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以德配天 ”是_ 的思想 ( )(A)孔子(B)老子(C)周公(D)孟子2 周公制礼,采用了与前朝不同的统治方式,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B)明德慎罚(C) “亲亲” ,“ 尊尊”(D)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3 在中国刑法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宽猛结合的思想家是 ( )(A)子产(B)周公(C)孔丘(D)管仲4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形成最早的学派是 ( )(A
2、)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5 先秦最早起来反对孔子,与儒家抗衡的学派是 ( )(A)墨家(B)法家(C)道家(D)阴阳学家6 下列主张由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提出的是 ( )(A)“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B) “应赏刑罚必以信”(C) “不法古,不修今”(D)“大明法度,众建贤才”7 “法与时转则治 ”出自 ( )(A)韩非子(B) 吕氏春秋(C) 商君子(D)慎子8 贾谊在论述礼与法时主张 ( )(A)礼法结合,礼义为先(B)崇礼排法(C)礼法结合,法治为先(D)崇法排礼9 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自孔子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_的德主刑辅论 ( )(A)阳德阴刑(B)以
3、“仁” 为本(C)明德慎罚(D)隆礼重法10 鲍敬言认为君权、法制产生于 ( )(A)人民共同选举、制定(B)原始部落贵族间的协议(C)君主的暴力与征服(D)人们与君主签订的契约11 从理论上提出了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的晋代律学家是 ( )(A)张斐(B)刘颂(C)杜预(D)鲍敬言12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的观点出自 ( )(A)唐律疏议(B) 开皇律(C) 泰始律(D)傍章律13 明清之际,要求以“ 天下之法 ”代替“一家之法”,设计了与民主相联系的 “法治”蓝图的启蒙思想家是 (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唐甄14 章太炎主张用宗教
4、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挽救革命派内部的道德衰亡。他说的宗教,主要是指 ( )(A)儒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15 “中华民国 ”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是 ( )(A)孙中山(B)黄兴(C)章太炎(D)宋教仁16 管仲的立法思想具有明显的 ( )(A)重农主义(B)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D)重商抑农17 提出“省刑罚,薄税敛” 的法律思想的是 ( )(A)孟子(B)庄子(C)孔子(D)荀子18 虽然孔、孟、荀同属儒家,但他们的思想主张有很大差异。荀子主张 ( )(A)改革礼(B) “仁政” 学说(C) “以法治国”(D)隆礼重法19 “不党父兄,不偏富贵” 是_的思想 ( )(A)老子
5、(B)庄子(C)墨子(D)荀子20 以下不属于慎到“ 势治 ”论的观点的是 ( )(A)“权重位尊 ”(B) “势” 分“ 人为之势”和“自然之势”(C) “立天子以为天下”(D)权势以“ 下” 为基础21 董仲舒认为 是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 ( )(A)礼(B)法(C)三纲(D)经义22 杜预律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 )(A)“无讼”的司法观(B) “无为” 的治国论(C) “简直” 的立法观(D)“无君”的法律观23 代表白居易法律思想的作品是 ( )(A)时令论(B) 天说(C) 策林(D)驳复仇议24 主张“性善情恶 ”,提出 “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概念的是 ( )(A)韩愈(B)李
6、翱(C)程颐(D)陆九渊25 理学的最高范畴是 ( )(A)“天”(B) “仁”(C) “理”(D)“心”26 王安石的变法理论和变法口号可归结为“三不足“,下列不属于“三不足” 范围的是 ( )(A)天变不足畏(B)祖宗不足法(C)人言不足恤(D)变法不足惧27 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 )(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康有为28 “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是_的思想 ( )(A)林则徐(B)魏源(C)张之洞(D)沈家本29 梁启超认为,当时的中国社会应实行 ( )(A)民为政(B)一君之政(C)君臣共理天下(D)无政30 三民主义中的首要问题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
7、)民生主义(D)立宪问题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下列关于墨子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既有朴素的平等观念,又有尊君集权的思想(B)反对宗法等级的“礼治”原则(C)主张赏罚公正(D)主张立法、司法大权集于君主一身(E)要求法律确认、维护劳动人民的权益32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极力主张的“三纲五常” 中的 “三纲”包括 ( )(A)君为臣纲(B)夫为妻纲(C)子为父纲(D)父为子纲(E)臣为君纲33 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包括 ( )(A)德礼为本,政教为用(B)封建纲常
8、的法律化(C)维护等级特权(D)刑无等级,一断于法(E)以轻代重,化死为生34 下列观点符合范仲淹思想的有 ( )(A)限制君权,“ 君臣共理天下”(B)改革官制,“革故鼎新”(C) “三不足” 的变法理论(D)“审刑名 ”的司法原则(E)立法“ 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35 孙中山新民生主义的主要原则是 ( )(A)耕者有其田(B)平均地权(C)节制资本(D)制定劳工法(E)官办工厂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36 不法古,不修今37 白虎通义38 道统论39 学校议政40 主权在民四、简答题每小题 7 分41 简述龚自珍的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 说。42 简述曾国藩“ 严刑以致又安 ”
9、的主张。43 简述梁启超“ 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 ”的三权分立说。五、论述题每小题 12 分44 试述先秦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45 试述墨家“ 一同天下之义 ”的法律起源。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总的看来,以周公为代表的“以德配天”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礼和刑都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手段,但它们所适用的对象各有所侧重,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
10、也是礼治的基本特征。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子产对德刑关系的处理,具体地表现为宽猛结合,以猛为主。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儒家形成于春秋末期,其余学派均形成于战国时期。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墨家创始于墨子,为战国时期一大学派。在法家兴起之前,墨家是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为了推行变法,商鞅提出了“不法古,不修今”的变法论,而商鞅是先秦法家中的前期法家。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韩非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任务,因而提出“法与时转则治”的观点,该观点被记载于韩非子中。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贾谊虽然特别重礼,
11、但也不忽视法,而是主张礼法结合。当然在贾谊看来,礼的作用比法大,它能“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所以,贾谊主张,统治人民不能单靠刑罚,应以礼义教化为主。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董仲舒的德主刑辅论是有其特色的,即它是由天道引申出来的。他认为,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天亲阳而疏阴,任德不任刑,从而形成了一种“阳德阴刑”论。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鲍敬言认为,君权的产生,国家法制的产生,是暴力和征服的结果。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杜预法律观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理论上提出了区分律与经、律学与经学的必要性,并作出初步论证。12 【正确答案
12、】 A【试题解析】 关于礼主刑辅、礼法结合的思想,编写唐律疏议的长孙无忌阐述得最清楚,他在唐律疏议序中写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黄宗羲将维护君主利益的法律称之为“一家之法”,他深刻地指出,从“人生之初”起,“天下”便是属于天下所有人的,应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章太炎主张用宗教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挽救革命派内部的道德衰亡。他说的宗教,主要是指佛教。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章太炎是“中华民国”一词的发明者和解释者,他赞成民主共和制,坚决反对封建君主专制。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中国 法律 思想史 模拟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