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倾 慕(qng) 俊彦(yn) 渲 染(xi n) 嘉言懿行(y)(B) 轩 昂(xun) 萦绕(yng) 酽茶(yn) 怦然心动(png)(C) 黏 膜(ni n) 囊括(nng) 笃 信(d) 桑榆暮景(m)(D)脊 梁(j) 甄别(zhn) 晋谒(y) 披肝 沥 胆(l)2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时下什么都兴“ 排行榜” ,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大学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目不暇接(B)就在成君忆美滋滋地打着
2、名著的主意时,麻辣水浒经济学演义等跟风书和成长力等“ 本土 ”经管书、励志书也纷纷出版一跟风出版让人 一言难尽(C)如果中日两围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能够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寻求 1加 1 大于 2 的结果,“ 东亚共同体 ”轮廓就逐渐清晰了(D)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 60 周年会议,日本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都以很小篇幅予以“关注” ,不期而遇地将报道聚集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 上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综合科技实力方面,我国与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大了(B)目前短信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现在的短信息发送系统升
3、级为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C)可惜,这部他创作了很久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D)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为了争权夺势,曹丕竟然不顾手足情,威逼曹植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决不宽恕”4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 。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 。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
4、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 ,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A)蔚为大观(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D)诟病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针对南海出现的新情况,外交部发言人说,我们希望有关各方切实遵守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B)按照国际上的标准,一般将未开通或开通后平均每年使用频次少于 4 次(含 4次)的信用卡称为“ 睡眠卡 ”(C)温家宝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繁荣稳定(D)今年要在
5、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及 “质量安全年”活动,各行各业都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质量安全管理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它_,_,_,_,_,_,有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突破口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通过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 ”和“生产一消费一再循环” 的模式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A)(B) (C) (D)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6、是( )。(A)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 干校六记(B)杨绛女士翻译的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个骑士(C)钱锺书,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围城(D)谈艺录管锥编代表了钱钟书先生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它们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发行的现代文阅读7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高树鸣蝉每个季节的到来都是以某种东西为标志的。对夏天来说,是蝉。国人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爱之、咏之者众,伤之甚至厌之者亦不少。古往今来,描述蝉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爱之高洁者,如“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歌之清雅者,如“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都是因喜蝉声境界高远、卓然
7、遗世所致。但另一方面,蝉鸣又易使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司空曙的新蝉堪为代表:“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 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蝉声就这样来了,又是一年。蝉鸣有一种恬静之愉,无蝉,则如无酒不欢,食不甘味,夏意便少了几分酣畅与淋漓。当是时也,可以簟枕邀凉,蒲扇把风,绿茶啜口,琴书换日,唱山海经,摆龙门阵,逍遥走过漫长而烦躁的时光。在这样的氛围里,人是闲适而从容的,甚至可带点慵懒或倦怠炎炎烈日,或许是老天爷赐予人们的礼物呢。消夏,尽可如斯。一出智取生辰纲把 “公子王孙把扇摇 ”斥为反角,事实上,若是有条件,农夫何不想如此。人的本性总是趋同的。周美成满庭芳有云:午阴嘉树清圆人静乌鸢自乐先安簟枕,容
8、我醉时眠。反映的却正是普通的人性。这首词的主题“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想来也极富韵味。蝉有时的确代表着这样的“ 无想”象征。忽然听见蝉鸣有些异样了。声音不再连在一起,分隔成数段,也不再嘹亮,有点怯怯的味道。这是秋的讯息。记忆中刚上大学那年,在校园里听到的蝉呜是最难忘的。黄昏,一个人走在陌生的校园,听到蝉鸣,就像电影苔丝里见过的场景:安吉尔坐在高处,面向西方,吹奏一曲哀怨的长笛。此时方觉得蝉声竟是如此凄婉,以前在老家从未有如此感受。蝉鸣在一瞬间完成了质变,所有与离别、伤逝有关的情绪便统统指向蝉了,也明白了古人感怀的种种缘由:寒蝉凄切、冷蝉声残由夏入秋,原本无辜或者可爱的蝉蒙上了悲秋的传统色彩。如
9、同怕见飞花,怕听啼鹃此时却是怕听蝉鸣了。怕蝉扰乱了本来平静的心思,越往后,秋蝉、蟋蟀这些东西,叫一声,也要令人断肠。这样的经历多了,直至熟读了姜白石,心中才始告豁然。他说:“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寥寥几句,呼应的是他一贯的清空风格,却耐人寻味。没有过多的情绪寄托,用的是白描,高树、晚蝉、西风、类似于马致远的天净沙。但妙在前有“岑寂”二字,蝉鸣在耳朵里似乎听不见了,周围唯有清寂一片。无论赞美,还是愁怨,对蝉的百般情结,最终都化归为原本的自然。蝉声终于渐稀,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作为长达数月的听众,我们准备好了么?一直待在高树枝头的蝉,要说再见了。在这段有蝉的长长时光里,我们是否早已
10、宠辱不惊,有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 境?不能因喜转悲,来苛求指责这位每年拜访我们的老朋友。还是抛开太多的拟人化因素,以科学精神看待蝉好了。恰如法布尔所说,4 年泥土下的黑暗,1 个月阳光下的歌唱经历了化蛹为蝶般的蝉是伟大的,它们完全值得尊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这种体悟的最佳标本应当是听夜蝉。暮云四合之时,万籁渐寂。唯有蝉还在沉吟。在浓密的暗夜中,对那些虫儿来自心灵的呓语也陡然觉得深刻起来,没有在同样的黑色中长时间的涅椠,何来如此持久、坚韧的声音?周围的高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叶儿无声地诉说季节的轮回。我们更应想念那些餐风饮露、择高而栖的蝉,年复一年,它们与我们同在,一起奏响着前方悠远的岁
