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温病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温病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温病学)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温病学)模拟试卷 7 及答案与解析1 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表现(A)寒甚热微,身痛有汗(B)身热不扬,午后较显(C)胸脘痞闷(D)头重如裹(E)苔白腻,脉缓2 湿温变证,身热稽留,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脉滑数。宜先用(A)枳实导滞汤(B)白虎加苍术汤(C)蒿芩清胆汤(D)温胆汤(E)三石汤3 湿热交蒸,内阻中焦,首选方剂是(A)三仁汤(B)王氏连朴饮(C)雷氏芳香化浊法(D)白虎加苍术汤(E)甘露消毒饮4 藿朴夏苓汤和三仁汤均能宣表化湿,但三仁汤较适用于(A)表湿偏重者(B)湿邪偏重,湿中蕴热者(C)湿热并重者(D)外有表寒,内有湿滞者(E)外
2、有湿邪,内有寒邪5 决定湿温病湿热转化的主要因素是(A)邪气盛衰(B)中气盛衰(C)肾气盛衰(D)元气盛衰(E)宗气盛衰6 湿温,身热不扬,脘痞腹胀,大便溏泻,小便混浊,苔白腻,脉濡缓,治宜(A)清热化湿(B)宣开湿浊(C)燥湿化浊(D)芳香宣化(E)活血化瘀7 湿温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溺赤,苔黄腻,其病机为(A)湿热交蒸脾胃(B)湿浊困阻中焦(C)温热兼湿,困阻中焦(D)湿热交蒸,酿毒上泛(E)寒湿交杂,聚而成毒8 湿温湿热酿痰蒙闭包证,治宜(A)清热利湿,芳香开窍(B)淡渗利湿,清心开窍(C)清心凉营,化痰开窍(D)清热化湿,豁痰开窍(E)清热解毒,芳香开窍9 决定湿温病湿热
3、孰轻孰重的主要因素是(A)邪气的盛衰(B)元气的盛衰(C)中气的盛衰(D)肾气的盛衰(E)宗气的盛衰10 暑湿初起,一般的治疗原则为(A)宣肺解表(B)清暑泄热兼透表邪(C)透湿泄热(D)清暑化湿(E)清暑凉血安络11 症见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宜选用(A)化湿清热(B)芳香宣化(C)分消走泄(D)清气化湿(E)升清降浊12 湿温后期,身热已退,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苔薄腻。治宜(A)竹叶石膏汤(B)薛氏五叶芦根汤(C)沙参麦冬汤(D)藿香正气散(E)茵陈蒿汤13 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较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濡
4、缓,治宜(A)藿香正气散(B)藿朴夏苓汤(C)雷氏清凉涤暑法(D)雷氏宣透膜原法(E)以上均不对14 湿温病邪在募原的见症是(A)身痛无汗(B)呕逆腹痛(C)寒甚热微(D)大便溏泄(E)热甚寒微15 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病机为(A)邪遏卫气,湿重于热(B)湿热秽浊郁伏膜原,阻遏阳气(C)湿浊困阻中焦(D)湿邪久恋,损伤阳气(E)湿邪痹阻腠理16 湿温,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脉缓。其治疗处方为(A)藿朴夏苓汤(B)三仁汤(C)蒿芩清胆汤(D)雷氏宣透膜原法(E)甘露消毒饮17 湿浊蒙上,泌别失职证,其开窍
5、方药应选用(A)至宝丹(B)安宫牛黄丸(C)玉枢丹(D)苏合香丸(E)清营汤18 温病热蒸头胀,呕逆神迷,小便不通,渴不多饮,舌苔白腻,治宜(A)先予安宫牛黄丸,继服茯苓皮汤(B)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C)先予苏合香丸,继服茯苓皮汤(D)菖蒲郁金汤送服至宝丹(E)犀角地黄汤送服至宝丹19 湿阻肠道,传导失司证,其治法是(A)导滞通便(B)通腑泻热(C)宣清导浊(D)通瘀破结(E)理气通脉20 湿温病湿热蕴毒证,其治疗处方是(A)普济消毒饮(B)清瘟败毒饮(C)甘露消毒丹(D)神犀丹(E)至宝丹21 身热心烦,渴不多饮,脘痞呕恶,便溏,尿短黄,其病机为(A)湿热阻于下焦(B)湿热积滞交结胃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中医 内科学 温病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