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山东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专升本类试卷]山东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类试卷]山东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山东专升本(语文)模拟试卷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面一组文章是驳论或具有驳论特点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谏逐客书答司马谏议书 (B) 季氏将伐颛臾谏逐客书驳复仇议(C) 季氏将伐颛臾驳复仇议答司马谏议书(D)谏逐客书驳复仇议答司马谏议书 2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问候(C)行道 迟迟 很晚(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 高大的样子3 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4 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
2、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有“ 诗三百 ”之称(B) 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 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C) 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 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 、“比”、“ 兴”的手法,与“风”、“雅”、“ 颂” 合称为“诗经六艺”(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二、古文翻译题5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
3、能与世推移。6 何故沉思高举,自令放为?7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三、填空题8 艾青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20 世纪 30 年代,他在狱中创作的诗歌_在诗坛引起巨大轰动。他的代表作品主要有诗集_北方火把向太阳归来的歌等。9 雪莱是_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政治抒情诗主要有致英国人民181 9 年的英国和著名的三“ 颂”: _ _ _。10 汤显祖的“ 临川四梦” 是指: _、_ 、 _ 、_。11 鲁迅原名_,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 918 年 5 月以 _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_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
4、_等。鲁迅以其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超拔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2 鲁迅伤逝的副标题是_ 。13 鲁迅伤逝最早收入他的小说集 _ 。14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端,要从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_开始。15 鲁迅伤逝的主人公喊出了个性解放的呼声:“ _,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16 伤逝的写作年代在 _ 。四、阅读理解16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
5、风里,走人霏霏令人更想人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是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
6、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 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 也好 pluie 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人“ 雨” 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
7、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
8、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 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17 文章第 2 自然段,作者由“雨” 联想到“方块字”,这样联想合理吗 ?为什么?18 文章最后一段说“ 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作者为什么用“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19 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要选“雨” 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 ?为什么要加“冷” 字?20 大量使用叠词、叠句是本文语言运用的一大
9、特色,请你举出实例赏析其妙处。20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
10、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
11、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 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21 你认为第 1 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举例加以分析。22 第 2 自然段中“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3 “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作者为什么说是“ 嘲弄”?又为什么说是“ 安慰”呢? 请和同学讨论一下,并谈谈你的理解。23 阅读下词,回答问题。虞美人.听雨(宋) 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
12、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24 此词从“听雨 ”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将它们写出来。25 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25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
13、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至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26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27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8 本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位君王用客成功的史实各自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29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9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
14、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 者也。30 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31 请找出这段文字各层的中心句。32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33 这段文字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五、简答题34 燕昭王求士中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什么?35 燕昭王求士中郭隗所说的“古服道致士之法” 是指什么?郭隗为什么要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 ”?36 燕昭王求士中郭隗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千里马头的故事,有何寓意?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7 试分析“帝者与师处
15、,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这段话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8 燕昭王求士中燕昭王怎样求士?给予我们的启迪是什么?39 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你如何评价鲍叔牙?40 管仲从政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41 作者为什么要将管仲和晏婴合传?42 苏武传中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3 苏武传中卫律和李陵劝说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4 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上有什么不同?六、词语解释45 亟请于武公。亟:46 杀其二人,生得一人。生得:47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莫:48 于是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期:4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试卷 山东 语文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