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0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 年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1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2 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3 提出“泛智 ”教育思想,探讨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4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5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
2、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简答题6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7 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8 试述智力测验的性质。单项选择题9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0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_,常常_书中的学说,常常_书中的学说。(A)修正 评判 辩论(B)辩论 评判 修正(C)评判 修正 辩论(D)修正 辩论 评判11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瑰宝。被称为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 的是(
3、 )。(A)颜真卿 米芾 柳公权 王羲之(B)柳公权 赵孟頫 苏轼 颜真卿(C)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欧阳询(D)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王羲之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快,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后比喻不
4、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 不顾发展规律 ”,所以使用有误。(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 并未丢失,不存在“ 出了差错” ,也就不存在 “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D)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
5、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分析:“ 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 ”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 “意外的收获”,含有“ 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13 下列对课文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的作品,文章以象征的手法,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B) 马说陋室铭的文体即题目所说的“说 ”“铭” ,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唐朝的韩愈、宋朝的刘禹锡(C)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由现象到本质,诠释了“魔鬼的海”和鸣沙原理;蒲松龄的山市则着重表现了山市空虚缥缈、瞬息万变的特点(D)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周国平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说明了“人的
6、高贵在于灵魂 ”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填空题14 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画出来,把正确的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括号里。蜕变 浪废 流连忘返 按步就班 仁至义尽 淳朴 搜集 蛛丝马迹 消声匿迹 不记其数 订正:( )( )( )( )1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一句运用了 _的修辞手法,请你依照这种修辞手法,以“书信”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书信是 _。16 照样子,写句子:老师的话像和煦的春风,吹散我们心头的乌云;像_,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像_,_。文言文阅读16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
7、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啧以烟,使之冲烟而飞呜,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7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项为之强_ (2)果如鹤唳 云端_ (3) 徐 喷以烟_ (4) 盖 一癞虾蟆_ (5)昂首 观之_ (6) 驱 之别院_18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1)故时有物外之趣。(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19 将文中的成语摘录在横线上。20 本文开头总说“ 物外之趣 ”,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_、_、_、_。21 下列对本文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蚊成雷 ”,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B)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吐”和“吞”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地表现了虾蟆捕虫动作的迅速、准确(C) “冲烟飞鸣” 的“ 冲”,让人想见蚊群在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D)“在唳云端 ”的“唳”字,让人仿佛听到了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用词准确22 文中所叙“ 物外
9、之趣” 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现代文阅读22 摆渡老人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 )。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
10、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 ,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
11、。”说完,便送我过河。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 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竞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再后来,两岸之
12、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 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23 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 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 “我们”的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 ;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 过河上学。24 第段中摆渡老人说“ 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 。25 第段中加粗的语句表现了“ 我”当时_和_的心情。26 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
13、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的形象。27 “摆渡老人 ”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 摆渡者 ”,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仿句: (1)_ (2)_(3)_27 一个女孩毫无道理地被老板炒了鱿鱼。中午,她坐在单位喷泉旁边的一条长椅上黯然伤神,她感到她的生活失去了颜色,变得黯淡无光。这时她发现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她的身后咯咯地笑,她好奇地问小男孩,你笑什么? “这条长椅的椅背是早晨刚刚漆过的,我想看看你站起来时背是什么样子。”小男孩说话时一脸
14、得意的神情。女孩一怔,猛地想道:昔日那些刻薄的同事不正和这小家伙一样躲在我的身后想窥探我的失败和落魄吗?我绝不能让他们的用心得逞,我绝不能丢掉我的志气和尊严。女孩想了想,指着前面对那个小男孩说,你看那里,那里很多人在放风筝呢。等小男孩发觉自己受骗而恼怒地转过脸时,女孩已经把外套脱掉拿在手里,她身上穿的鹅黄色的毛线衣让她看起来青春且漂亮。小男孩甩甩手,嘟着嘴,失望地走了。生活中的失意随处可见,真的就如那些油漆未干的椅背在不经意间让你苦恼不已。但是如果已经坐上了,也别沮丧,以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的心态面对,脱掉你脆弱的外套,你会发现,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28 给短文加个最合适的
15、题目:_29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被老板炒了鱿鱼”_ “失意”_30 用“_”画出与上文画线的句子相互照应的句子。31 小男孩想看到女孩_,实际上是想看到女孩_,以此来取笑失意的女孩;但是失意的女孩却脱掉了被油漆玷污的外套,也就脱掉了_;她让男孩看到了青春漂亮的鹅黄色的毛衣,实际上是让男孩看到了她的_。32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的意思是 _。33 我们每个人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面对失意?33 蚁族 “蚁族”指的是那些聚居于城中村,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的“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 10 万“蚁族”,而在
16、全国这一群体拥有上百万规模和数量。在这群怀揣理想、面对现实的“蚂蚁” 面前,讲励志故事谈成功之道,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加理解这些词汇的涵义。在他们面前,剖析高等教育弊端、指责房价飙升、感慨工作难找,也特别不合时宜,他们正是这一切的目击者和“ 受害者” 。生长环境、教育背景及个人禀赋、理想追求、人生际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所走的道路。从这角度看,“ 蚁族” 并非一个彷徨无助、盲目漂泊的群体。他们只是在各种现实考量与利益权衡中,作出相对来讲最不坏的选择。据调查,这群人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人是从外地高校毕业后到大城市找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登上时代的列车,这就是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0 江苏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小学语文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