)慎选司法官吏(E)穷礼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34 丘溶认为立法应当以“顺民” 、“便民”为宗旨,这主要表现在 ( )(A)省刑罚、薄税敛(B)
8、维护土地私有制,限制兼并(C)保护工商,反对“与民争利”(D)以公理求私情(E)治狱必严35 下列说法中,属于张居正的变法思想的有 ( )(A)主张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B)立法 “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C)整饬吏治,慎用刑罚(D)法在必行,奸无所赦(E)君臣共理天下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有治人,无治法37 定分止争38 陈时务十策39 师夷长技以制夷40 去九界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简述邓析“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的主张。42 简述商鞅“ 一教” 论的主张。43 简述康有为“ 太平之世不立刑 ”的法律思想。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试论先秦礼法之争与清末
9、礼法之争的异同。45 试述梁启超法律、道德“相须为用” 的主张。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2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礼与刑在适用对象上虽有所不同,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是相对的。即使用刑,奴隶主贵族也常常享受各种特殊照顾,如“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公族无宫刑”,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等等。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相传西周初期,“周公制礼”,即在周公的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
10、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管仲“以法统政”思想的特点是,既强调国君掌握权威和法令以维护君主的地位,又利用带有宗法性的乡属组织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既主张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又实行分而治之的地方自治。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孟子继承了孔子“为政在人”的思想,提倡“贤人政治”,提出了“惟仁者宜在高位”的“人治”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墨子认为天兼有万物,公正无私,一视同仁,这是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平等性。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墨家十分重视刑赏的作用。在墨家看来,施行赏罚时必须始终贯彻“赏必当贤
11、,罚必当暴”的原则,国家才能得到治理。这就是“赏罚得当,不枉不纵”的原则。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女叔齐则认为“礼”与“仪”有本质的区别,礼只是政治制度和人们行为准则的总称。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董仲舒所创造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系统地论证了“君权神授”的问题,完全适应和满足了汉武帝的政治需要。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王充写了不少著作,但流传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东汉时,以经义注解汉律的就有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等卜余家。可见,律
12、学已十分盛行,其中尤以郑玄的律注影响为大。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韩愈继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认为统治者生来具有上品的“善性”,劳动人民具有下品的“恶性”,中间阶层的性则是中品,可以“导而上下”,即可上可下。这种性三品说,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性沦,为统治阶级的严刑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是其哲学的核心,也是其法律思想的核心。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魏源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事物,大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这种变化发展的观念出发,魏源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思想。15 【正确答案】
13、 D【试题解析】 鸦片战争前后,从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一批改革派思想家,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人是其代表人物?在法律思想方面,他们都宣传“变法图强”,以期挽救濒临灭亡的清王朝;他们抨击封建统治者摧残和扼杀人才,主张禁绝鸦片。但是只有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赞赏西方的政治制度。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商朝的刑法总称“汤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孔子的“仁”包含着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等各方面的意义。其中,最能反映“仁”的含义和基本精神的是“仁者,爱人”。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墨家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十分重视人民的生计,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中国 法律 思想史 模拟 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