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和师德教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和师德教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和师德教育)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德育和师德教育)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理想教育一般不包括(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社会理想(D)家庭理想2 在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是( )。(A)出发点(B)过程(C)核心环节(D)运用方式3 以下关于集体主义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集体能够代表整个社会的普遍利益,能够代表与反映每个成员的利益(B)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只能二者取其一(C)集体教育要分清“真集体”和“ 假集体”(D)“假集体 ”是由少数人打着集体的幌子谋取一己之私的所谓集体,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操作的集体4 以下关于爱国主义论述错误的是( )。(A
2、)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爱“祖国” 和爱“国家”区分开来(B)爱国主义教育要把民族自豪感和危机感结合起来(C)爱国主义教育应与国际主义教育联系起来,反对狭隘的民主主义(D)爱国主义教育要体现层次性5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 )作用。(A)基础(B)关键(C)导向和动力(D)物质基础6 以下关于道德认识的观点,错误的是( )。(A)道德认识即是对道德与否、是非、美丑、善恶等的辨别能力(B)道德认识是指对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理解和掌握(C)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D)道德认识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7 德育过程要“ 反复抓、抓反复 ”,所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
3、)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8 以下关于知、情、意、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B)道德情感是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C)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D)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主观标准9 活动和交往是在教育者指导下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性活动。下列( )说法正确(1)活动和交往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2)活动和交往具有社会性和可控性(3)活动和交往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4)活动和交往具有及时性和可控性(A)(2)(3)(4)(B) (1)(3)(
4、4)(C) (1)(2)(4)(D)(1)(2)(3)10 以下关于道德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A)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经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B)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C)道德行为影响道德认识、情感,不影响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11 关于德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B)受教育者可以是德育主体(C)受教育者仅是德育过程的客体(D)受教育者只是学生个体12 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要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在具体的实施中,要以( )。(A)以“知”作为德育的开端(B)以 “
5、情” 作为德育的开端(C)以 “行” 作为德育的开端(D)视情况有多种开端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这句话体现了 ( )。(A)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培养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14 ( )是一种教育活动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教育者如何把一定社会的道德、思想和政治等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过程。(A)品德过程(B)教学过程(C)德育过程(D)教育过程15 陶行知在当校长时,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和同学打架
6、。陶行知通过点评该调皮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好的地方进行糖果奖励,最终帮助该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进。陶行知这一做法主要采用了( )德育原则。(A)疏导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D)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6 关于德育方法中的奖惩法,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奖励的方式即是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B)惩罚主要表现在处分上(C)运用惩罚法要结合教育性(D)运用惩罚法要结合一致性和针对性17 实施德育的途径有( ) 。(1)各科教学(2)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3)少先队教育(4)家长工作和校外工作(5)心理咨询(A)(1)(2)(3)(4)(5)(B) (
7、1)(4)(5)(C) (2)(3)(4)(5)(D)(1)(2)(3)(4)18 下列关于德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德育规律是主观存在的,德育原则是德育规律的反映(B)德育过程是知、情、行相统一的过程(C)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是德育中思想教育的内容(D)参观八一纪念馆是运用了说服教育法19 在德育中,要注意“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贯彻了德育的哪条原则 ?( )(A)正面教育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0 以下不属于疏导性原则所要遵循的要求的是( )。(A)讲明道理,疏通思想(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C)以表扬、激励为主(D)一分为二地看学生2
8、1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 )。(A)两者相同(B)前者指导后者(C)前者反映后者(D)前者决定后者22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 )。(A)本质要求(B)基本任务(C)内在要求(D)关爱学生23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爱岗敬业(B)为人师表(C)爱国守法(D)无私奉献24 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有( )。(1)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2)要甘为人梯,自觉提升精神境界(3)要勇于奉献,杜绝敷衍塞责(4)要勤业精业,高度负责(A)(2)(3)(4)(B) (1)(3)(4)(C) (1)(2)(4)(D)(1)(2)(3)(4)25 教书育人特别强调的一
9、点就是钻研业务,即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这实际上要求教师具有( ) 的理念。(A)加强专业修养(B)爱岗敬业(C)终身学习(D)学生观26 教师之间要“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C)互助原则(D)尊重原则27 目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是要求加强师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下列哪项不是师德缺失的具体表现?( )(A)长期不更换教学讲义和教学方法(B)职业观念模糊,工作目标不明确(C)不安心从教,把精力转向第二职业(D)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本分和义务二、简答
10、题28 简述德育的长善救失原则。29 简述师德教育的必要性。30 简述师德教育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的重要作用。三、案例分析题31 “当我醒来的时候,当我慢慢地知道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后,我曾经痛哭过,但是我还是接受了这个现实。因为,我还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体会到人间的真情,我真的特别知足。”一张丽莉2012 年 5 月 8 日 20 时 38 分是一个定格的心痛时刻,让人不忍回顾,却又不得不一次次提起。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一位客车驾驶员的大意与失误,使得车辆失控冲向学生。在悲剧即将发生的瞬间,张丽莉老师将学生推到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江西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德育 师德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