11、月。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篇直接入题,行文扣住蝉声所包含的无限意蕴来抒发情怀,结尾与题目呼应,含义悠长(B)文中异样的蝉鸣,传达的是秋的讯息,这种讯息凄婉哀怨,让人联想到离别与伤逝,觉得有一种清空风格(C)作者在文章中把飞花、啼鹃、秋蝉、蟋蟀归为一类,是因为这些事物能够引起人们相似的感受(D)文中“面对西风,那时,再不会有鸣蝉” 这句话,表达了要与蝉说再见时,作者心中难以尽数的悲凉、落寞与惆怅(E)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抑” 人闻秋蝉之声而生愁怨,“ 扬”宠辱不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 禅” 境9 第段说: “蝉有时的确代表着这样的 无想象征。”请解释句中“
12、无想” 的含义,并指出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10 文中多处引用了古典诗句,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简要分析。11 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谈谈对“它们完全值得尊敬,唱响的是对生命的礼赞” 的理解与感悟。古诗词鉴赏1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 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 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本诗作于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夜榜:夜里行船。12 请结合具体意境,对“夜榜响溪石” 进行赏析。13 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时说:“不怨而怨。” 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 不怨”?请结合诗句
13、具体分析。写作题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 这是什么苹果 ?”还有一个讷讷地说:“ 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1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鉴赏题15 阅读下面的元曲,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评论。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 秋江白鹭沙鸥。傲杀 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忘机友: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点:点点,数。 傲杀:鄙视。判断题16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 )(A)正确(B)错误17 赵树理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其作品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 ( )(A)正确(B)错误18 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和郑光祖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
15、” 。 ( )(A)正确(B)错误19 文学研究会于 1921 年 1 月成立于北京,成员主要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 )(A)正确(B)错误20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A)正确(B)错误简答题21 请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设计目标和基本理念做简要说明。22 认真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鉴赏评论文章。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王 维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23 请对下面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做简要说明,然后为这篇课文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简案。
16、郑伯克段于鄢左丘明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害?”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
17、无生民心。”公曰:“ 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 尔有母遗,紧我独无 !”颍考
18、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 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选自古文观止)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渲染(xin)”应改为“渲染(xun)”;B 项“怦然心动(png)” 应改为“怦然心动 (png)”;D 项“脊梁(j)”应改为“脊梁(j)” 。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不
19、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用错对象。C 项“开诚相见”,敞开心怀,表露诚意,指真诚坦率地与人接触, “相见”已有“交换意见”的意思,与后面重复。D 项“不期而遇 ”,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此处与语境不合。故本题选 B。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成分残缺,应该在“我国与”后加 “和”;B 项“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语序不当,应该将“图片”和“文字”互换;C 项后一句缺主语,应该在“就”之前加上主语“他”。故本题选 D。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顾不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该处应改为 “目不暇接”。5 【正确答
20、案】 A【试题解析】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一个协议,应加书名号。6 【正确答案】 C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谈艺录是新中国成立前出版发行的。现代文阅读8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B 项,“有一种清空风格”错误,当时作者只觉得哀怨凄婉,后来经历丰富了,特别是读了姜白石的词后,心中才豁然开朗;D 项,对作者的心情理解错误,由第段可知,此对应的是闲适从容的平常心态,即禅境;E 项,“先抑后扬”错误,文中开篇写了古人对蝉呜的不同感受,但并不是抑,而是为下文写闲适从容的心境做铺垫。9 【正确答案】 “ 无想” 代表着一种闲适从容或悠闲逍遥的心境。在结构上,这句话对上面两段有总结或收
21、柬的作用。10 【正确答案】 使文章风格典雅,意蕴深厚。11 【正确答案】 蝉经受了漫长而艰苦的生命历程,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享受生命的快乐。古诗词鉴赏12 【正确答案】 诗人在黑夜里,荡着小船归来,船心触碰溪石而发出声响。这里以有声表现无声,反衬了四周环境的寂静,烘托出诗人“溪居” 之所的静谧氛围。这看似随意的一笔,深合高超的艺术辩证法。13 【正确答案】 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 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情,“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奈,“ 偶似” 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写作题14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模拟 1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