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5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25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25 及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简述赫尔巴特的主要教育思想。2 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3 什么是恩物? 恩物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4 简述问题解决的含义和过程。必答题5 论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6 有人说:“ 一两遗传胜过万吨黄金。 ”这种说法对吗 ?说说你的道理。7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主张。8 试比较杜威和陶行知的主要教育观点。二、名词解释9 受教育者10 讲授法11 大学12 书院13 产生式14 问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 125 答案与解析一、简答题1 【正确答案】 (1)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2)教育学
2、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3)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4)强调教学的教育性。(5)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学发展不同时期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赫尔巴特作为教育学独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其核心思想在于他的德育思想,他试图以心理学和实践哲学(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其思想既具有科学的色彩,又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2 【正确答案】 (1)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职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产物,而教育则是保持和发展各行业的条件,沟通职业 与教育就是必需的;职业本身具有双
3、重意义,与之相应,教育也具有双重功能。职业教育的功能就其理论价值而言,在于“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对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地位,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所谓“一贯的” ,是指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建立起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体系。所谓“整个的”,是指不仅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应有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不仅普通教育要适应职业需要,而且职业教育也要防止
4、实用的偏执和片面。所谓“正统的” ,是指应破除以为升学做准备的普通教育为正统、而以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教育为偏系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的地位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2)职业教育的目的。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所谓“使无业者有业”,是指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造就适用人才,同时解决社会失业,使人才不至浪费,使生计得以保障。所谓“使有业者乐业” ,是指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道德职能使之能胜任所职,进而能有所创造发明,造福于社会人类。“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论,包含了黄炎培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
5、序诸多追求,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和教育观。(3)职业教育的方针。黄炎培将社会化视为“ 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 ”,犹如人的灵魂。所谓职业教育社会化,内涵颇为丰富,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培养目标的社会化培养在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适合社会生产和社会合作的各行业人才;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学校的专业、程度、年限、课时、教学安排均需根据社会需要和学员的志愿与实际条件;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充分依靠教育界、职业界的各种力量,尤其是校长要擅长联络、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 。黄炎培试图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熔为一炉,立意将科学方法引入职业教育管理中。
6、他锐意探索,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4)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黄炎培提出“ 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主张,作为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5)职业道德教育。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 四个字。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 ,即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做出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 ,是指 “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 ,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有“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乃至奉献精神。【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
7、评价问题。3 【正确答案】 恩物是福禄培尔创制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恩物作为自然的象征,能帮助儿童由易到难、由简及繁、循序渐进地认识自然。福禄培尔提出真正的恩物应满足三个条件:(1)能使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又能表达他对于这个客观世界的认识。(2)每种恩物应包含一切前面的恩物,并应预示后继的恩物。(3)每种恩物本身应表现为完整的有秩序的统一观念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可形成有秩序的整体。【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学前教育思想。4 【正确答案】 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事,但不能立即知道做这件事所需采取的
8、一系列行动。包含四个部分:问题情境、已有知识技能、障碍、方法。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过的规则,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或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要识别与问题相关的信息。(2)寻求解答阶段。在寻求解答时,可能存在这样两种一般的途径:算法式和启发式。(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4)评价结果阶段。【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是常考的考点,考生要全面掌握。对于四个步骤的准确含义要清晰把握。必答题5 【正确答案】 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
9、性、差异性、不平衡性、整体性。(1)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人的身心发展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特性。比如身体的发展遵循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识记到意义识记,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特征。人生的每一阶段对于人的发展来说,不仅具有本阶段的意义,而且具有人生全过程的意义。教育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面临着特殊的发展任务。如童年期(6、7 岁至 11、12 岁)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
10、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11、12 岁至 14、15 岁)的学生,抽象的思维已有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青年初期(14、15 岁至 17、18 岁)的学生,抽象思维居主要的地位,能进行理论的推断,富有远大理想,关怀未来的职业。教师在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不同特征后,要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人生各个年龄阶段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关联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发展的内容在各个阶段相同,都包括身体与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其次,前一阶段的发展对后一阶段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个别差异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存在。首先,从身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
11、,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以及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4)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只有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个体的身心发展在各个阶段并不是匀速前进的,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的状态,如人生最初的婴儿期和
12、少年期是儿童进入成年期以前的两次加速期。(5)发展的整体性是指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事实上,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作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人的发展特点的掌握情况。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整体性。考生在做答时首先要清楚地阐明人的身心发展的这五个特点的含
13、义,然后围绕各个特点分别说明其教育意义。6 【正确答案】 这样的说法不对。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构造、神经类型、身体形态、皮肤皮毛、五官形状等。这些遗传的生理解剖特点是个人发展的生理前提条件。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提供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一种生物可能性,但可能性只是一种潜在的东西,不等于现实性。如果没有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提供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条件,这种发展的可能性本身也将泯灭。第二,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并不是一
14、开始就是成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它表现在人的身体的各种器官的构造及其机能的变化上,如大脑的发育、性的成熟等。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与限制,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不同的个体在遗传素质上是存在着客观差异的,这不仅体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这种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儿童某些先天性缺陷将妨碍他们后天在某些领域的发展,如色盲会限制儿童从事野外考察、气象观测、绘画艺术之类能力的发展。第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
15、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说明人的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为人接受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如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的反应能力提高,印染工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的掌握情况。人的身心是受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一两遗传胜过万吨黄金”片面夸大了遗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是错误的。7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其中有些观点虽过于激进,但对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模拟 125 答案 解析 DOC
