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试卷]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医学类试卷]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试卷]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与相互作用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1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包括的内容是(A)螺内酯可影响地高辛的排泄(B)低蛋白质饮食造成碱性尿从而影响苯丙胺的排泄(C)头孢匹林显著降低庆大霉素的血药浓度(D)吐温 60 能降低尼泊金的抑菌活性(E)巴比妥类药物能降低口服抗凝剂的作用2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A)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配伍产生氨气(B)氯霉素与尿素形成低共熔混合物(C)水杨酸钠在酸性药液中析出(D)生物碱盐溶液与鞣酸后产生沉淀(E)维生素 B12 与维生素 C 制成溶液,维生素 B12 效价下降3 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包括(A)秋水仙碱抑制肠粘膜中多种酶使维生素
2、B12 吸收减少(B)光敏性药物避光保存稳定性增加(C)食物中的氨基酸町降低左旋多巴的吸收(D)含鞣质多的中药不宜与生物碱类药物配伍(E)麦角胺酒石酸盐与咖啡因同服有利于吸收4 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包括(A)头孢匹林显著降低庆大霉素的血药浓度(B)巴比妥类药物能降低口服抗凝剂的作用(C)吐温 60 能降低尼泊金的抑菌活性(D)螺内酯可影响地高辛的排泄(E)低蛋白质饮食造成碱性尿,从而影响苯丙胺的排泄5 关于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错误表述为(A)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B)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C)药物配伍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不利于治疗的变化,属于疗效配伍禁
3、忌(D)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含量变化(E)物理配伍变化若条件改变还可恢复制剂的原来状态6 有关药物化学的配伍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酚羟基的药物与铁盐相遇颜色变浅(B)硫酸锌滴眼剂中加入少量硼酸,以防硫酸锌水解(C)黄连素和黄芩苷在溶液中能产生难溶性沉淀(D)溴化铵与利尿药配伍时,可分解产生氨气(E)高锰酸钾与甘油混合研磨时,可能发生爆炸7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克服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方法(A)改变贮存条件(B)用螺内酯可消除安定剂与杀虫剂药物的毒性(C)改变药物的调配次序(D)调整溶液的 pH 值(E)调整处方组成8 临床上将药物配伍使用的目的可归纳为(A)期望所配伍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达到更
4、好的治疗效果(B)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发生(C)利用药物间的拮抗作用以克服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D)为了预防或治疗合并症而配伍其他药物(E)以上都是9 对药物制剂配伍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目的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B)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又称为配伍禁忌(C)药物配伍后理化性质或生理效应方面产生的变化均称为配伍变化(D)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不利于生产,应用和治疗的配伍变化称为配伍禁忌(E)研究药物制剂配伍变化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10 下列不属于物理化学方面的配伍禁忌的研究方法是(A)测定产生配伍变化溶液的 pH(B)测定配伍过程中有无新物质产生(C)通过药效学试验了解药效变化(D)测
5、定配伍后制剂的粒度变化(E)测定配伍后药物的含量变化11 哪种现象不属于化学配伍变化(A)水杨酸钠在酸性药液中析出(B)溴化铵与强碱性药物配伍产生氨气(C)氯霉素与尿素形成低共熔混合物(D)维生素 B12 与维生素 C 制成溶液,维生素 B12 效价下降(E)生物碱盐溶液与鞣酸后产生沉淀12 药物制剂的化学配伍变化有(A)变色、混浊和沉淀(B)变色、混浊、沉淀和产气(C)变色、混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D)变色、混浊、沉淀、产气、分解破坏、疗效下降和发生爆炸(E)分散、破坏、疗效下降和发生爆炸13 对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药物配伍后在体内相互作用,产生不利于治疗者属于疗效配伍
6、禁忌(B)配伍变化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变化(C)药理学方面的配伍变化又称为疗效配伍变化(D)物理配伍变化若条件改变还可恢复制剂的原来状态(E)物理配伍变化往往导致含量变化14 不属于常见物理的配伍变化的是(A)变色和产气(B)潮解、液化和结块(C)分散状态变化(D)粒径变化(E)析出沉淀或分层15 不属于药物或制剂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A)乳剂与其他制剂混用时乳粒变粗(B)光照下氨基比林与安乃近混合后快速变色(C)溶解度改变有药物析出(D)两种药物混合后产生吸湿现象(E)生成低共溶混合物产生液化16 不属于注射液配伍变化研究常用的具体方法的是(A)可见的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B)强氧化剂与
7、强还原剂配伍(C)测定变化点的 PH 值(D)稳定性实验和 HPLC 等方法的应用(E)药理学和药效学实验及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测定17 有关注射液配伍变化叙述错误的是(A)当某些含非水溶剂的制剂与输液配伍时,由于溶剂的改变会使药物析出(B)某些药物会在含有缓冲剂的注射液中或具有缓冲能力的弱酸溶液中析出沉淀(C)药物配伍时的混合次序无关紧要,但改变混合顺序可克服某些药物配伍时产生沉淀的现象(D)注射液安瓿内填充惰性气体,可排除氧化、防止药物被氧化(E)中药注射液中未除尽的高分子杂质与输液配伍时,可能出现混浊或沉淀18 配伍变化的处理方法主要有(A)改变贮存条件和调配次序(B)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8、C)调整溶液的 pH 值(D)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E)以上都是19 引起注射液配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溶剂组成改变、pH 值改变、缓冲剂(B)溶剂组成改变、pH 值改变、离子作用(C)溶剂组成改变、pH 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折作用、配合量(D)溶剂组成改变、pH 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反应时间(E)溶剂组成改变、pH 值改变、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折作用、配合量、混合的顺序、反应时间、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光敏感性、成分的纯度20 下列不属于克服物理化学配伍禁忌的方法(A)改变药物的调配次序(B)调整处方组成(C)用螺内酯可消除安定剂与杀虫剂药物的毒
9、性(D)改变贮存条件(E)调整溶液的 pH 值21 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不包括(A)处方中加入助悬剂增加混悬前的稳定性(B)注射用普鲁本辛使口服扑热息痛的 Cmax 下降(C)注射用甲氧氯普胺使口服扑热息痛的 Cmax 上升(D)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E)两种药物的拮抗作用22 药物化学的配伍变化反应的结果包括(A)变色、混浊、沉淀(B)产气和发生爆炸(C)分解破坏、疗效下降(D)以上全部(E)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23 药物制剂的物理的配伍变化有(A)折出沉淀或分层(B)折出沉淀或分层、潮解、液化、结块(C)析出沉淀或分层、潮解、液化、结块、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D)折出沉淀或分层、分散状态或粒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类 试卷 药物制剂 配伍 变化 相互作用 练习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