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本硕类)模拟试卷47及答案与解析.doc
《[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本硕类)模拟试卷4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试卷]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本硕类)模拟试卷47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政法干警招录考试(申论- 本硕类)模拟试卷 47 及答案与解析0 给定资料1品位,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特点,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但是,城市的品位不仅仅是一个美学概念,而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外观和内涵、硬件和软件在印象、感受上的一种综合判断。但在现实中,我们的城市却陷入了“千城一面” 。“克隆技术 ”使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失去了文化个性,一样的马赛克、一样的玻璃幕墙、一样的立交桥、一样的大广场漫步于这些如同“克隆” 出来的城市中,“独在异乡为异客 ”的孤独感,早已成为一种久违的感觉。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构成法国历史的缩影:在迪拜,帆船酒店是国家的象征;在悉尼,歌剧院成为澳大利
2、亚的标志是什么让世人为这些城市倾倒?正是独特的城市核心价值魅力。在比利时著名儿童作家库恩德波特的笔下,有这么一座“理想城” ,激发了孩子对城市生活无穷的想象。这本写给成人的城市童话理想城中的三兄弟在他们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与父亲共同居住的家,独自寻找新住所。老大艾尔文受一棵葱的启发建造了一座奇怪的城市,老二斯文因为要抵御一伙强盗的人侵而修建了一座安全的城市,而老三瓦特想建一座完美的城市,这就是库恩和彼得笔下的“理想城”,尽管他事先对这座 “理想城”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但是,玉米加工厂的爆炸却改变了他的初衷:在这座城市,有一条可以返回过去的地铁线:有一座无比快乐的体检中心;有一个可以抹平
3、记忆的清零中心;有一个人人相敬如宾的完美餐厅;还有迟到 30 年寄信的邮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理想城是“一个关于城市发展和建筑美学的童话,既诙谐幽默又充满了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 理想城 ”里有爱有恨,有各种情仇,但这却正是人类所向往的“心中的伊甸园” 。2哪个城市空气最好?哪个城市上班不堵车? 哪个城市的人最喜欢交朋友 ?这些问题不像柴米油盐一样关系国计民生,却构成了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幸福感” 。2015 年 10 月的最后一天,2015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出炉。从名单来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人口聚集区上海、北京分列第九、十位,超级城市广州没有入榜。而在上一年的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活动中
4、,北上广全部落选。根据GN 中国幸福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的评分显示,2015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前 10 名依次为:成都、宁波、杭州、南京、西安、长春、长沙、苏州、上海、北京。各类幸福感排名中,成都住房、交通、天气幸福感排第一;北京教育幸福感第一;上海医疗幸福感第一。据了解,城市幸福感是指城市市民主体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其特征是:市民普遍感到城市宜居宜业,地域文化独特,空间舒适美丽,生活品质良好,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安全,社会福利及保障水平较高。有网友质疑,对于幸福感这个东西,是否真的能够人为地测量?如果谈起一座城市的幸福感,那些“
5、 逃离北上广 ”的年轻人,那些在大城市中挥汗如雨只为能有立锥之地的外来务工者,他们的话语权,是否也包含其中?除了“最具幸福感城市 ”外,“宜居城市”“最佳城市”“ 生活质量排名 ”等评比层出不穷,由于评选的媒体不同,名单也各异,但也反映出现代人对城市发展的普遍要求和对生活质量提升的向往。3“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100 多年前,马克思这样阐述城市的集中性。然而,当“ 集中”到了一定程度,人口高度集聚的大城市开始遭受“城市病” 困扰。在一般人印象中,北京堵车似乎是因为人口大量涌人、机动车增长过快造成的,于是,北京出台了限牌、限行等措施,但收效并不是很明显。“机
6、动车保有量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交通拥堵,东京市区汽车保有量早已突破 800万辆,但因出行需求少、管理规范,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拥堵状况”,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陆铭说,长期以来,北京的政府部门、商业中心、公共服务机构在老城区高度集中,一圈一圈往外摊开,人口到郊区居住,这种“职住分离”的规划布局导致城市建设“摊大饼” 。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分离,使人们的出行需求倍增。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短缺和道路交通承载量不断加大,噪声、尾气四处弥漫,交通拥堵也已成为特大型城市普遍存在的“痼疾” ,它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不仅是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障碍,而且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最为典型的
7、例子就是,每天一早都会有 30 万燕郊居民“跨省” 到北京上班,晚上回到燕郊。这些人工作在北京,消费在北京,对他们来说,燕郊只是一张供晚上睡觉用的床。“ 人进去,相片出来;饼干进去,面粉出来” 这个“京漂族”用来形容挤公交上班之苦的段子,幽默中透出一丝辛酸,自嘲中带着一些无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曾强调:“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可谓切中现实之弊。事实上,城市发展中的规划失误、决策失误情况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不管是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罢,管理者都应当认识到,“以人为核心” 是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一以贯之的理念。若城市
