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74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7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74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7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05 年 11 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A)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B)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C)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D)强调了对满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警惕2 20 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A)辛亥革命(B)新中国的
2、成立(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D)改革开放3 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思想相比,主要“新” 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4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 )(A)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B)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北洋军阀(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D)把民主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5 国民党在全国
3、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的标志是( )(A)宁汉合流(B) “四一二” 政变(C)东北易帜(D)“七一五 ”政变6 战略相持阶段的主要抗日作战方式是( )(A)敌后游击战(B)正面战场的正规战(C)运动战(D)大兵团作战7 1945 年 4 月,在中国代表团中,董必武代表解放区出席的会议是( )(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联合国制宪会议8 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D)新民主主义论9 在民主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并完成土地革命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
4、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人民内部的矛盾(D)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10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A)没收政策(B)赎买政策(C)改造政策(D)统购统销政策1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是( )(A)开展群众运动(B)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C)正确地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D)开展整风运动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 )(A)改革开放(B)又好又快(C)快速发展(D)与时俱
5、进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4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3 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近代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动。其中,新产生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C)工人阶级(D)资产阶级14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早期的维新思想家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A)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思想(B)具有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C)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D)主张用民主共
6、和制代替君主专制15 太平天国起义具有的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是( )(A)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C)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16 魏源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目标,二者的相同点有 ( )(A)都提出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引进西方的机器、技术、人才(B)都提出学习西方教育模式和内容(C)都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二者学习西方同属器物层面17 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
7、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是( )(A)都是爱国救亡的运动(B)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都主张改良君主专制制度(D)都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18 1931 年,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即( )(A)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B)联合中农(C)保护中小工商业者(D)消灭富农和地主阶级19 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和在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犯下了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包括( )(A)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B)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C)强制推行奴化教育(D)造成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20
8、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正式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D)瓦窑堡会议的召开21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必须( )(A)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B)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C)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D)自己动手,丰衣足食22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形势,总的说来,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是有利的,这
9、是因为( )(A)在国际上,帝国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B)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人民军队发展壮大和解放区扩大(C)国民党军队实力在抗日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D)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的团结2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B)消灭封建剥削制度(C)维护农民基本利益(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4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以民促官、以经促政”25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
10、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主要包括( )(A)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 的发展战略(C)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
11、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其中(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方针(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7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三民主义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缺陷是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以及强调了对满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放松了对汉族封建势力的警惕。A 、D 选项不符合题意。民权主义
12、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障。B 项不符合题意。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内容为“平均地权”,基本方案为: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但是,民生主义的缺陷是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第一位历史伟人孙中山。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人民在前进
13、道路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第二位历史伟人毛泽东。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改革开放,产生了第三位历史伟人邓小平。B 、C、D 项为第二次、第三次历史性巨变的内容,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也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A 、B 、C项是这三者的共同点。D 项为它们的区别,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
14、纲要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纷争也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更趋恶化,“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代表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而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这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故 A 项正确。B、D 项表述不全面、不精确,C 项干扰较大,国民党一大确定的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但不是革命纲
15、领,故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答案为 A。【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1927 年 9 月宁汉合流后,武汉国民政府不复存在。南京国民政府取得了暂时的、局部的统一。在此基础上,1928 年 4 月,国民党蒋、桂、冯、阎四派新军阀联合举行了讨伐北洋军阀张作霖的战争。6 月,奉系首领张作霖在退回关外途中,被日本人预埋的炸药炸死。其子张学良于同年 12 月 29 日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即“东北易帜”。这样,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因此,正确答案为 C。【知识模块】 中国近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7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