8、能由“摊大饼” 转向“紧凑型”,城市功能分区能与交通实现有效衔接、融合发展,便可收紧出行需求、大幅缓解拥堵,由此还能扩大一座城市的人口容量。“城市必须不再像墨迹、油渍那样蔓延,一发展,他们要像花儿那样呈星状开放,在金色的光芒间交替着绿叶。”城市规划先驱思想家帕特里克格迪斯这段诗意盎然的话,抒发了对城市发展的美好憧憬。2016 年 1 月在北京召开的“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发改委提出,北京地域空间有限,资源有限,要把解决北京的问题纳入到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打通发展的大动脉,用“大空间” 解决“小空间”难以解决的问题。2014 年数据显示,日本每百万
9、人拥有 5 个城市,而中国每百万人仅有 05 个城市。5 万常住人口是基本公共服务具有规模效应的底线,2014 年,中国 5 万人以上的县城和大镇多达 947 个,这些县和镇均以非农产业为主,实现财政上缴,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完全具备城市实体运行的本质特征。有专家建议改革“设市制度” ,归还其“城市”的法律地位,因为这将极大地解放并激发近千个中小城市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改善县域城市居住环境,增强区域性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效应,缓解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并从区域源头减少进入大城市发展的人口,为解决“城市病” 提供区域性解决方案。时下,我国许多城市想追求的定位太高,想承担的功能太多,使城市资源环境和
10、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到 2012 年,全国有 30 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金融中心,几乎涵盖了主要的省会城市,其中也包括金融基础薄弱的西部城市。有意思的是,东北三省省会和大连市都提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西北的乌鲁木齐、兰州和西安也都提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E 新区是个原本仅千余人的荒漠村落,如今这个地图上的新地名成为当地市政府耗资 50 多亿元打造的新城。但现在,这座新城仍是空城。”业内专家举例,“ 一些并不具备其功能形成的其他关键因素、城市功能定位不清导致最后城市陷入无序发展状态中。”从深层次看,我国的“ 城市病 ”还与政绩考核体系和政府官员管理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段时间以来,在过于看重 G
11、DP 指标的考核 “指挥棒”下,一些城市重“ 项目”轻“承载”,争抢大型项目,拒绝产业外移;一些城市重“面子” 轻“里子” ,宏伟的摩天大楼与脆弱的下水道并存,一遇暴雨就会造成内涝和交通瘫痪;还有一些城市“亲商”有余“亲民”不足,商业地产开发往往超出规划强度,致使周边基础设施容量不足。城市华丽而赢弱,“城市病” 也就不请自来了。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至今仍把高层、超高层建筑当作现代化的标志,以迅速改变城市的形象,结果反而使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我们几百座城市在同一时间,请了几十个外国设计公司的人员,这些人背着同样的图纸,在对这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市民追求毫不了解的情况下,
12、抛出吸引领导眼球的一些建筑形式。一些城市在所谓的“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片片有历史价值的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意义非凡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逐渐消失。有媒体撰文指出,我们还应关注“虚假” 的城市化,即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关系不协调引发种种矛盾,造成严重的“城市病”。比如户籍、土地等体制长期僵化难以理顺,导致人口的城市化水平低于空间城市化水平。与这种现象相关联的后果之一,是城市行政主体在未充分考虑城乡人口和资源统筹的情况
13、下,有意或无意地将农民排斥在城市化进程之外,造成了两个难以完全融入城市的边缘化群体农民工群体和城市中的失地农民群体。他们仅仅是在户口上成为“ 城市的一员 ”,却无法成为“城市人”,也就无法享受真正的城市居民能够拥有的社会保障。4截至 2015 年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 279 亿辆,其电汽车 172 亿辆,私家车从 2013 年起就比十年前增长了 13 倍之多。全国有 40 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百万辆,其中北京、成都、深圳等 11 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 200 万辆。原有技术规范中配建停车位标准相对滞后,造成了城市尤其城中区停车泊位严重不足,历史欠账过多。机动车数量增长势头强劲,“停车难”
14、现象进一步恶化。以下是部分媒体报道摘要及网友和专家们关于城市停车难题的议论:晨报:记者了解到,由于车位紧张,在城市道路及社区内,占用盲道、人行道、消防通道等违章停车的现象愈演愈烈。个别地区曾发生过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社区,导致火情蔓延的严重情况。在线:该小区虽不是老旧小区,但在建设时没料到业主机动车拥有量增长之迅速,以致地下停车位早已饱和,只能在小区道路上划设车位。剩余的路面空间仅容一辆车通过,不时出现业主们因挪车引发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尽管如此,小区内的空地依然捉襟见肘。还有无处停放私家车的业主只能在小区外的马路边停车。社消息:据反映,执法者普遍存在选择性执法现象,“贴一段,留一段” ,以致“法
15、外特赦区 ”在城市中随处可见。一些市民质疑:“同样是违停路段,为什么有的车可以被区别对待?”某饭店门口虽没有规划停车位,但饭店工作人员却说“可以停,不会被贴条罚款” ,还表示 “执法者来了会负责沟通 ”。有市民反映,一些商场、电影院附近的非停车位也能停车,旁边的停车管理员言之凿凿地说:“花 20 块钱就能停,保证不会被贴条。”这些管理员用三轮车等工具占着地方,有人愿意交钱,就腾空让其停车。新闻:报官方微博发起了“ 大话停车难,等你来支招”的话题讨论,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大家纷纷对“停车难” 建言献策。多数网友认为,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多建一些立体车库或地下停车场,以满足市民停车的需求。还有网友提
16、出,贴条也是一种治理方式,或是更强硬地直接把车拖走。“限牌吧,路再修也抵不过机动车的增加量。” 网友“ 考拉毛球 ”称。网友:明明有不少工业闲置空地和来往稀少的路段,这样的区域停车根本不影响交通,罚单照贴无误;有的羊肠小路一排车违停,还有挤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甚至盲道的,交通执法者却视而不见。如此执法难以服众!网友:仅有规划远远不够,要保证规划落实,一定要明确,在哪儿建、怎么建、谁拆迁、谁投资、谁管理,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规划的实现率。网友:出门的时候还觉得不堵,车不多,结果一到停车密密麻麻,走几百米都没地方停,如果能像手机地图了解路况一样知道停车情况就好了。网友:关键车便宜,油价便宜,停车便宜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试卷 政法 干警 考试 申论 模拟 4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